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危機紀元”或至,我們該怎麼辦?


氣候“危機紀元”?今年是有史以來最難熬的一個夏天,卻“可能是未來三十年最好的夏天之一。”這是Firststreet基金創始人MatthewEby近期對美國氣候發展的一個論斷。與此同時,極端高溫、幹旱,正在肆虐美國數十個州。

要知道,美國在2021年剛剛經歷“有史以來”最熱的夏天。但這並不妨礙多個州的最高溫度可能將繼續刷新歷史。數據顯示,僅在剛剛過去的30天中,美國就有43個地區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最熱7月”。

高溫之下則是普遍的幹旱。

有數據統計,美國43%的地區已經進入不同程度的幹旱狀態。包括加州、德州在內的美國陽光帶地區(sun-belt state)的部分區域,甚至正在面臨或許是一千年以來最嚴重的幹旱。

但這一切可能都並不僅僅是一個“偶發性”的氣候問題,而是全球氣候變化大趨勢下的產物。

根據First street基金會的研究,極端高溫將繼續沿著這個趨勢不斷發展。在明年,將有許多地區的最高溫將進入125華氏度(51.67攝氏度)的“歷史新階段”。

而如果按照這個趨勢進行下去,在30年後,美國中部將進一步形成一個“50攝氏度”最高溫帶。許多地區100華氏度(37.78攝氏度)以上的時間,也將被進一步拉長到20天以上,將有63%以上的美國居民受到高溫困擾。

相比於未來動輒超過50度的高溫,今年可能確實是未來三十年最好的夏天之一。

圖源:ABC

其實美國隻是這次全球性極端氣候的一瞥。我們現在正在經歷的,其實是一場橫跨整個北半球的高溫與幹旱。而在歐亞大陸上,許多地區正在面臨的問題甚至更加極端。

在歐洲,一場或許是文藝復興後最嚴重的幹旱正在發生。

幹旱幾乎波及整個歐洲中西部地區,一些國傢的土地幾乎全部受影響。例如葡萄牙、羅馬尼亞,分別有超過99%和75%的地區正在遭遇嚴重或者極端嚴重幹旱。法國則有三分之二的地方,因為幹旱被宣佈進入緊急狀態。

城市居民的生活也並不好過。

一方面,德法意英荷等主要國傢的多個城市被迫需要通過限水,才能保證居民的日常使用。一些城市哪怕是給花園澆水都被當地政府明令禁止,否則將會面臨最高1500歐元的罰款。

另一方面,歐洲河流水位的快速下降,正在大幅沖擊內陸航運效率。主要航道的許多貨船要為此被迫空出75%的貨船容量,這對全球供應鏈體系都造成一定的沖擊。

圖源:幹涸的法國河道|圖源:sky

由於歐洲各國上報嚴重災情的罕見程度,幾乎等同於歐洲各國氣象系統的建立時間,新聞標題幾乎成為各國氣象系統古老歷史的“秀場”:

像比利時則表示這是1885年來最嚴重的一次幹旱,而意大利則宣稱這是1800年以來最嚴重的氣候災難……

拋開氣象記錄,有歐盟氣候專傢直接估算這是歐洲500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幹旱。這意味著類似程度的極端氣候,至少要追溯到文藝復興末期。

當時一些稱作“饑餓石”的紀念物被放在捷克易北河的底部,他們希望用來警示後人幹旱後的大饑荒,上書“如果你看到這塊石頭,你會哭泣”。

如今,幹旱讓這些石頭又回到歐洲人的手裡。

今天與16世紀的歐洲大幹旱誰更嚴重,或許還沒有定論。在大陸另一側的東亞,情況同樣開始變得不容樂觀。

以我國為例,我們正在經歷自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強的一次區域性高溫事件。

根據國傢氣候中心數據顯示,截止8月17日,全國有37.7%的國傢氣象站,日最高氣溫達到極端高溫事件標準。其中,湖北、重慶、河北等多地的最高氣溫都突破44攝氏度。

同樣,以長江流域為代表的南部地區正在遭遇罕見的夏季幹旱

原本8月應該是我國南方的豐水期,但鄱陽湖、洞庭湖等湖泊提前百日進入枯水期,為有記錄以來最早的一次。這意味著湖泊已經提前降到秋冬時間的水平,而氣象專傢對於秋冬季的降雨情況並沒有抱特別樂觀的態度。

