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研究者:中國發現新人畜共患病毒“瑯琊” 已知35例感染


近日,全球權威醫學雜志《新英格蘭醫學》(NEJM)發表一項中國和新加坡科學傢合作的通訊文章,該文章稱在中國山東和河南兩地發現一種可感染人類的新的動物源性亨尼帕病毒(henipavirus)。作者將其命名為瑯琊病毒(Langyahenipavirus,LayV)。

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劉瑋教授、方立群教授、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王林發教授及其他學者在這項研究中指出,一種新發現的、可能來自動物的亨尼帕病毒與一些發熱性病例有關,這些感染者癥狀包括發熱、乏力、咳嗽、厭食、肌痛、惡心等。這一發現值得進一步研究,以更好地解相關的人類疾病。

“這種病毒與尼帕病毒屬於同一屬,到目前為止,這些病例並不致命或非常嚴重。因此可以說,(我們)對這種新病毒應當保持警惕,而不是感到恐慌。但我們需要小心,因為自然界中有更多類似的病毒,若有一種不同的病毒跳到人類身上,情況可能就不一樣。”上述研究者之一,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王林發教授8日對澎湃新聞說。

LayV天然宿主或是鼩鼱

亨尼帕病毒是亞太地區人畜共患病的重要新興病因之一。該病毒屬中目前已知有兩種病毒可感染人類:分別是亨德拉病毒 (Hendra virus, HeV) 和尼帕病毒 (Nipah virus, NiV)。這兩種病毒的天然宿主都是果蝠。兩種病毒均會引起動物和人類的嚴重疾病,被列為生物安全四級病毒,病死率在40%至75%之間。

然而,科學傢們在蝙蝠、嚙齒動物和鼩鼱(一種尖鼠科哺乳動物)中也發現其他相關的亨尼帕病毒。在上述研究中,科學傢們在對中國東部近期有動物接觸史的發熱患者的哨點監測期間,通過高通量測序和病毒分離,在一名患者的咽拭子樣本中發現一種新的亨尼帕病毒,並命名為瑯琊病毒(LayV)。

LayV的基因組由18402個核苷酸組成,其基因組組織與其他亨尼帕病毒相同,在系統發育樹上,發現該毒株屬於新毒株,進化關系上,其與之前在雲南墨江發現的亨尼帕病毒最相關。

進一步調查發現,在中國山東和河南兩地發現35例急性LayV感染患者,其中26例僅感染LayV(未檢測到其他病原體)。這26例患者的臨床癥狀有發熱(100%)、乏力(54%)、咳嗽(50%)、厭食(50%)、肌痛(46%)、惡心(38%)、頭痛(35%)、嘔吐(35%),並伴有血小板減少(35%)、白細胞減少(54%)以及肝功能受損(35%)和腎功能受損(8%)等。

在對傢畜血清學研究中發現,山羊(3/168 [2%])和狗(4/79 [5%])血清抗體呈陽性。在研究的25種野生小哺乳動物中,主要在鼩鼱體內檢測到LayV的RNA(71/262 [27%]),這一發現提示鼩鼱可能是LayV的天然宿主。研究者指出,雖然本研究不符合科赫假設(一種用以建立疾病和微生物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法則),但來自急性LayV感染患者的以下發現提示,LayV是這些患者發熱性疾病的原因:在35例急性LayV感染患者中,26例(74%)隻檢測到LayV;14例患者的急性期和恢復期配對血清中,86%的恢復期血清IgG滴度是急性期血清的4倍;病毒血癥與急性LayV感染相關;肺炎患者病毒載量高於非肺炎患者(平均數[±SD] log10轉換的copies/mL,7.64±0.98 vs. 4.52±1.13)。

暫未確定LayV可否人傳人

雖然此前的報告表明亨尼帕病毒可發生人際傳播,但研究者指出未發現病例和LayV單體型在空間或時間上有明顯聚集。不同患者之間無密切接觸史和共同暴露史,提示人群感染可能為散發。對9例患者與15名密切接觸傢庭成員的追蹤均未發現LayV的密切接觸傳播,但研究者也承認,由於樣本量太小,無法確定LayV的人際傳播狀況,應評估LayV與墨江發現的亨尼帕病毒之間可能的交叉反應,以改進血清學檢測方法。

最後,研究者指出,LayV作為一種新發現的、可能來自動物的亨尼帕病毒,其與人類發熱性疾病相關,這一發現值得進一步研究,以更好地解相關人類疾病。

對於亨尼帕病毒,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一旦出現疑似病例,應盡快實施隔離,並采取感染控制措施,立即通知公共衛生當局。

