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報道,阿裡巴巴集團正在考慮出售旗下百貨和購物中心運營商銀泰商業。彭博稱知情人士透露,阿裡已經接觸幾傢公司以解他們對收購銀泰的興趣。甚至在蔡崇信2023年接替張勇出任阿裡董事會主席的時候,阿裡大概就啟動出售談判。就在上個月,阿裡還與一傢潛在買傢進行協商。
知危就相關消息聯系阿裡以及銀泰商業方面求證,但截至本文發佈,雙方公關部門均未有任何回應。
阿裡此前剛辟謠要出售餓麼,現在緊接著有消息稱其要出售銀泰商業,一方面說明市場對於這個互聯網舊王如何轉身足夠關心,另一方面也說明,阿裡在牌桌上 “ 可賣品 ” 的資產實在是多。
2023 年 12 月末,阿裡巴巴在宣佈淘天集團 CEO 換帥的那封全員信中,表示集團正在籌建阿裡巴巴集團資產管理公司。
在那場 “ 1+6+N ” 的集團組織大變革中,阿裡把 “ 1 ” 定位為投資控股公司,對於各個具體業務都下放到業務集團層面,阿裡集團層面的主要功能隻剩管理好集團的資產和資金。
阿裡如何通過適當增持或減持資產來提升集團資產組合的質量和價值,以及如何分拆上市或出售來釋放公司多領域業務的價值一直是大傢熱衷於去探討的問題。
現在,銀泰出售的消息,表明阿裡可能正在重新考慮調整實施多年的 “ 新零售 ” 戰略。
要知道,在張勇時期,阿裡可是進行一系列實體連鎖店的收購,試圖開創一種線上對接線下的 “ 新零售 ” 模式。
從時間線上來看,銀泰百貨是承載阿裡新零售的首個線下業務載體。2014 年,阿裡巴巴斥資 53 億港元入股銀泰成為第二大股東,此後在 2017 年阿裡巴巴方面宣佈聯合銀泰百貨董事長沈國軍全資公司以 198 億港元啟動銀泰私有化,並成為銀泰的控股股東。
張勇曾表示,“ 銀泰與盒馬不一樣,後者是無中生有,平地起高樓,才順利完成人、貨、場的數字化重構。前者因為有太多存量,類似於舊城改造 ”。
也正因此,阿裡新零售的大旗逐漸被內部創業的新項目 “ 盒馬 ” 扛起,相對於去改造更傳統的百貨業態,新創建的盒馬鮮生自成立時就擁有著更完備的互聯網基因。
事實上,盒馬一度委派團隊進駐銀泰對其進行新零售改造指導,後續因過於復雜而放棄。
而現在友商在阿裡核心業務上又步步緊逼,阿裡可能不得不收縮戰線,相比於線下零售的互聯網改造,如何發展電商這一核心業務,以及重振雲服務等相對更有潛力的業務才是阿裡的當務之急。
此前阿裡 CEO 吳泳銘曾表示,阿裡雲和淘天集團是全集團的戰略重心。所以阿裡考慮出售銀泰,最主要的原因或許是為輕裝上陣,專註電商業務。
從外部環境影響來講,阿裡逐漸剝離手裡的重運營、重管理、重資產的業態,符合消費互聯網整體的發展趨勢。消費 TMT 分析師衛康( 化名 )對知危表示,銀泰這種傳統的購物中心,尤其是偏高端的百貨商場,在電商滲透率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回報率肯定不甚理想,以後的經營壓力也會越來越大,還會繼續被電商,被更高性價比的平價商品服務所蠶食。
“ 拼多多、抖音電商這些後發者的出現,肯定給阿裡京東帶來焦慮,這些年兩傢也在不斷發力想搶回電商主陣地。況且,拼多多一個線下業務都沒有,沒有金融,沒有本地生活,估值超過阿裡京東,這證明這 8 年來,阿裡京東折騰的新零售、無界零售,不說完全失敗,起碼也是表現庸常。” 電商行業分析師張楠( 化名 )對知危表示。