重慶城區江面也已經部分見底,“沉睡江底”的菩薩露出水面,與幹涸的鄱陽湖一起成為全網的熱搜。

圖源:網絡

無論在歐洲還是中國,7月原本都應該是往年各地的“主汛期”,但如今各地都被迫啟動“抗旱”預警。

據澎湃新聞報道,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副研究員魏科,在今年6月的一次演講時,將類似這種全球性的氣候變化,稱之為:

“氣候危機紀元”的到來。

根據澎湃引用的聯合國防災減災署2020年報告顯示,相對於上一個二十年,21世紀的前二十年各種災害頻率大幅度增加,其中高溫事件增加232%,暴雨增加134%,各種風暴增加97%。

而這很可能與地球整體的氣候變化有著密切關聯。

在數據庫中的500個極端天氣事件和趨勢中,有71%被認為因為氣候變化而更有可能或更嚴重地發生,其中包括93%的高溫熱浪、68%的幹旱和56%的洪水暴雨事件。”澎湃的報道稱。

而面對地球未來的極端氣候預測也同樣在證實這個事情。

在今年5月份,聯合國發佈的一份《幹旱數據報告2022》(Drought in Numbers 2022)中,研究人員發現在過去30年中幹旱的頻率和時間增長超過三分之一。

聯合國在報告中預測,如果沒有進一步人工幹預的情況下,在本世紀中葉將有75%的人口會受到幹旱的影響——即大約有48-57億人,每年將至少有一個月生活在幹旱影響的區域中。

氣候挑戰正在越來越嚴峻已經成為共識。在2020年12月12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首次公開呼籲各個國傢進入“氣候緊急狀態”,以應對日益惡化的全球氣候狀態。

過去四十年,全球氣候處在一個穩定的增溫通道中|圖源:NASA

高溫下的“多米諾骨牌”

高溫、幹旱正在向人類發出系統性的挑戰。

尤其是今年夏天,北半球高溫潮幾乎是覆蓋北半球主要的人口和經濟區域。無論歐洲的主要發達國傢、美國的陽光帶地區,還是我國的長江流域地區,都是此次全球性高溫和幹旱的重災區。

這些地區經濟密度和人口密度很高,同時也是全球人口的重要流入地。毫不誇張地說,它們都是這個星球上目前最重要、發展最快的地區。

因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這種高溫必然對各國經濟帶內部的運營體系產生極大的挑戰。高溫正在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除河道交通停滯外,我們還整理發現至少五個衍生風險:

結構性的能源問題

高溫推動局部電網負荷的快速升高,但卻打擊全球范圍內以清潔能源為代表的電力輸出能力。

首當其沖的便是各國的水電站。以近期熱議的四川水電站為例,由於來水減少,一些水電站的發電能力隻達到往期的一半。而不僅是四川,意大利、西班牙等歐洲水電站在過去12個月的更長周期裡,發電量降低40-44%。

其次是太陽能。太陽能板的最佳發電溫度在25度左右。溫度過高會降低效率,甚至損害設備。有行業人士估計,高溫對太陽能板的電力效率損耗會在10-25%之間。

此外,幹旱也會降低一些能源的輸出效率。

以法國核電為例,受到幹旱缺水影響,核電站無法提供充足的制冷液。這直接導致有多傢核電站被迫停產。

為應對類似的能源問題,近期在包括歐洲在內的全球范圍掀起一小波化石能源火電站建設的回歸潮。而後者又被進一步擔心會加劇全球的氣候異常。

糧食問題

僅以糧食主要產區之一的歐盟為例,機構預計其全年的玉米糧食產量將創下十五年來的新低,同比降幅超過20%,相比於一個月前旱情預期時降低15%。此外,谷物降幅也超過8%。

這是一個動態數字,隨著旱情變化會繼續波動。

洪水

雖然幹旱在增加,但有美國氣象學傢明確警告未來在加州等地發生特大洪水的可能性。

一方面,幹旱會顯著降低土壤的吸水性。有機物的流失會讓土壤在外部形成一個“防水層”。如果此時發生暴雨,土地應對降雨的彈性則會大幅變低。

另一方面,地球升溫會增加大氣中的含水量,讓大氣變得“饑渴”。

而這種“饑渴”在增加幹旱的同時,在某些條件則會引發“河流級”超大暴雨。

氣候科學傢丹尼爾·斯溫(Daniel Swain)在論文中對類似的場景建模後發現,在 2081 年至 2100 年的氣候模型中,加州一些地區可能會面臨超過100英寸(2540毫米)的降雨量,相當於目前特大暴雨日降雨量的10倍。

