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AMD正式發佈新一代臺式機處理器銳龍9000系列(Granite Ridge),將在7月份上市,基於全新構建的Zen5架構,一方面性能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功耗大幅下降。
根據官方數據,Zen5架構的IPC同頻性能平均提升16%,極端情況可高達35%,而在核心數量、緩存容量、加速頻率等參數基本一致的情況下,TDP功耗最多降低38%。
尤其是主流的銳龍7 9700X、銳龍5 9600X,都從105W降至65W,對普通用戶更加友好。
那麼,AMD是如何做到這些的呢?臺北電腦展上,快科技有幸采訪AMD高級產品市場經理Don Woligroski。
Don Woligroski解釋說,Zen5架構的底層細節將在後續公佈,而從高層次來講,新架構的幾乎每一個角度都做增強提升,比如大幅提升指令和緩存數據帶寬,強化分支預測,等等。
能效的提升則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制造工藝的小幅提升,從5mm來到4nm,二是架構的大幅提升,更高的IPC意味著可以在同樣的頻率下做得更多,或者不需要太高的頻率就能做到同樣的性能。
比如銳龍7 9700X、銳龍5 9600X這種級別的產品,一直都是非常受歡迎的,相信它們也會延續下去。
AMD對於它們在65W下相對於105W下的性能表現非常滿意,而且如果用戶需要,還可以打開PBO,把它們推到最高170W,從而獲得更高性能,這都取決於用戶如何使用。
對於銳龍9000系列為降低基準頻率,而不是維持同樣頻率甚至拔高頻率,來獲得更極致的性能,Don Woligroski表示,因為凡事都要折衷和取舍,為獲得65W TDP,基準頻率必須降低,尤其是在使用多核、全核的時候更容易受到TDP的限制,而在單核情況下影響並不大。
當然,用戶可以根據不同的使用場景、個人需求來靈活設定,比如內容創作者可以打開PBO來加速,遊戲玩傢就不太需要。
至於為何還是停留在最多16核心,而沒有繼續增加比如到24核心,Don Woligroski解釋說,如果合適肯定會作,但現階段,一方面16核心就已經有足夠的競爭優勢,沒必要繼續增加,另一方面更多核心意味著更高成本,沒必要讓消費者浪費錢。
一般來說,當前的產品規格,都是設計團隊兩年前就確定的,AMD的工程師都很有預見性,未來的路線圖也令人興奮。
關於AI,銳龍9000系列一如銳龍7000系列並未集成NPU,因為它的理想應用環境是低功耗場景,尤其是筆記本在使用電池的情況下。
對於遊戲玩傢、內容創作者來說,CPU、GPU更加重要,所以銳龍9000系列重點針對發燒友、設計師,可以搭配獨立的顯卡進行加速。
未來隨著Windows系統集成越來越多的AI功能,越來越多的軟件適配AI加速,NPU也必然是大勢所趨,有望推廣到所有產品線,但就目前的臺式機產品而言,NPU還不是必選項。
這裡插一句,我們知道,此前發佈的銳龍8000G系列已是首款集成NPU的桌面x86處理器,筆者相信,後續肯定還會看到集成第三代NPU的銳龍9000G系列。
關於GPU核顯,Don Woligroski確認銳龍9000系列沒有任何變化,還是RDNA2架構、兩個CU單元。
它的作用,一是給高端玩傢做啟動、診斷之用,尤其是獨立顯卡暫不可用的時候;二是給隻需要基本顯示輸出,無需高性能圖形和計算性能的場合,尤其是辦公、日常傢用,甚至一些內容創作。
關於內存支持,銳龍9000系列會支持更高的頻率,還有新的800系列主板,尤其是主板的內存相關走線非常重要。
AMD銳龍平臺的另一個特性就是接口的長壽”:
AM4用這麼多年,還在延續,這次又新增Zen3架構的銳龍9 5800XT、銳龍7 5700XT;
Don Woligroski指出,高端玩傢和發燒友舍得花錢買最新、最好的產品,但也有很多人更需要以合適的價格買到合適的產品,所以AMD發佈任何產品的時候,都會兼顧高低端,會思考能否讓價格更具競爭力、更吸引熱門購買。
銳龍5000XT系列就非常適合老用戶升級,比如正在使用銳龍3000系列甚至是銳龍1000系列的,就能夠以相對極低的價格,獲得多達16個核心,這非常棒。
AM5接口也會類似,官方路線圖顯示將延續到2027 年。
Don Woligroski表示,他自己和團隊一直在思考能不能做一個長期延續的平臺,可以不斷升級。
但是這很難,AMD也學到很多經驗,因為向後兼容需要有長遠的預見性。
比如早期主板的BIOS空間有限,不可能容納所有支持的處理器,後來才普遍增大,還支持BIOS Flash等特性,方便玩傢替換、升級。
再比如TDP功耗空間也是有限制的,以及內存、PCIe標準的變化,等等。
總的來說,銳龍9000系列剛剛發佈,關於Zen5架構的更多秘密,以及新品的更多表現,我們將在下個月為大傢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