畢竟,混互聯網的,即便混到阿裡這個體量,你也是要談 ROI 的。
從阿裡自身角度來說,現在也到一個需要調整新零售戰略的階段。
張楠說,原來張勇在的時候提出內需、全球化和高科技的三大戰略,銀泰、大潤發、盒馬就屬於內需戰略的部分。後來戴珊提出的三大戰略是用戶為先、生態繁榮、科技驅動。現在,吳永銘在戰略部署方面還沒有看到新的提法,但無論如何,戰略方向在變,這三個線下的零售企業肯定要做出調整。“ 大潤發和盒馬合並也是有可能的。”
2017 年阿裡正式控股銀泰,彼時正值阿裡電商業務的爬坡期。張楠表示,銀泰給天貓帶來很多知名服飾品牌的入駐,對阿裡的業務有所促進。
“ 2010 年左右沒多少品牌商願意在天貓開店,2015 年阿裡上市一年後這種情況才有所變化。銀泰有幾千個知名品牌商資源,當時的天貓肯定是需要銀泰的。” 張楠補充,業務幫助之外,“ 招安 ” 銀泰老大沈國軍去做菜鳥物流,這樣阿裡拿地也容易很多。
如今,天貓上的品牌商已經超 30 萬。無論是銀泰自己帶來的,還是其自身號召力產生的連鎖反應,銀泰功不可沒。
還有一點最直觀的貢獻就是在財務上。張楠坦言,單說包含高鑫零售、銀泰百貨、盒馬的新零售板塊,阿裡舍得花大價錢去做,還是為賬面上的數字。“ 這幾個也都是讓阿裡增加營收這一財務指標罷。之前阿裡的營收少京東很多,而超市這種自營模式可以直接且快速地帶來營收收入。”
銀泰救當年的天貓於水火,同時沈國軍打下菜鳥物流的江山;高鑫零售最快速直接地帶來營收增長,讓賬面變得更好看;盒馬也和高鑫一樣帶來營收,此外還多兩個價值:招來競對高管 —— 京東侯毅,還給新零售打個樣板。
現在,銀泰幫阿裡完成階段性任務,功不可沒,也功成身退。
張楠表示,現在看銀泰的價值對於阿裡已經很低。“ 之前銀泰還成立一傢 MCN 公司,要把線下導購全部培養成主播,然後在天貓尋求增量。可惜三年過去,銀泰的這傢 MCN 公司也沒有打造出一個超級主播,業績也沒看到具體的亮眼數據。”
無情地說,曾在業績上給阿裡帶來不少亮點的 “ 銀泰們 ”,如今更像是沉重的包袱。但商業世界不談情感,合作共贏,也好聚好散。
縱觀過往十年阿裡的投資經歷,其實阿裡對外的股權投資一直都是圍繞自身經營的幾大業務板塊( 物流、金融、娛樂、電商零售板塊,以及 AI 相關的科技企業 )。
每當阿裡嘗試業務擴展都是采取控股收購,然後自己下場經營的 “ 重資產、重運營 ” 模式,這從護城河角度來講,無可厚非。
但可作為比較的是,騰訊投資策略是除主業外,在電商、本地服務、教育等自身並不直接從事的領域亦有大量的投資。
也就是說,騰訊是自身專註主業,再通過股權投資來拓展新賽道。
現在阿裡在財報承壓,外部環境惡化的情況下,由重轉輕既是必然,也是無奈。
關於此事,一位前銀泰人士向知危表示,“ 阿裡斷臂新零售,並不是壞事。”
衛康也認為,“ 如果銀泰這種資產真的被阿裡剝離出去,不管它是不是虧損,對阿裡的淘天主業本身都是個好事。”
不過,衛康也指出,實體百貨行業整體低迷,體量也不大,銀泰這個盤子誰能接,要打多少折才能接,還是未知。
這,或許才是這筆交易懸而未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