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才值1億的Figma轉身賣200億 結果用戶都在喊它快逃?


最近幾天,在科技公司不斷傳出裁員、估值下跌的低迷之中,一樁巨額收購案引爆投資界和整個設計圈——全球最大多媒體制作軟件開發商Adobe宣佈以2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設計界黑馬新秀Figma。這樁收購不僅是Adobe自1982年成立以來的最大收購案,也是設計行業中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收購。

Figma是近年來少有的可以稱得上擁有“矽谷速度”的創新型公司。2018年初,Figma的估值才剛剛過1億美元,還僅僅是一個小眾設計工具,到2021年,Figma估值暴漲100倍來到100億美元,其在設計圈的地位已經足以跟此前幾乎處於壟斷地位的Adobe產品抗衡,成為產品圈、設計圈內人人必用的工具。

此次,僅距離上次融資一年之後,Adobe再次讓Figma身價翻倍,而Figma的創始人Dylan Field今年才僅僅30歲。

值得註意的是,這一樁收購案宣佈後並沒有在圈內迎來一片歡聲鼓舞,反而在Twitter、Reddit上被一眾開發者“噴”上熱搜,紛紛表示對Figma的惋惜。

那麼,Figma跟Adobe之間到底有著什麼樣“愛恨糾纏”的故事?

|從“一窮二白”的輟學生,到身價過億的創業新星

可能連Figma的創始人Dylan Field自己也沒有預料自己大學創立的這個產品有一天會發展到如此巨大的規模。2018年,他還租住著舊金山的一個小公寓,每天喝著一元一杯的咖啡,默默無聞地遊走在矽谷的創投活動上。但如今4年過去,他已經身價過億,一躍成為矽谷創業場上的新星。

Dylan Field出生和成長在舊金山以北的Sonoma County,從小喜歡搗鼓電腦的他在計算機領域展現很強的天賦,高中畢業後,他被佈朗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錄取,曾擔任該專業本科生小組的聯合主席。


高中時期參加機器人比賽的,圖片來自Wikimedia Commons

2011年,Dylan Field萌發想要自己創業的念頭,19歲的從幾百名申請人中脫穎而出申請到Peter Thiel設立的10萬美元創業獎學金,正式輟學開始自己的創業旅程。

但創業的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Dylan Field的第一個無人機項目很快宣告失敗。緊接著,他正式創立Figma,但打磨整整四年才正式推出第一個beta版本,期間Figma一度也徘徊在關門的邊緣。

Dylan Field當時的想法是想要建立一個在線圖形編輯平臺,讓所有人都可以擺脫本地系統的限制來進行協同設計,發揮創意。但此後一兩年,Figma的都處於野蠻開發狀態,光有一個概念,但產品路線圖、商業模式都並不清晰。2013年與投資者見面時,Dylan Field甚至都講不清楚自己在開發什麼產品,以及該產品將解決什麼問題,導致融資四處碰壁。

當時大量的團隊成員離職、公司財務陷入困境,給Dylan Field結結實實上一課,也讓他靜下心來重新梳理Figma的產品邏輯,找到Adobe這樣的對標競品,並從頭開始軟件設計,讓Figma逐漸走上正軌。

2015 年底,Figma推出它的第一個beta產品,緊接著 2016 年底推出它的第一個公共產品,免費向公眾開放並邀請大傢試用並反饋,開始收獲第一批用戶。 2017 年,Figma推出它的第一個付費產品,2019年,公司開放Figma社區,邀請設計師、產品經理等進行自由分享。

隨著Figma在用戶間口口相傳,它也開始收獲一些頭部投資機構的註意,特別是在疫情期間乘著遠程工作的東風規模迅速擴大。

目前Figma已經進行共6輪融資,在投資者中我們能夠看到Greylock Partners、紅杉、A16Z等投資機構的身影,據悉,Greylock、Kleiner Perkins、紅杉等早期投資者都將從Figma中獲得超過10億美元的投資回報。


Figma歷次融資情況及投資者,圖片來自Crunchbase

|劍指Adobe,Figma呈黑馬態勢崛起

那麼,Figma究竟好用在哪裡,為什麼能發展得如此快?

