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夥發現沒,最近倒閉或者快要倒閉的車企,好像變的越來越多。威馬前腳才剛走沒多久,前兩天又有媒體爆料,說中東土豪當時答應要給高合的巨額投資,壓根沒有談妥。
還有許多網友曝光,說高合不僅車交不出來,員工的工資也發不出來,甚至連展廳都租不起,純純要跑路的節奏。
雖然之前他們辟過謠,但就在今天,高合幹脆就直接宣佈停工停產6個月,這可不算什麼好消息。
去年六月份的時候,餘大嘴在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表示,到 2030 年,中國市場的主要玩傢數量會小於 5 傢。
米車的雷軍,零跑的朱江明甚至是高合的丁磊,其實也都說過類似的話。
反正就是不擠到頭幾名,日子就沒法過。
合理嗎,好像也合理,畢竟連高合背景這麼硬的公司都快玩不下去,說明現在的市場競爭真的是很激烈。
不合理吧,好像也不合理,畢竟現在市場上賣的還不錯的車企,滿打滿算至少有十幾二十傢。隨便摘出一個都是一身的絕活。
要說過個十年大多數都會消失,聽起來好像也有點誇張吧?
今天脖子哥就來給大夥盤一盤,餘大嘴和雷佈斯的觀點到底有沒有道理。
要說造車這事兒,大夥可能會覺得隻要錢夠多,零部件都找供應商買,是個人都能幹。
但放在整個制造業裡來看,汽車行業的準入門檻其實相當之高,因為它不僅超級花錢,還超級花時間。
從流程上看,想把把一臺車從圖紙上搬到商場裡,大概要經歷立項、研發、驗證、生產制造以及銷售這幾個大階段,每個階段還能再分成很多小項。
裡頭隨便挑一個,背後都是幾個億甚至幾十個億的投入。
就比如研發,大眾之前就說過自己研發第八代高爾夫總共花 22 億美元,這裡頭除大頭是研發人員的工資以外,像模具開發、樣件制作、實驗測試這些環節也都是嘎嘎費錢。
風洞知道吧,就 MEGA 和 SU7 都吹過的那個,一小時 3 萬塊,試驗一次就得花出去一臺車的錢。
最終可能就是能讓後視鏡的造型好看點。
生產制造環節需要的設備和材料成本就更不用說,別看汽車的工廠裡看著好像很簡陋,你就站在裡頭隨便指,甭管指到啥肯定都貴的離譜。
產線上的機械臂,差不多 100 萬一個。邊上那個鐵坨子壓鑄集群,一套小幾個億。
就連地上這些個運零件的 AGV 小車……
都得十幾二十萬一個。
所以,想要自己造一個工廠基本就是幾十億打底,上不封頂,可能還得造好幾座。
這還隻是能花錢解決的部分,就算啥都搞定把原型車做出來,還得把它拉到不同的實驗場地做整車匹配、電氣架構、動力標定、安全檢查等種種驗證,還有高溫、高寒、高海拔地獄級耐久測試等著。
要是沒過,就得打回去重做。
一來一回,打磨一個好產品大多都得花費個好幾年的時間,沒點傢底還真就耗不起。
所以很長時間以來,汽車一直都是一個馬太效應非常明顯的行業,也就是強者變得越來越強,弱者變得越來越弱。
那些銷量特別好的汽車集團因為能有穩定的資金收入,就能把更多的錢花在研發新產品、擴建新工廠上。
每隔一兩年就能搞出用上新技術的新車型,就會吸引更多的人去買他們車,就這樣一直滾雪球。
滾著滾著,那些個銷量不太好、沒錢搞研發、產品越來越落後的小車企就被滾沒。
運氣好的,像勞斯萊斯、 mini 這些還有利用價值的就會被那些大集團收編。
運氣不好的,像什麼羅孚、薩博之類的,就徹底變成時代的眼淚。
這也就導致過去幾十年裡,全世界的汽車品牌數量一直在減少。少到現在,就變少數幾個大集團,各自帶著手下的牌子們相互競爭。
前十個銷量最高的汽車品牌或者集團,就占全球銷售份額的 75% 。
真就和餘大嘴說的一樣,不剩幾個頭部玩傢。
到這肯定有朋友會說,誒,打住,這都是以前油車的歷史,現在新能源的迭代速度已經快不少,技術門檻也沒有之前高,得按電子產品算!