人類感染屬於亨尼帕病毒的亨德拉病毒後,輕者可表現為輕度流感樣疾病,重者可出現致死性呼吸道或神經系統疾病。人類感染亨德拉病毒的死亡率為50%至75%。幸運的是,它的傳染性不高。當人類感染屬於亨尼帕病毒的尼帕病毒後,輕者可表現為無癥狀感染,重者可出現急性呼吸系統綜合征和致死性腦炎。1998年,尼帕病毒在馬來西亞豬群流行,並導致265人感染,其中105人死亡。這個故事後來被改編拍成電影《傳染病》而廣為人知。

目前還沒有針對亨尼帕病毒的疫苗和治療藥物。唯一的治療方法是支持性護理,以控制並發癥。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已知兩種可以感染人的亨尼帕屬病毒(亨德拉病毒和尼帕病毒)的病死率在40%至75%之間,遠遠高於新冠病毒。


相關推薦

2022-07-19

當人們與非傳統寵物接觸時,感染人畜共患病(即在動物和人類之間傳播的傳染病)的危險會增加。在一份發表在同行評議雜志《病媒生物和人畜共患疾病》上的指南中,美國國傢公共衛生獸醫協會和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分

2022-09-11

變暖正在成為人畜共患病傳播主要原因之一。“每次疫情發現,都是生態系統共同作用的結果。當前,氣候變化正在災難性地摧毀生物多樣性,並使得攜帶病毒的動物活動范圍增加,為疾病傳播打開入口。”病毒學傢常榮山今日

2022-09-27

一項新的分析發現,由於氣候變化和其他因素,致命的拉沙熱可能很快會成為非洲一個更大的公共衛生問題。這項研究由斯克裡普斯研究中心和佈魯塞爾大學的科學傢進行,將於今天(9月27日)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科學

2022-06-30

世界衛生組織6月29日說,已在50多個國傢和地區發現猴痘病例,應當提高警惕,確保猴痘病毒不會在兒童等群體中蔓延。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告訴媒體記者:“我對(猴痘病毒的)持續傳播感到擔憂,因為那意味著這種病毒正

2022-08-04

據美國《紐約時報》3日報道,目前,美國各地的猴痘疫苗均處於短缺的狀態,部分原因是該國衛生部門未能及早將其擁有的疫苗進行瓶裝分發。據報道,目前,加利福尼亞州、伊利諾伊州和紐約州已宣佈因猴痘疫情進入緊急狀

2024-06-17

京女子醫科大學醫院教授介紹,這一病株最初是在英國被發現的,現在在美國、歐洲、澳大利亞等地都引發劇毒型感染。”日本專傢還介紹,最近的病例大多不是經由傷口感染,而是通過飛沫傳播,可能是從海外傳來的毒性比原

2024-04-16

病致死率依然是100%。但我相信,攻克狂犬病不會太久,中國科學傢前幾年就已經找到一處抑制狂犬病毒的基因開關。

2022-09-26

獸醫介紹,“牛塊狀皮膚病”1929年首次在非洲贊比亞被發現,2019年在印度出現首例病例。這種病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傳染性很強,該疾病的特征是皮膚上出現結節,可能覆蓋動物的整個身體,病變通常出現在口腔和上呼吸道

2023-01-31

將在2023年1月世衛組織新冠突發事件委員會會議上討論。中國病例激增是否影響決定1月27日,譚德塞在新冠突發事件委員會會議上致開幕詞,總結當前的全球疫情狀況。“當我們進入大流行的第四個年頭時,我們現在的處境肯定

2022-06-29

界智能大會“智能科技賦能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峰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發表瞭30分鐘左右的演講,詳細講述新冠疫情和疫苗研發對科技前沿未來的啟示,智能生物產業發展等。高福院士表示,對於專業

2022-07-11

界范圍內流行,目前主要集中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發展中國傢。也流行於亞洲部分地區、中東、非洲和中南美洲。曾在歐洲、日本和澳大利亞發生小規模流行。在美國,霍亂主要沿墨西哥灣海岸線地區發病。世界衛生組織(WHO

2022-08-03

、這種風險會持續多久、以及是什麼導致這些癥狀。研究發現,在感染新冠病毒SARS-CoV-2後的一年時間裡,這部分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幅增加,包括心臟病、中風等潛在的嚴重問題。研究人員提醒道,這些並發癥甚至可能發

2022-09-04

直接在正規廠傢購買,相對較為安全。作者 | 薛慶鑫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 註冊營養師 健康管理師 公共營養師審核 | 韓宏偉 國傢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風險交流部主任參考文獻:[1]趙思俊,李雪蓮,曹旭敏,王娟,王玉東,王君

2023-11-23

世界衛生組織(WHO)11月22日表示,已正式要求中國提供有關呼吸道疾病增加和據報兒童聚集性肺炎的更多信息。中國官方媒體報道說,中國多地近日感染支原體肺炎的兒童病例陡增,且有“少數傢庭或者學校班級聚集發病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