大模型應開源還是閉源?周鴻禕懟上李彥宏


大模型要不要開源?這個問題還可以引申出另外一個討論:大模型是開源好還是閉源好?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大模型開源or閉源”之爭一直是業界熱門議題。最近,百度董事長李彥宏連續兩次表態站隊大模型閉源,再度引發行業的爭論。這些聲音裡就包括在網紅路上越走越遠的周鴻禕,他在海外演講時暗懟,“有些名人胡說八道,沒有開源就沒有互聯網”。

44747AC0A26467544355D7EDE1FAF73EAF8803CC_size37_w949_h633.webp

連潑兩盆冷水

短短一個星期內,李彥宏給開源大模型的這盆冷水,潑兩次。

第一次是4月11日晚間,李彥宏的一封內部講話被媒體“曝光”。他表示大模型開源的意義不大,閉源模型在能力上會持續地領先,而不是一時地領先,做模型的創業公司既做模型又做應用的“雙輪驅動”不是一個好的模式。

李彥宏之所以潑出這盆冷水,在於他認為閉源才擁有真正的商業模式,能夠賺到錢,能聚集人才和算力。“閉源在成本上反而是有優勢的,隻要是同等能力,閉源模型的推理成本一定是更低的,響應速度一定是更快的。”同時,開源大模型的模式與傳統的開源軟件不同,並不是眾人拾柴火焰高。

由此,他還給AI創業者提出建議,核心競爭力本就不應該是模型本身,因為這太耗資源,還需要非常長時間的堅持才能跑出來。

第二次是4月16日,Create 2024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在演講中提出,“未來開源模型會越來越落後”。這是因為大傢以前用開源覺得開源便宜,其實在大模型場景下,開源是最貴的。

他結合文心大模型的實踐給出解釋:“開發者通過文心4.0降維裁剪出來的更小尺寸模型,比直接拿開源模型調出來的模型,在同等尺寸下的效果明顯更好;同等效果下,成本明顯更低。”

李彥宏說,過去一年,百度踩無數的坑,交高昂的學費。某種程度上,這兩盆冷水也是踩坑換來的,他就潑給業界。他的言外之意是,創業者使用百度大模型就可以,跟著百度走閉源路線,有錢賺。

但目前大模型還處在發展階段,上牌桌或者下牌桌並不是由哪一傢說算。即便百度較早入局,也堪稱是國內All in 大模型力度最大的一傢,但還遠沒有達到一傢獨大或者“遙遙領先”的地步。比如月之暗面Kimi等新手的突襲,總能給先入局者一個“大驚喜”。

李彥宏還在“著急”

事實上,李彥宏潑出這兩盆冷水,是他內心“著急”的外露。這種外在的焦慮,他此前已經公開表達過。去年年底,李彥宏在一次活動上就說,“過去接近一年的時間,我看到媒體、社會、公眾主要的興奮點還在基礎模型上,沒有轉到AI原生應用上,這使我多多少少有點著急”。

這也是他不斷呼籲業界要卷AI原生應用的原因。作為AI原生應用的推動者,李彥宏認為百度AI原生改造的還不夠徹底。據媒體報道,李彥宏2024年一季度OKR首要目標,就是“基本完成移動生態的AI原生化改造”。而在去年百度世界大會上,隻有百度文庫被李彥宏認為被“AI重構”最成功,實現從內容工具到生產力工具的轉變。


在本次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更是把這種“著急”寫在演講主題裡,即《人人都是開發者》。他指出,AI正在掀起一場創造力革命,“未來開發應用就像拍個短視頻一樣簡單,人人都是開發者,人人都是創造者。”他還表示,百度作為一傢技術公司,定位是盡可能為大傢提供所需的開發工具,這包括1個基礎模型系列和三大AI開發工具。

也就是說,李彥宏的“著急”並沒有緩解。他隻能通過不斷拉低從業門檻,讓更多人加入到他的“戰隊”,才能倒逼百度的進化,以應對經營壓力。直白點說,當“AI時代一切都將被重塑”成為共識時,李彥宏梭哈式押註大模型,他希望百度順勢翻盤,重塑“BAT”時代的榮光。但更重要的是,作為百度掌舵者的他需要考慮賺錢。

需要補充的是,AI先發優勢始終在百度股價中得不到體現,近一年以來,百度美股市值離最高點跌去200多億美元,目前維持在330億美元線,甚至比京東還低。

摩根大通認為這是市場忽略“生成式AI將成為其中長期增長動力的假設”。從這個角度看,百度隻有加快AI原生應用的落地步伐,在閉源大模型上走出一條賺錢路徑,才能真正提振股價。

周鴻禕的回懟

但和李彥宏站在對面路線的玩傢不少,其中就包括他的老冤傢對頭360創始人周鴻禕、百川智能CEO王小川等。


第二十七屆哈佛中國論壇上,周鴻禕提及開源大模型時稱,他一直相信開源的力量,至於網上有些名人胡說八道,大傢也別被他們忽悠,說開源不如閉源好。“一句話,今天沒有開源就沒有Linux,沒有Linux就沒有互聯網,就連說這話的公司自己都借助開源的力量才成長到今天。”

就前面所說背景來看,“有些名人”就差對李彥宏指名道姓。周鴻禕還表示,開源社區聚集的工程師和科學傢的數量是閉源的數百倍。所以今年開源大模型隻做一年就已經超過GPT-3.5的能力。他認為,未來一兩年內,開源的力量很有可能會達到或者超過閉源的水平。

