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引發廣泛關註的百度副總裁璩靜,最終還是從百度離職。這樣的結果並不讓人意外,作為企業高管,個人行為給公司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無論是聲譽還是股價都承受巨大的壓力,離職既是懲罰,也是成年人承擔後果的一種方式。
不過隨著璩靜事件的發酵,個中的種種細節還是有出乎人意料的地方,比如他還真的去找網紅海參哥學習。
此前曾有小道消息稱,璩靜是上一次參哥的短視頻操盤課,然後整個人就“魔怔”,一門心思想著做視頻,甚至讓部門全體員工都去做IP。
對此,參哥回應稱:“確實來過我這,但沒進社群,聊得很愉快。”
參哥是誰,早年間他因為在電商平臺賣海參發傢,因此自稱海參哥,後來進入到短視頻賽道,憑借著犀利言論和流量變現玩法吸引大批粉絲,成為抖音上流量最大的商業博主之一。
在關註度節節攀升的同時,參哥又開始賣起知識付費項目,線上主打商業IP和流量變現,線下則有培訓課、私董會以及企業傢社群,參哥也因此成為不少實體老板追捧的“流量軍師”。
據參哥自己透露,每年會有幾萬人因為他而來到其公司所在地山東煙臺,客觀上還帶動煙臺當地的消費。
盡管參哥坐擁不少擁躉,但其賣客培訓的商業模式仍逃脫不“割韭菜”的質疑,目前參哥個人的搜索關鍵詞已被抖音全部屏蔽,旗下的部分賬號也處於禁言狀態。
但就是這樣一個江湖氣息濃重的流量大師,為何卻讓堂堂的百度副總裁著魔,甚至於付出丟工作又丟公眾形象的慘痛代價。
璩靜的成長履歷不可謂不光鮮,一路走來都是人中龍鳳般的存在,其畢業於外交部唯一直屬高校外交學院,在新華社有過十年采訪工作的歷練,後來入職華為,又一路成長為公共及政府事務部副總裁和中國媒體事務部部長,2021年璩靜加入百度,擔任副總裁及公關1號位。
按照璩靜的認知水平和社會地位,其就算想做個人IP,學習的對象應該是雷軍、周鴻禕這樣的行業大佬,再次也得是俞敏洪、李國慶這種層級,但人傢為何偏偏願意相信一個網紅能夠為其提供賦能和抓手呢?
1
被網紅坑慘的百度副總裁
如果你經常刷到由參哥團隊操盤的IP案例,再去對比一下璩靜發佈的幾條視頻,其實很容易發現,基本上用的都是同一種套路。
首先在內容形式上,都是采用真人出鏡+口播的形式,而且在畫面中一定要註明出鏡人的社會身份,比如“百度副總裁”、“公關1號位”這樣顯赫的職場標簽,以此來吸引更多人的關註。
而之所以采用口播,第一是因為這種內容生產方式極為高效,不需要進行太復雜的腳本創作和拍攝,而且通常可以集中在某一時間段內拍攝,如果賬號日更一條的話,那麼一周的發佈量集中在半個工作日內就可以完成。
此外,對於出鏡人本身來說,這種口播視頻也不需要非常強的表達能力,因為文案內容可以事先寫好,即便背的不太熟練,也可以通過後期剪輯的方式讓視頻擁有很強的連貫性。
其次,在內容選題上,制造沖突也是必須的,尤其涉及到兩性、職場、金錢觀這種話題,能夠引起爭議的,幾乎是條條必爆,而這也是參哥操盤很多網紅起號的流量密碼之一。
比如參哥操盤的賬號之一“毛毛姐”,其點贊量最高的幾條視頻均圍繞著“該不該向朋友借錢”、“富人為什麼不願幫助窮親戚”、“老公出軌要不要挽回”等吸睛話題。
而回看璩靜爭議最大的那條視頻內容,尤其是“員工鬧分手,提離職我秒批”這類選題,也明顯是在遵從著這種創作法則。
雖然爭議確實是傳播的最大助推器,但問題也恰恰就出在這裡。
之前參哥團隊及其操盤過的那些IP賬號,大多做的都是高客單價、高毛利的生意,比如醫美、情感咨詢、大健康等,這些賬號產出爭議性內容,一方面是為獲取流量,另一方面也是在篩選用戶,因為總有人會認同一些與主流悖逆的極端觀點,而這部分人又恰恰是能夠產生成交的主力軍。