圖源:Los Angeles Times

病原體變異

根據《環球時報》報道,《自然-氣候變化》的最新研究論文指出,在375種影響人類的病原體疾病中,隻有16%的傳染病因氣候變化而減少,另有218種(58%)因氣候影響而惡化。

此外,冰川凍土解凍,客觀上也會增加遠古致病菌釋放的可能性。當然,也有專傢認為,遠古致病菌造成較大健康事件的可能性並不高。

海平面上升

根據我國氣象局發佈的藍皮書數據顯示,全球海平面呈現持續穩定上升的趨勢,在過去40年時間裡,我國海平面平均每年以3.4毫米/年的速度抬高。而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多傢機構都認為,目前全球海平面上升趨勢處在加快勢頭中。

海平面上升除淹沒部分低海拔地區外,還將削弱全球沿海地區應對風暴和洪澇的能力,同時對出海漁業造成顯著的影響。

當然除以上五個部分,還有非常多的極端事件會與之相關,如地球濕度的異常、更容易發生的森林火災、全球物種加速滅絕、極地溫變導致大氣環流異常,但我們無法一一枚舉。

但可以肯定的是,氣候的背後是人類與自然相互結合的復雜系統,其連鎖效果往往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圖源:記者在北極冰川上穿短袖報道 | 圖源:央視

不過更值得我們註意的是,中國或許將是全球氣候變化下,受影響規模最大的國傢之一。

從地理位置的角度而言,季風氣候本來就不是一個“脾氣很好”的氣候類型。此外,我國主要一線沿海城市經濟帶的平均海拔也都較低,大多都在50米以下。

從經濟結構而言,我國目前已經形成多個數千萬人口的城市帶。全球最大的城市人口和經濟密度,顯然對於電力供應、醫療支持、傳染病防治、食品供應等多方面的社會保障能力都提出更高、更復雜的要求。

當然,我國還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藍領產業工人集群。後者往往也比其他人更容易受到高溫侵害。

在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年初的一份全球報告中,他們認為如果分別按照全球溫度升溫1.5/2.0攝氏度模型計算,在現有條件下,我國城市每年高溫死亡率將從目前每百萬人32人,上升到49-67(1.5℃)/59-81(2℃)人。

IPCC認為中國是全球因熱帶氣旋和風暴潮災害沖擊損失最嚴重的10個國傢之一。而到本世紀中葉,我國每年9300萬人口可能受到沿海洪水的威脅。而海平面上升和河水泛濫給中國帶來的經濟損失會位居世界首位。

圖源:國傢氣候中心

我們該做什麼?

在氣候報道中,國內外大量的媒體和學者,實際上都表達一個相似的觀點——“極端氣候”不再僅是一個低概率氣候事件,而或許將成為未來地球的某種常態。

那麼我們該如何應對這種人類社會的大挑戰呢?

(1) 氣候問題,同樣也是發展問題

發展問題其實分成兩個部分:

首先,我們需要重新調整應對氣候變化的組織能力,對社會體系的各個方面重新進行壓力測試。已經有很多研究表明,極端氣候中最脆弱的往往是低收入群體或地區。

以伊拉克為例,受地理環境影響,巴格達幾乎每年夏天都會出現超過50度的高溫,而相當多難民營和普通人傢都缺乏有效的降溫措施,並由此直接導致更多的氣候難民。

即便在美國,去年夏天在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的高溫,在一周內就帶走600人的生命。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無傢可歸的流浪者。

同理,根據麥肯錫在2020年接受財新網采訪時的數據,我國目前空調普及率大約隻有60%左右。

而空調隻是很小的一個方面,無論是海平線上漲、更高發的幹旱、更集中的暴雨,都對社會各方面的基礎設施和區域經濟規劃提出更多的要求。

同時,這也意味著各國政府需要對這些基礎設施和民生改善投入更多的資金。

圖源:unsplash

其次,則是能源結構的挑戰。

近年來,全球范圍都是希望通過更多的清潔能源來替代化石能源,進而實現人類文明的可持續發展。但無論是風能、太陽能、水電,都與氣候有密切的聯系。而電網端,社會層面的需求卻又無法承擔由於氣候帶來的發電量波動。