王小川也在李彥宏潑出第一盆冷水時,就表達不同的觀點。第一財經報道,王小川在微信群討論中表示,“關於開閉源之爭,核心是要看誰在開源?雙輪驅動,是一線創業AGI公司的唯一解。”

除此之外,阿裡雲也站在大模型開源這一面。此前,阿裡雲CTO周靖人接受媒體采訪時稱,開源社區已經蓬勃發展起來。阿裡雲的初衷不是把模型攥在自己手上去商業化,而是幫助開發者,開源生態對促進中國大模型的技術進步與應用落地,以及生態的蓬勃發展至關重要。

由此不難看出,李彥宏想當國內“大模型共主”的路,比百度造車還難。同時,也能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出,大模型的開源或者閉源,隻是在應用場景上的分化,各傢的站隊都有切身利益的考量。李彥宏、周鴻禕的互懟,王小川的“及時辣評”等,也僅是著眼於自身業務發展的緊迫性,所作出的公開表態。

“大模型開源or閉源”,這兩個模式或在相同場景裡的相互競爭,互有優劣。但從更長遠的AI發展來看,必然不會隻是“華山自古一條道”。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商業場景,存在不同的路線選擇。

就像王小川所說,開源和閉源並不像手機中iOS或者Android操作系統隻能二選一。


相關推薦

2024-04-14

,在近日的一次內部講話中,百度董事長李彥宏給開源大模型潑不少冷水。李彥宏認為,大模型開源的意義不大,閉源模型在成本和能力上會持續領先。而對於大模型開源與閉源之爭,360集團董事長周鴻禕在哈佛大學的演講中表

2024-04-12

的一次內部講話中,李彥宏首次回應為什麼不開源文心大模型。李彥宏表示,一年前文心剛剛發佈的時候是有過非常激烈的討論的,但最終還是選擇不開源,因為當時的判斷是,市場上一定會有不止一傢會開源。“在這種情況下

2024-03-09

“開源對於防止權力集中很重要。到目前為止,每個大型模型都在某種程度上是‘可越獄的’。”馬薩諸塞大學洛厄爾分校計算機科學教授Jie Wang則對每經記者表示,“未來各主要參與者都會將其大模型的某些部分開源,但絕對

2024-07-06

工智能大會期間,李彥宏在一場圓桌訪談中對開源與閉源模型進行討論,並直言不諱地稱開源其實是一種智商稅。面對開源閉源的問題,李彥宏堅持認為閉源模型會持續領先,他解釋說,閉源模型可以根據用戶需求提供多種變體

2024-03-12

方式,讓對方下不來臺,極容易導致心態崩塌。這次是大模型的觀點之爭,周鴻禕確實沒有給李彥宏留面子。3月9日,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基本上以後不會存在“程序員”這種職業,因為隻要

2024-07-07

工智能大會上,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直言不諱地表示,開源模型相當於一種智商稅”。他堅持認為閉源模型將保持領先,並強調即使是規模較小的閉源模型,其效果也優於同等規模的開源模型。李彥宏認為,閉源模型能夠根據客戶

2023-03-30

繼NewBing之後,三六零也帶來融入語言大模型的新的搜索產品,隻不過它既沒有內測,不會發體驗賬號,也沒有名字,僅僅是一個Demo而已,仿佛是一個嬰兒一般。在3月29日的三六零戰略發佈會上,三六零集團創始人周鴻禕在現場

2023-03-04

團創始人周鴻禕今年提交三份提案,聚焦關註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發展、城市數字安全和中小微企業數字化“共同富裕”。周鴻禕在提案中建議從兩點著手發展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首先是建立大型科技企業+重點科研機構的產

2024-04-12

者飯碗,不會你做得好就抄你。李彥宏認為,外界一些做模型的創業公司講的所謂的“雙輪驅動”不是一個好的模式,既做模型又做應用,勢必會分散精力。創業公司的精力和資源是有限的,當資源有限的時候更應該專註,而不

2024-03-08

明確各自的立場。Meta堅定支持開源人工智能,發佈Llama 2模型供全球開發者使用和改進。緊隨其後的是法國Mistral AI,發佈具有開放“權重”的模型,即模型運作的核心參數。然而,行業領頭羊OpenAI和Anthropic采取完全不同的策略,

2023-03-27

日前,百度正式發佈自己的AI大模型文心一言”,李彥宏在發佈會上表示,目前百度是全球大廠中第一個做出對標ChatGPT產品的企業。近日,李彥宏在極客公園的直播中表示,文心一言差不多是ChatGPT今年1月份的水平。李彥宏稱,

2024-02-22

幾傢巨頭之間的大模型競爭,越來越像打牌。你出完炸彈我出炸彈。這不,又一個深夜炸彈。2月21日,在與閉源的OpenAI打得火熱的同時,Google突然加入開源的戰局。北京時間夜間Google突然宣佈,開源一個新的模型系列Gemma,這個

2023-11-11

BAT那種一線互聯網企業,但360作為二線企業中的領軍者,還是有自己的核心優勢。”在周鴻禕看來,當配角並非是什麼壞事,“現實商業世界中,主角死得才快,配角會一直活下去”。周鴻禕烏鎮遭“迷弟迷妹”當場投簡歷11月8

2024-05-10

那個引發廣泛關註的百度副總裁璩靜,最終還是從百度離職。這樣的結果並不讓人意外,作為企業高管,個人行為給公司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無論是聲譽還是股價都承受巨大的壓力,離職既是懲罰,也是成年人承擔後果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