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孫正義確實在忙著讓ARM上市。根據英國《金融時報》4月12日報道,日本投資集團軟銀創始人孫正義本周將與納斯達克簽署協議,讓旗下的英國芯片公司ARM在今年秋天赴美上市。從英偉達收購受阻開始,孫正義就在等這一天。
去年 11 月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孫正義感嘆道,隨著軟銀轉向全面防禦模式以減少損失,他將“無用武之地”。為避免這種情況,他表示要退出軟銀的日常經營,全身心投入到 ARM 的營收增長和上市事項中。
除此之外,孫正義可能心裡也明白,軟銀需要 ARM 來彌補持續的投資虧損,單靠減持阿裡巴巴股票進行套現,已經無法挽救軟銀慘淡的業績。截至去年 9 月的 2022 財年第二季度報告中,依靠出售阿裡巴巴股票,軟銀直接套現 4.6 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 2300 億元),不僅避免巨額虧損,當季凈利潤還達到 3 萬億日元。
但在 3 個月後,日本軟銀發佈 2022 財年第三季度報告,截至 2022 年 12 月的 3 個月內,軟銀虧損 7834.15 億日元,約合人民幣 402 億元。這一次,孫正義少有地缺席財報公佈後的電話會議,忙於推進 ARM 的上市。
可以說,ARM 的上市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當下整個軟銀集團的關鍵。
然而也是在孫正義主導下,ARM 公司還進行可能是最近二十年來最具爭議性的業務調整。據報道,ARM 公司已經通知高通、聯發科、紫光展銳等芯片廠商,以及小米、OPPO、vivo 等主要手機廠商:
未來他們將不再根據芯片價值向芯片廠商收取授權費,而是根據設備平均售價直接轉向終端設備廠商收取。
這意味著芯片廠商在芯片價格上的話語權將被極大削弱,同時對手機廠商來說,“在新的定價模式下,授權費將至少比當前高出幾倍。”一位國內手機大廠高管透露。
新舊收費模式,圖/英國《金融時報》截圖
孫正義幹得出這種“殺雞取卵”的事。
01.軟銀需要 ARM 來“回血”
“在物聯網時代,我認為 ARM 將是冠軍。”2016 年孫正義說服投資者,斥資 243 億英鎊(約 314 億美元)收購 ARM。但孫正義高估物聯網的發展速度,再加上自身投資業務遭遇的危機,到 2020 年就想將 ARM 出售給英偉達,售價達 660 億美元。
郎有情,妾有意,奈何 ARM 太重要,英特爾、高通、Google、微軟等多傢科技巨頭以及各國監管機構齊聲反對,導致這起收購最終破產。
過去十多年,智能手機的流行和普及改變整個科技行業的格局,也催生最強大的幾傢科技公司:蘋果、Google、高通、臺積電以及 Arm,它們代表手機產業最核心的系統、芯片設計及制造、芯片指令集架構。作為生態底層的 Arm,芯片設計離不開,系統和移動應用開發也離不開。
ARM 被任何一傢科技巨頭收入囊下,都是不可接受的。但在投資業務連年虧損的背景下,軟銀急需從 ARM 上“回血”,既然賣不掉,最好的選擇就是獨立上市。
為此 ARM 進行一系列的調整,比如更換首席執行官、首席財務官、首席法律顧問等關鍵崗位;將組織架構重新劃分為四條獨立業務線:車用、終端產品(消費技術)、基礎設施和物聯網。
ARM 還與高通圍繞“授權合同”對簿公堂,ARM 在起訴文件中要求高通停止使用 Nuvia(2021 年被高通收購)的架構——ARM 對初創公司收取的授權費較低,表示還會要求所有使用 ARM 公版 CPU 的企業必須接受整套公版方案,包括 GPU、NPU、ISP 等。
比如說高通要采用 ARM 公版 CPU,就要放棄采用自研 Adreno GPU,換成 ARM 公版 GPU。反之,高通如果繼續使用自研的 Adreno GPU,同時也必須在 ARM 架構授權基礎上,自行開發 CPU。但在自研 ARM 架構 CPU 上,截至目前隻有蘋果取得商業上的成功,高通和三星都曾先後放棄自研 CPU,轉投表現更好的 ARM 公版。
而在孫正義治下,ARM 甚至希望通過向智能手機廠商收取更高的授權費用,提高公司利潤,以便在即將到來的 IPO 中吸引更多資金。
02.逃離 ARM 正當時?
作為智能手機生態的“支柱”之一,ARM 的賺錢能力實際與其重要性相當不匹配。相比起高通、蘋果等公司數百上千億美元的收入,即便是消費電子市場一路上揚的 2021 年,ARM 的創紀錄財年營收也不過 27 億美元,調整後 EBITDA(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剛到 10 億美元。
想想軟銀購買 ARM 花費的 316 億美元,這意味著至少要等 30 年後才能賺回來。更何況 ARM 的實際凈利潤隻會更小,智能手機市場的規模也早已見頂,2021 年的“好時光”不可能持續。
但如果按照 ARM 新的收費模式,根據設備的平均售價直接向終端廠商要求授權費用,其銷售的每一種芯片設計,都將賺到比之前多上幾倍的收入,因為智能手機的平均價格還是要比芯片貴得多。
不過可想而知,利潤受損的芯片廠商和手機廠商都不會太買賬,更何況當下的智能手機市場還要面臨市場萎縮的壓力,手機廠商為刺激消費需求,已經在降低利潤吸引消費者購機。據稱,至少有一傢國內手機大廠已經明確拒絕 ARM 的提價計劃。
問題的關鍵還在於 ARM 和孫正義的決心。智能手機在今天有多重要已經無需贅言,ARM 作為全球最大的芯片 IP 提供商,其芯片架構被應用於幾乎每一臺智能手機上,也包括 iPhone。假設 ARM 就是一條路走到黑,短期內芯片廠商和手機廠商有且僅有一個選擇——認慫,然後再尋求將硬件、軟件生態盡快轉移到開源的 RISC-V 架構之上。
高通此前就對 RISC-V 表達更大的興趣,Google也在去年年底的 RISC-V 峰會上宣佈,Android 將逐步支持 RISC-V 指令集架構,將其與 ARM 共同視為一級平臺。一旦 ARM 選擇強制執行新的定價模式,所有有能力自研芯片廠商恐怕都會加速投向 RISC-V 的懷抱。
話又說回來,追求更高的營收和利潤對 ARM 來說其實是一個合理的訴求。更深層次的問題還是在於,作為投資公司的軟銀本質不會尋求長期的經營,所以才出現采用過激的調整,向終端廠商直接尋求更多的利潤。
誠然,對現有的合作廠商來說,ARM 的授權方式還有著不小的吸引力,ARM 架構在手機芯片市場的地位也依舊難以撼動。隻是隨著軟銀不斷消耗 ARM 過去積累的聲譽和信任,以及 RISC-V 的不斷發展,這傢誕生於 1978 年的芯片公司不知道會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