在短期來看,包括北歐以及我國珠三角地區,都出現增加煤電等化石燃料發電的方式,以期望平抑掉一部分清潔能源的波動性,彌補近期潛在的能源缺口。但顯然這不是一個長遠之計。

相比之下,儲能是應對挑戰的最佳選擇。但如果要實現真正的可再生能源循環,必然意味著天文數字的投資。

比如馬斯克曾經多次做過類似的估算,他認為人類至少需要300太瓦時的電池儲能才能實現可持續能源的轉型。但如果按照目前電動車電池100美元/千瓦時的成本價格計算,這至少需要30萬億美元的投資。顯然他已經超出任何一個實體的承受范圍。而這還沒有計算原材料在巨型工程下大幅上漲的風險。

因此,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問題,顯然需要綜合技術和工業成本的進一步發展才能解決。

(2)你省下的每一度電,都是高碳能源

發展問題很重要,但節約同樣很重要。

如果隻能選擇一個原因,來解釋我們的電網為何還沒有達到零碳,那就是各地快速增長的需求。

以我國為例,我國是目前全球新能源發電增長規模最大的地區之一,僅上半年我國清潔能源發電量達到1.25萬億千瓦時,已經接近去年全年的發電量,相當我國2005年的發電水平。

在全力加速新能源轉型、且新能源存量規模已經較大時,我們依然在使用化石能源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其實就是歸因於一點——新能源的存量還遠遠不夠用。

節電不止是中國的傳統,歐洲同樣將節電作為能源轉型戰略中的重要一環。

在烏克蘭事件後,德國提出的激進新能源轉型計劃中,就明確提出要嚴格限制電力總量,以此來有效達成電網整體的脫碳目標。

圖源:德國能源轉型計劃|圖源:cleanergywire.org

從這個角度而言,普通人每節省一度不必要的電力開支,都在事實上幫助我們早一天實現電網的清潔度提升。

(3)反思消費:你最大的碳排放來源,未必在電費單和油表裡

根據CEADs(中國碳核算數據庫)2018年數據顯示,電熱是我國過去第一大碳排放源,占比46.6%;工業(如鑄鐵等)占比第二,37.3%;而交通運輸隻是排名第三,占比7.68%。

盡管電熱占比大,但實際上相當一部分電熱依然服務於工業。而我國當年用電結構中,工業、商業與居民的用電比例,大致在4.7:1:0.9。

即便按照出口內銷1:1來計算,這也意味著絕大部分的消耗,其實更多來源於我們的日常消費而非直接的能源使用(包括出行)。

以我們平時經常使用的電子產品的全產業鏈周期碳排放為例,我們以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在2022年發佈的數據,可以看到消費本身會帶來驚人的碳排放量:

·一臺手機的平均碳排放量大約在49公斤二氧化碳,一些Android旗艦機型的碳排則能達到80公斤以上。

·一臺筆記本電腦的平均碳排,則能高達448公斤,高端系列更是能達到799公斤。此外,臺式電腦的平均碳排,也能達到830.7公斤,高配能到1100公斤;

·洗碗機、滾筒洗衣機、電冰箱、豆漿機等傢電生產的碳排大約在100-400公斤之間不等;

·一輛車的生產(不含實際行駛)平均碳排能高達8.74噸,其中大型SUV的排放可能高達16.52噸

·在日常用品方面,鞋與服裝的單件排放基本在4-16公斤/件;

·一些服務場所的浪費也非常驚人。以四星級酒店為例,平均每晚的碳排能高達25.29公斤

相比之下,一度火電和一升汽油(含燃燒)的碳排大約在0.93公斤和2.85公斤,而風電、水電站的平均碳排能做到4-20g之間,光伏則在18-90g之間。簡單按比例換算的話,目前平均電費碳排可能在0.7公斤左右。