實際上,Figma最核心的爆發點在於它抓住過去設計軟件們的一個痛點——本地化。

在如今的互聯網公司裡,設計不再是一個獨立的業務部門,一個產品從創意產出到設計到原型再到最後輸出,整個過程可能會涉及到 UI/UX設計師、研發工程師、產品經理等不同的角色。而在過去,類似於Adobe、Sketch這樣的設計工具都是本地化的,需要設計師先保存在本地,再導來導去傳給其他人,這樣顯然大大降低生產效率。

而Figma從建立之初就明確自己“基於網絡瀏覽器運行”的特點,作為一個輕量級的協同工具,它將整個產品設計流程變成實時、共享、協作、可追溯、透明的,用戶既可以像過去一樣將設計稿保存為離線文檔,也可以將文件儲存在雲端以鏈接的形式進行分享和協同操作。


圖片來自Figma 官網

這個功能看似簡單,但卻實打實地解決大量互聯網公司的生產流程問題。特別是對於很多項目都需要不同部門不同角色參與並進行反饋溝通的大型公司,Figma為他們提供“一站式服務”。

除作為一個設計軟件擁有強大的設計功能之外,Figma同時擁有標記、實時討論、雲端同步等各種功能。有網友曾經總結道,一個Figma= Sketch(UI 設計)+ InVision(原型設計) + Zeplin(標註)+ Dropbox(雲端同步)+ Abstract(版本歷史)+ Craft-Freehand(實時討論) + Liveshare(實時分享)+ Team Library (團隊組件庫)……

此外,Figma也提供豐富的API入口,可以跟各種軟件進行集成,大大地拓展它的應用場景,也讓Figma成為一個不僅隻為設計服務,而是為整個生產力流程服務的平臺。如今,在Figma超過400萬用戶中,設計師群體隻占到其中一半,另外一半則是軟件工程師、產品經理等不同角色的開發者。

在Figma的官方頁面上,還把自己與時下流行的各種設計=和生產力軟件進行對比,包括Sketch、Adobe XD、InVision、Miro等等。有意思的是,Figma曾一度跟Adobe處於針尖對麥芒的狀態,不僅在官網上逐一列舉自己相對於Adobe XD的優勢,還直接喊話用戶放棄使用Adobe XD作為自己的設計工具。


圖片來自Figma 官網

近幾年來,憑借著易用性和強大的兼容性,Figma在互聯網公司中迅速崛起,不僅成功突破Aodbe多年來建立的護城河,甚至已經將它遠遠的甩在身後,

截至目前Figma今年的ARR已經達到4億美元,同比增長 100%,毛利率高達90%,凈收入留存率NDR(Net dollar retention)超150%,擁有著運營正現金流。根據最新2021年的設計工具調查顯示,Figma在設計類工具中一騎絕塵,遠超Adobe XD和Sketch,幾乎在所有類型的排名中都位列第一。

圖片截自於https://uxtools.co/survey-2021/
圖片截自於https://uxtools.co/survey-2021/

|Adobe打不過就買,但卻遭開發者集體抵制

去年6月,Dylan Field曾發推表示,“我們的目標是成為Figma 而非Adobe。”當時評論下一片支持聲,大傢都紛紛留言表示期待著Figma淘汰掉Adobe的那一天。

然而,在Adobe巨額的收購offer之下,Figma這次還是沒忍住動心。

根據目前雙方公佈的協議顯示,本次200億美元的收購將以一半現金、一半股票支付,其中,現金支出方面,Adobe可能會采用現金+定期貸款的方式來支付,如果順利通過監管部門的審核的話,交易預計將於 2023 年完成。

但此消息一出,這筆交易不僅沒有得到“祝福”,反而兩傢公司都受到巨大沖擊。Adobe這邊,當天股價暴跌超過17%,創造該公司2010 年以來最大跌幅。二級市場投資人並不看好這筆收購,一是因為這筆收購可能導致Adobe大規模舉債,另外他們也對Adobe是否能運營好Figma 存疑。

畢竟,Adobe歷來在坊間都有“軟件墳墓”的稱號,盡管近些年它一直在收購,但似乎陷入一種收購誰誰沒落的怪圈。比如當初的擁有Flash 多媒體播放器、Fireworks 網絡圖形工具等產品的Macromedia 也一度屬於市場上的大熱產品,但在2005年被Adobe收購之後就開始一路走下坡路,直到完全沒水花。


圖片來自Google

Figma這邊也是遭受到用戶們的“怒火攻擊”。很多設計師們都表示,多年以來大傢都在忍受著Adobe的各種霸王條款,好不容易等到像Figma這樣的年輕的工具能夠幫助自己逃離“火坑”,但現在又要跟著跳回去?說好的不做Adobe呢,打臉來的那麼快嗎?

很多用戶甚至直接留言表示,好,Figma要“死”讓我們重新回到Adobe吧。


圖片來自Twitter

長期以來,Figma受到用戶喜愛的一個重要的特點在於它對於個人用戶始終都是免費的,各種Pro功能也都給大眾免費使用。Figma的社區也非常開放,大傢都可以自由地分享模版、插件等。但一旦收購完成之後,Figma必然要納入到Adobe Creative Cloud中,免費就不要想,各項費用標準必然也要向Adobe其他服務看齊。

此外,Adobe的社區封閉、古板是出名的,對於已經習慣Figma自由開放氛圍的設計師們來說,無疑是套上枷鎖。很多人也覺得年輕的Figma在氣質上就跟“老年”Adobe顯得格格不入,很擔心它未來會被同化。


