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公司訊,有消息稱,恒大汽車可能被另一傢汽車並購,牽頭方或為地方政府。對此恒馳汽車總裁劉永灼回應稱,公司一直在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截至目前,既有地方政府也有多傢實力企業對恒馳汽車表達投資意向,不存在被並購一事。
同時,劉永灼表示,天津工廠停工是謠言,目前天津工廠生產正常,恒馳5量產正有條不紊推進中,我們超過1800名員工正在天津工廠一線奮戰,確保9月量產、10月開始交付。(來源:券中社)
回顧:
恒大汽車已無“餘糧” 量產即破產?
本報記者翟亞男 北京報道
都說信任就像一張紙,一旦褶皺破損,就再難撫平。盡管首款車恒馳5已開始預售,但恒大汽車面臨的信任危機卻依然沒能緩解。
8月17日,有消息稱,恒大汽車可能將被另一傢汽車公司並購,此次並購項目的牽頭方或為地方政府。《華夏時報》記者聯系恒大汽車相關人士,截至發稿,對方並未給出任何答復。記者從上述人士的朋友圈看到,其在8月17日中午仍在更新有關恒馳5的車型消息,並配文稱“不回避問題,並全力解決用戶的擔心,市場自然會給你獎勵”。
工廠已無“餘糧”
在7月20日恒馳節上,恒大汽車宣稱預售兩個星期訂單已超3.7萬個。8月6日,恒馳官方公眾號再發信息,宣佈已“創下近4萬輛預售佳績”。
《華夏時報》記者此前解到,恒大物業曾召開過內部會議,派發恒馳5銷售考核任務,具體考核任務由各大區域細分到每個項目,具體銷售考核指標將根據小區業主數量決定。三亞恒大禦府管傢小張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在恒馳5開啟預售的前後一個月裡,總部明確要求每個工作人員必須把車型的推廣文案發朋友圈,幾乎一天一條。“但到8月份,就沒再強制要求。”小張表示,“小區入住有幾年,平時業主和我們關系都處得不錯,我們不可能去強行推銷。反正大傢都完不成任務,無所謂,再說這也不是我們的本職工作。”
記者從恒大集團官網查詢到,恒大集團目前在280多個城市擁有1300多個項目,擁有1200多萬業主。如果購車比例是100:1,銷量就有12萬輛,以每輛17.9萬元售價算,營收將突破200億元,但這僅是恒大汽車的一廂情願。在北京工作的小劉在貴陽投資兩套恒大房產,如今房價已跌到購買時的一半,虧損近40萬元,兩年裡幾次往返北京和貴陽,但維權無果退房無門。“怎麼也得把沒有交付的房子趕快保質保量的蓋起來呀!這樣業主才有信心敢買你的車!信譽喪失,什麼都是白搭……”小劉表示。
就在上周,購買恒大理財、房地產以及恒馳供應商相關人員進入恒馳天津工廠總裝車間維權,導致生產停工。知情人士透露,因為備料不足,天津工廠也將於8月18日停工。距離恒馳5首車下線已經過去半年多,但天津工廠一共隻生產約200輛恒馳汽車。有知情人士透露,“現在所有的供應商都不願意跟恒大合作。現在恒大跟任何人去談,都是先交全款。”
宣佈造車至今,恒大汽車已經投入近500億元,另外,根據中國恒大的財務報表上顯示的負債總額已達到1.97萬億,此外包括開給供應商的商票在內有4000餘億元應付債務,恒大目前的總負債規模已達到2.5萬億元。
天津政府或出手
目前,恒大汽車僅天津工廠具備生產資質,恒馳5正是在此生產。知情人士表示, 此次推動恒大汽車被並購的是地方政府,目前各方還在僵持,恒大並不願意放手。其實,此前恒大集團曾有過出手恒大汽車的計劃,去年8月恒大曾發佈公告稱,“正在接觸幾傢潛在獨立第三方投資者探討有關出售本公司旗下部分資產”,其中就包括恒大汽車。但這一計劃此後並未獲得實質性結果。
業內人士猜測,此次並購恒大汽車的主導方應該是天津市政府,如果能復制“合肥模式”是最好不過的。
合肥早年以汽車零部件起傢,雖然省內有江淮、奇瑞兩大車企,但合肥在汽車產業中沒有太高的存在感。2019年,合肥市政府對瀕臨崩盤的蔚來施以援手,70億元救命錢不僅幫助蔚來成功翻盤,也最終促成蔚來紮根合肥。此舉奠定合肥在新能源時代的產業地位,被外界譽為“最牛風投機構”。截至到去年,合肥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相繼佈局50多個重大項目,總投資規模超500億元,合作企業包括大眾、江淮、蔚來、國軒高科、華霆動力等。按照合肥市政策規劃,到2025年合肥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將超過千億元,整車產能達到100萬輛,成為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其實,天津市政府也一直在嘗試對新能源產業的佈局。2020年2月,天津博郡正式收購一汽夏利,獲得生產資質,重點發展新能源車。在引進博郡時,天津市西青區政府曾出臺多項支持政策,包括所得稅和增值稅減半補貼支持,協調地方銀行為企業後續經營提供流動資金授信,預留2000畝左右生產研發和生活配套用地等支持政策。但不到兩年,這傢公司已經負債近10億元仍未量產,不得不在去年年底申請破產重整。
那麼,這一次恒大汽車是否有被並購的價值?“雖然一直靠買買買,試圖對外打造高科技企業人設,但從造車能力看,恒大汽車是個標準的門外漢。要說價值,恒大汽車早年以資本滲入產業鏈的部分是有一定價值的,如持有FF汽車20%的股份、占股動力電池企業卡耐新能源80%,收購NEVS公司等。”資深汽車評論人張恒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