那我們就來看看電子產品領域的規律是啥樣的。
根據 Counterpoint 的統計, 2017 年的時候全世界一共有720 多個手機品牌,截止去年就隻剩下 250 傢,嗝屁接近 3 分之 2 。
當年什麼金立、波導、錘子,甚至連 htc 、諾基亞這些紅極一時的大品牌,現在墳頭草都兩米高。
為啥?原因和汽車如出一轍,就是想做小品牌實在太難。
雖說表面上造手機很簡單,大傢還老調侃說誰還不是個供應鏈整合商,但這就真隻是小打小鬧,根本做不成主流。
就不說蘋果和華米 OV 這些大廠,每年會花上百億千億做研發,單就市場上的頂級供應商,也不是想用就用的。
傳說雷總當年為拿下三星一流的屏幕供應,前後飛好幾次韓國,低聲下氣地才搞定那些三星高管。
當年錘子吐槽富士康產線不行,把富士康給氣走,後面良品率就變得更低。
所以說因為規模效應在,這些出貨量賊大的大廠可以把成本控制在很低的水平,搞的現在一兩千的價位裡,都能見到用上 1T 內存、高性能芯片、超級快充和 1 億像素相機的性價比怪獸。
這讓那些雜牌手機怎麼玩,直接就被卷沒。
導致最後的的主流玩傢,也就剩下那麼幾個。
比如果子,在近十年裡頭的每一年,都能以不到 20% 的市場占有率,獲得 80% 上下的市場利潤,最恐怖的時候甚至蹦到 91% 。
去年全球銷量前 5 的手機品牌,合起來也吃下近 7 成的市場份額。
劇情和汽車那邊簡直一毛一樣是吧。
其實類似像手機格局的例子其實還有很多,比如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現在說得上話的也隻有博世、大陸、法雷奧這些老炮兒;
最近幾年大火的動力電池,卷到現在也馬上就要變成寧德 LG 和比亞迪三足鼎立。
所以啊,但凡是涉及到科研、生產和制造的超重資產行業,最後大概率都會變成贏傢通吃的情況。
那我們再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國內的車企會不會變得越來越少呢?
我覺得是會的。
因為不管是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決定一個車企能不能活下去的標準是一直在變的,而且隻會變得越來越嚴。
以前,車企能不能活隻需要看政策。
就像當年的新能源國補,那直接就是把真金白銀的補給車企,砸錢鼓勵大傢做新能源車。
隻要你想做,就有補貼拿。
從 2010 開始到現在十三年,新能源國補總共補得有2000 多億,最高的時候一年就補 400 多億,直接催生出一大批隻靠 PPT 和車模就能騙到補貼的假車企。
2018 年之後,國補開始減少下滑,到現在徹底歸零,那批車企順道也就寄。
現在,車企過得好不好得看自己的傢底。
經過幾年的大浪淘沙以後,雖然蔚小理這些品牌都活下來,但因為像是自動駕駛、電池電驅這些技術的進步速度實在是太快,不僅每年還是要花大價錢搞研發、多建產線保證交付的速度,還得支持銷售網絡的日常開銷。
像比亞迪,別看它去年的凈利潤有兩三百億,但它總的營收估計有四五千億。
相當於每個月,都得花幾百億用於維持日常運營和產品研發。
啥概念呢,波音 737 700 的價格是 7700 萬美元,比亞迪的花銷一個月能買大幾十臺。
體量沒這麼大的,理想,一個季度的開支也有一百億左右;小鵬,小幾十億;最狠的就是蔚來,每個月還得虧上個十幾億。
這麼著沒有上限的花錢,真不是一般品牌能頂住的。
就比如的已經破產的威馬和 “ 可能 “ 就要破產的高合,就是因為一邊在咔咔燒錢,另一邊車子少人買,許久沒能盈利,最後把底褲燒穿。
所以大夥可以看看現在還有啥品牌是隻有聲量沒有銷量的,下一個沒的可能就是它。
舉個例子,比如美國在巔峰的時候,同時存在過 1500 個汽車品牌。
但最後他們因為技術路線太像,要麼就是被通用和福特用技術類似、價格更低的產品擠死,要麼就是成巨頭的一部分。
紅極一時的普利茅斯獵獸
有幸存者嗎?有,很少。
比如特斯拉,不僅活過一輪輪的淘汰賽,還慢慢變成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企,自己成巨頭。
要說為啥,因為它手上的技術,像自動駕駛、電路集成和材料技術,當時世界上的幾個巨頭手裡都沒有,沒法用類似的產品把它卷死。
所以特斯拉不僅活下來,甚至直接開啟世界新能源大賽的序幕。
這說明啥?說明想要從巨頭的手裡活下來,唯一的方法就是搶在他們前頭把優勢占住,讓他們無路可走。
回過頭來看國內,雖然很多新勢力已經趕在大集團的前面,又是搞純電架構又是搞智能駕駛,甚至像理想這種專註傢用賽道的品牌,都已經撬動 30 萬以上豪華車型的基本盤。
可隻要巨頭們看到哪個細分市場有價值,自己手上又有對應的技術,那往裡進軍肯定就隻是時間問題。
還是用比亞迪舉例, 2024 年比亞迪的銷量目標估計會在 360 萬臺左右,隻比去年多 60 萬臺。
這麼不激進的目標背後有一句潛臺詞,那就是它今後的方向是在穩住基本盤的時候,去拓展那些更小眾的市場。
所以,現在比亞迪的下頭已經分化出仰望、方程豹這些中高端的小眾品牌,智駕智艙什麼的也都安排上。
還不止它,像吉利下面的極氪領克,最近也跟開竅一樣,搞出好多又便宜素質又不差的車型。上汽下頭的智己,馬上也有大批新車加入戰鬥。
在這些集團慢慢拓展領土的時候,如果新勢力手上沒有差異化的技術,結果必然是被吞並或是消失。
所以我覺著,之前的大浪淘沙隻不過是開胃小菜,新能源的決賽圈現在才剛剛開始。
2023 年淘汰兩傢, 24 年可能就是 3 傢甚至是 4 傢。
看看現在還活著的車企們,大夥覺得,有誰是能活到最後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