按照我國平均每人每年800度電計算,其全年的排放大概相當於一部中高端的筆記本電腦。

而人一天呼出的二氧化碳,其實也就在0.9公斤左右。

所以過度的消費主義,其實才是推動全球二氧化碳超量排放的真兇。盲目剁手除掏空錢包,還可能透支未來人類的發展空間。

我們可以理性消費,更多選擇二手、碳排放保護比較好的品牌,理性選擇科技產品的性能制程,盡量杜絕重復或者沖動消費。

而隻有通過每一個人的努力、每一次更符合環保理念的選擇,我們未來或許還可以再擁有一個美好的夏天。


相關推薦

2023-11-27

近日,一位隻有17歲的年輕人在網上求助,她說自己還是嬰兒的時候,她的母親給她身體裡植入一個寵物微芯片,她很苦惱,覺得媽媽侵犯自己的權益。據她描述,這種芯片是寵物中常用的,通過掃描可以讀取到儲存在數據庫裡

2024-02-03

使用該設備,以及在佩戴頭顯時出現暈動癥或不適癥狀時該怎麼辦。VisionPro用戶如果出現視力不適,如視力模糊、復視、眼睛幹澀、流淚、光敏感和眼睛疲勞,應停止使用VisionPro並等待癥狀緩解。為最大限度地減少視覺不適,良

2023-07-05

稱可能是跟居住環境有關。那麼如果發現耳朵裡爬進蟲子該怎麼處理呢?醫生支一招:可以嘗試關掉室內燈光,或者到光線較暗的地方,用手電筒照射耳道,很多昆蟲都有趨光性,用這種辦法,有可能將鉆進耳朵裡的蟲子給誘導

2024-02-16

行曠工等處理有悖常理。此事也引起網友熱議:我覺得對我們這種年三十不打卡就得請年假的單位來說,肯定算”、要不算曠工估計票都賣不出去”、如果不算,我能買到票也說買不到”。對此,你怎麼看?

2024-04-01

盡全力拽住大棚,希望能穩定住局勢。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們,面對自然災害時,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我們應該時刻保持警惕,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確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同時,也要感謝那些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為保護

2023-04-24

內的乘客不斷對著警察大喊,試圖說明情況:警官抱歉!我們不能移動這輛車,這車不讓我們動。我們沒在開車啊!車裡沒司機啊。對不起……但之後具體發生什麼?視頻畫面並沒有拍到。根據乘客後續反映,他接到來自GoogleWay

2022-06-23

動力,並為開源代碼托管平臺 GitHub 等服務提供著支持。我們有著一以貫之的流程和發佈時間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Linux 內核開發一直波瀾不驚。我們希望有一個穩定的流程,這樣大傢就不會對所有基礎設施的變化感到不安。

2023-04-13

彭博社日前發表新社論,感嘆如今馬裡奧在美國的人氣絕頂,就卡通遊戲形象來說早已經反超之前的TOP1米老鼠,更加受到各個年齡層的喜愛。任天堂的代表角色馬裡奧在1990年左右達到人氣最頂峰,稍後在美國被更加厲害的米老

2024-03-11

ead就明確提出,為提高性能,並控制合理的功耗、發熱,我們已經窮盡手段,但接下來該怎麼辦?上液氮嗎?是時候重新思考。

2023-08-06

,那麼就要註意,此時此刻的每一秒都非常重要,容不得我們猶豫。地震發生時,陽臺、電梯間、窗戶附近都是及其危險的,一定要遠離。正確的做法是,我們應該迅速的判斷自身所在的環境,如果再室內,應盡快撤離建築物,

2022-09-20

偏2-3度。目前理想官方並未就L9拋錨路中一事進行回應,我們也將保持繼續關註。

2024-04-09

胃,作為我們消化系統中的核心器官,不僅負責食物的儲存,更承擔著消化和營養吸收的重要任務。因此,養護胃部健康,實則關乎整個消化系統的順暢運作與高效功能。要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需從日常生活的點滴細節中著手,

2023-10-22

是自傢沒有天臺和樓頂的居民該怎麼辦呢?吊車也解決不我們的問題吶。不過也有中立的網友認為,她傢房頂子能承受這輛車的重量嗎,大傢覺得這樣的做法如何?對於水泡車,有兩個很糾結的地方:一是修理,盡管能夠修復,

2024-05-08

,這一幕深深地打動在場的每一個人。這次事件再次提醒我們,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識是多麼重要。在關鍵時刻,這些知識或許能夠挽救一個生命。同時,我們也為超市老板的及時救援和勇敢舉動點贊。海姆立克急救法,又被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