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禕又把李彥宏撅。根據百度的解釋,被撅可以理解為,用比較生硬的不留情面的方式,讓對方下不來臺,極容易導致心態崩塌。這次是大模型的觀點之爭,周鴻禕確實沒有給李彥宏留面子。
3月9日,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基本上以後不會存在“程序員”這種職業,因為隻要會說話,人人都會具備程序員的能力。“未來的編程語言隻會剩下兩種,一種叫做英文,一種叫做中文,這也是目前世界上人工智能技術最領先的兩個語言。”
走向成熟的人工智能,將會讓“程序員”這個職業不復存在。李彥宏的觀點可能不像李一舟,使用極盡挑逗的表達來刺激用戶的情緒。但作為真正深耕AI賽道的頭部企業一號位,他的論斷顯得更具權威性。這讓不少正在為生活奔波的普通打工人瑟瑟發抖。比如有評論表示,“先把百度的程序員都開除吧”。還有更悲觀的觀點認為,“程序員還需要 AI 淘汰? 一到 35 歲你就找不到工作啦。”
事實上,李彥宏的這個觀點並非首次提起。早在2023年3月,他在與36氪對話時就做一個預測,“十年以後,全世界有50%工作會是提示詞工程(prompt engineering),不會寫提示詞(prompt)的人會被淘汰。”這次,李彥宏隻不過是在前述觀點上進行聚焦,並未脫離他的認知和判斷。
和李彥宏有類似觀點的技術大佬不少。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此前參加某次峰會時表示,編程已經發生變化,可能變得不那麼有價值;Fixie 聯合創始人兼 CEO、前Google Chrome 移動團隊工程總監 Matt Welsh 曾表示,“程序員這個工作或許在三五年內不復存在,甚至編程這個學科都會被終結。”為此,Welsh還成立一傢初創公司來證明他的理論。
Stability AI 創始人兼 CEO Emad Mostaque 也曾在某技術播客節目預言:“五年內,人類程序員將徹底消失。” 這傢公司目前最大的競品就是剛剛掀起AIGC新浪潮的Sora。特別是Sora的出現,文生視頻成為現實可能,人工智能對物理世界的模擬達到新的高度。“一句話生成視頻”對李彥宏所說的提示詞工程(prompt engineering)倚重更為明顯。
這是AI發展的未來趨勢,但這並不意味著“程序員”職業,就已經被“李彥宏”們立即判定死刑。張雪峰可能因為一個觀點,讓新聞學遇冷,但程序員、編程仍然是當下很多學生、從業者湧入的賽道。
周鴻禕回懟李彥宏“小作文”截圖
3月10日晚,周鴻禕就駁斥道:“大模型將替代程序員?未來不用學編程麼?我認為,程序員熱十年內不會減弱。盡管未來人人都會用電腦,所謂人人都是程序員,但不同的人用電腦創造的產品完全不一樣,AI 時代更需要計算機專傢和程序員,他們可能是各行各業最有發言權的。”
他給出三個理由:
第一,計算機和其他行業天生不一樣,未來這個世界將會被軟件重新定義,需要更多計算機專傢和程序員來實現。
第二,大模型爆發,對程序員人才的需求會越來越大。
第三,未來一定是跨學科、跨領域的跨界人才帶來更多想象力和沖擊力,最佳組合是人工智能+生物學。
最後,周鴻禕總結稱,"盡管未來人人都會用電腦,所謂人人都是程序員,但不同的人用電腦創造的產品完全不一樣,AI時代,計算機專傢和程序員可能是各行各業最有發言權的。"
客觀上說,周鴻禕和李彥宏關於“程序員職業將是否存在”的分歧,並無對錯之分,隻是他們站在各自的角度對未來的描畫,在認知上存在差異。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頂尖人工智能專傢對程序員未來發展的擔憂,背後也是新一輪人工智能浪潮對人類帶來的革命性改變。
但周鴻禕和李彥宏對上線,讓不少人想起他們之間的諸多往事。其實,從搜索到造車,再到AI大模型,兩個人之間的戰爭就從來沒有熄火。
以搜索大戰為例,周鴻禕創業的第一個項目是3721,主要做中文上網業務,用戶在3721裡輸入中文,就能跳轉到對應的網站,占據早期用戶上網的流量入口。這之後,3721還和微軟合作,占據IE瀏覽器搜索框,獲得市場優勢地位。
當時,李彥宏把3721看成是搜索的替代產品,是未來的競爭對手。不但上線對標產品,還通過技術手段搶奪用戶的瀏覽器。商戰未果必然就是法律戰。2003年,百度將3721告上法庭,以著作權被侵犯為由,索賠100萬元,要求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公開賠禮道歉。
對於這起訴訟,周鴻禕在自傳《顛覆者》中提到一個細節:
在法庭上,主審女法官向我發問:“百度指責你刪掉他們的東西,你幹沒有?”
李彥宏搶答:“他肯定幹。”
我趕緊笑著答:“我幹,但是是他先幹的。我幹的所有壞事兒,他都幹。”
雙方對簿公堂的場面,很符合早期互聯網大戰的格調。這與今天大佬隱匿,王不見王的溫和局面大為不同。這場一番戰,以百度在搜索領域獲勝,3721賣身雅虎為結束。當然,周鴻禕與李彥宏的搜索之爭,還延續到後來的3SB大戰、虛假醫療廣告互懟等時間節點,每一次對峙都能掀起輿論的巨浪。
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尼山論壇,李彥宏、張勇、周鴻禕合影
緊接著,在火熱的造車賽道,周鴻禕與李彥宏一樣發生過觀點的爭執。比如在某次活動現場,周鴻禕和李彥宏相遇,他說,現在的一些人把人工智能吹捧的那麼厲害,其實上是害這個行業。倒不如真誠一點,把事實告訴消費者,自動駕駛隻能在某些場景中實現,而且車是離不開人的。
電動汽車的下半場之爭就是智能駕駛。周鴻禕這番話就差直接點名在場的李彥宏。在百度All in AI之前,李彥宏全力投入的方向就是智能駕駛,除蘿卜快跑,還有一個落地項目就是集度汽車。周鴻禕在造車賽道的佈局是投資哪吒汽車。
如今形成的新勢力局面顯示,他們都沒有摘到好果實。比如,哪吒汽車時下境況不佳,被外界猜測或成為下一個“高合”。而在上述央視欄目中,李彥宏被問及不想親自下場造車嗎?他回復稱,“那個門檻稍微有點高,得有生產資質之類的,比較麻煩。”
由此我們可以回溯看到,二人競爭的跨度從互聯網時代延伸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再在人工智能時代“擦槍走火”,共同奏起中文互聯網“繁花”時代的插曲。
隻是現在,周鴻禕也沒那麼具有攻擊性,這一次也溫和得多,撅人還寫出小作文。就像他年初回應一位叫程前的年輕人道歉時說,“天空飄來五個字,那都不是事。小夥子說要找我道歉,我覺得沒必要。我年輕的時候更狂妄,更有攻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