但是這樣的邏輯放在百度這種體量的公司上,則明顯是小馬拉大車,百度自己不缺這種垃圾流量,也不會指望通過短視頻做成交,公共宣傳對於百度自身的意義就是維護企業形象,僅此而已。
分析至此,璩靜的個人言論引發百度輿情翻車,已經是早已註定的事。
其實按照參哥這一套起號模式,對於絕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說確實行之有效,雖然過程方式確有爭議,甚至有制造對立之嫌,但對於一些目標是快速變現的商業IP來說,在商業利益面前這些可以忽略不計。
璩靜最致命的失誤,就在於其過分迷戀網紅參哥獲取流量的“術”,而忽略大廠做商業IP的“道”,如果她的目的是為給自己謀求職業轉型的可能,那麼這樣做倒無可厚非。
但如果想通過這種來維護大廠的公共形象,甚至於讓全員做短視頻來給百度公關爭取話語權,那麼顯然是把事情想的太過簡單。
2
該到李彥宏出場
如果單從事件影響來看,璩靜這回的謎之操作,可能會和當年的“魏則西事件”一樣,給百度帶來長達數年的負面影響。
因為在當下的互聯網語境中,對於璩靜事件的刻板印象已經形成,尤其是“離職秒批”這樣的梗,會和“開水團”、“福報廠”一樣,多年以後仍然會在網絡上被反復提及。
而如何降低這種負面影響,甚至於挽救一下百度本就不太討喜的網絡口碑,可能還是得李彥宏親自出場。
據騰訊深網報道,李彥宏與人力資源負責人已經在百度內部對於璩靜事件進行點評,李彥宏情緒激動對在場的百度優秀員工表示:“你們才代表百度,你們才代表最真實的百度,你們才是百度最真實的代表”。
不過隨著事件越發出圈,李彥宏僅僅安撫內部員工還遠遠不夠,他可能還需要通過更正式的方式,向外界重新澄清百度真正的價值觀和職場氛圍是怎樣的,不然誤解就會一直存在。
其實作為大廠的創始人,李彥宏個人無論是在形象、談吐以及創業者氣質上,比起其他大佬還是有不小的優勢,畢竟也是程序員出身,李彥宏和雷軍一樣,屬於那種難得的“沒有爹味”的企業傢類型。
雖然百度因為過往的種種原因,在公眾心目中的口碑始終不算太好,但如果李彥宏願意出來以企業傢IP的形式與公眾交流溝通,可能會對於扭轉百度的風評產生正向作用。
一方面來看,業內已經有成功案例,比如蔚來汽車的創始人李斌,曾經被視作“因為一個人而討厭一個品牌”的典型,但隨著李斌開通個人抖音賬號,開始通過直播和短視頻等方式與用戶交流,使得用戶對其個人和企業的看法有很大改觀。
而另一方面,百度目前發力的自動駕駛以及生成式AI等業務,也都需要向外界搭建起溝通的橋梁,在宣傳側,李彥宏的親自下場也一定能夠提升產品的影響力和用戶的接受程度。
事實上,早在2020年,為推廣百度的直播業務,李彥宏就曾在百度App內開展過直播首秀,當時僅開播10分鐘,參與人數就突破100萬,直播累計參與人數突破1000萬,當晚百度的股價也大漲4個點,市值一夜之間飆升近17億美元。
不過隨著後來百度調整業務方向,李彥宏的直播最終也沒能實現常態化。
而如今,無論是科技大廠還是新能源車企,創始人親自下場拍短視頻做直播已經是蔚然成風,李彥宏不做,下面的人以後可能以後還得變著法去做。
最後還得多說一句的是,大廠的老板,尤其是上市企業的高管和創始人,以後出來做IP的可能還會越來越多,但是這部分人,很多又恰恰沒有和網友直接打交道的經驗和意識。
建議雷軍、周鴻禕等下場較早的行業老炮們,可以多分享一些自己做商業IP的經驗,或者做成面向全行業的公開課,多傳遞一些正能量的內容方向,不然讓這些老板們自己去找方法,那麼以後被參哥帶跑偏的大廠高管,可能就不止璩靜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