圖片來自Twitter

不過,按照Dylan Field的說法,即使在被收購之後,Figma還是會繼續保持獨立運營,他也將繼續負責Figma的管理工作,並且短期內還沒有調價計劃。

雖然對於Figma來說,被Adobe高價收購無疑是一種巨大的商業上的成功,值得所有的鮮花和掌聲。但站在用戶角度,看到這樣一個曾有無限潛力捅破Adobe幕佈的年輕公司最終還是選擇歸臣於Adobe麾下,仍然不免讓人感到些許唏噓和遺憾。


相關推薦

2022-09-18

一半的金額將會通過股權置換完成,Adobe目前仍然有近60億的資金缺口。根據公佈的信息來看,這些資金缺口最後恐怕還是要通過借貸等方式填補。其次,是未來問題。如果Figma真的擁有完美無瑕的未來,相信絕大多數投資者不會

2022-09-25

。第一個問題,來自資本市場。投資人關心的是,相比十年前,這次的轉型是否過於冒險?以Adobe加Figma現在的盈利能力,這比買賣能不能回本,如何回本?第二個問題,來自用戶,也就是Adobe衣食父母。用戶關心的是,Figma被收

2022-09-25

地自斟自飲。”根據彭博社記者BrodyFord的描述,僅僅在4年前,這位Figma的創始人還未引起行業內的過多關註,盡管彼時他開發的付費產品已經開始服務微軟等互聯網巨頭,但作為一款設計工具,有Sketch珠玉在前,Figma的未來並不

2022-09-20

品。但成立10年的Figma卻成功破解一種新的模式,讓多位用戶可以實時查看彼此的設計和編輯文檔,因而吸引微軟等重量級客戶。Figma還曾公開批評Adobe:不要用Adobe XD同步到雲端。然而,正如納拉延在聲明中所說,該交易可能確

2023-12-20

。在對這筆交易進行深入調查後,CMA在11月28日公佈調查結果,稱如果該交易以目前的形式進行,將會消除產品設計、圖像編輯和插圖軟件市場的競爭。上周,Adobe拒絕CMA在進行深入的反壟斷調查後提出的批準合並的補救措施。除

2022-12-11

息顯示,馬斯克與蘋果CEO庫克近日安排一次會面,會談的結果可能不錯,馬斯克表示,蘋果已完全恢復其在推特上的廣告,消除有關推特可能從Apple Store下架的誤會,庫克則表明蘋果從未考慮這樣做”。事實上,不僅僅是推特,

2022-09-21

創造一個機會,讓 Figma 能夠被 Adobe 整合、並在更廣泛的用戶群中發展其業務。最後,Adobe 應該會像 2016 年以 260 億美元收購 LinkedIn 一樣,讓 Figma 保持多年的獨立運營。

2023-02-16

llustrator等產品的制造商,該公司正尋求通過收購Figma將其用戶群擴大到更多的休閑消費者。

2023-11-20

個巨大的押註,認為更多的創造性工作將由小企業和日常用戶在網絡上完成,而私營企業Figma已經迅速占領這個市場。雖然Adobe已經為這些用戶推出更便宜、更精簡的產品,但它的大多數產品仍然是針對專傢的重量級程序。自8月

2022-09-15

據報道,Adobe今日宣佈,已與初創公司Figma簽署最終的收購協議,將以約200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收購Figma,後者是一傢開發“在線設計協作工具”的初創企業。Adobe在一份聲明中稱:“Adobe的使命是通過數字體驗改變世界。Figma的使

2022-09-16

第三季度業績和該公司以200億美元收購設計協作工具公司Figma的交易,部分華爾街分析師下調對該股的目標價。Adobe周四公佈的財報顯示,該公司第三季度營收為44.3億美元,同比增長12.4%,較市場預期低1000萬美元;凈利潤為11.4億

2024-04-24

傢主要運營商建立分銷合作夥伴關系,向全球總計超過3億的用戶推銷這項服務。其中一些客戶將獲得一年的免費訂閱。雖然,這傢隻有55名員工的初創公司規模和資本仍然遠遠小於Chatgpt制造商OpenAI,更不用說其競爭對手谷歌。

2023-01-05

會哭出聲來?事實上,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誰敢相信:5 年前,就是這個神仙企業的董事長賈躍亭辭去職務,飛往美國洛衫磯,說要專註 “ 造車 ”。連帶著樂視集團攤上 20 多起訴訟,超過 12 億的資產遭到司法凍結

2023-12-08

續虧損態勢,今年Q3凈虧損45.57億元,同比增虧10.8%。2023年前三季度,蔚來總虧損達到160億元。財報發佈後,蔚來美股兩日連漲近6%,港股財報後次日漲幅為5%。這次的財報遲發一個月,這期間蔚來先是確認與長安、吉利的換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