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貝格:85%的潛在購車者考慮購買電動車


近日,羅蘭貝格發佈最新《汽車行業顛覆性數據探測》,最新一期報告顯示,盡管經濟形勢嚴峻且全球供應鏈緊張,電動車行業依然蓬勃發展,純電和插電混動汽車銷量占全球新車總銷量的比例從2020年的4.6%上升至2021年的9.5%。中國市場奪得桂冠,荷蘭位列第二,新加坡位列第三,挪威和瑞典並列第四。


圖源:羅蘭貝格

時隔兩年多,中國市場再次成為全球車市“領先顛覆者”。報告顯示,中國在電動汽車銷售方面取得領先地位,2021年售出近340萬輛純電車和插電混動汽車。與之相比,排名第二的德國電動車銷售量僅為69.1萬輛。中國市場取得的龐大銷量得益於其最為廣泛的電動車型選擇,目前市場總計有370款車型在售。

除此之外,高達85%的潛在購車者考慮購買電動車作為其下一輛車。另外,約5億中國人現已使用5G移動網絡,而這是自動駕駛汽車落地的必備條件。


相關推薦

2024-04-02

根據市場情報公司Caliber的一項調查,特斯拉汽車的美國潛在買傢數量正在減少,調查結果將部分原因歸咎於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的爭議形象。特斯拉最快將於本周二(4月2日)公佈其今年第一季度的生成量和交付量。目前來看

2023-03-22

用雪佛蘭Bolt和現代IONIQ 5。調查發現,56%的受訪者表示,在購買電動汽車時,他們希望車輛售價在49999美元以下。去年8月,拜登宣佈將為購買電動汽車的消費者提供高達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並且為電動汽車和電池制造商提供激

2022-07-07

調查發現,14%的人肯定會購買或租賃電動汽車,57%的人會考慮購買,28%的人不會考慮購買電動汽車。年齡、收入和教育水平與駕駛的意願相關。調查顯示,缺乏有關可用的稅收激勵措施、環境影響以及電動車如何工作的教育是影

2022-07-13

份聲明中表示:“過去六個月國際油價持續高企促使消費者考慮購買電動汽車,尤其是年輕一代,他們正在尋找省錢的方法。”不過,消費者還沒有被徹底說服。調查顯示,大多數受訪者仍然對電動汽車的相關成本和充電樁的可

2022-09-02

司尚未發佈傳聞中的AppleCar電動汽車,但已經有26%的消費者考慮購買。如果說半導體短缺、經濟衰退風險,以及向電動汽車過渡,讓傳統汽車廠商的高管們徹夜難眠。那如今他們又有一個新的失眠理由:消費者甚至在AppleCar出現

2023-04-12

最新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有近一半的美國人仍然不會考慮購買電動汽車作為他們的下一輛汽車,主要原因是他們擔心美國的電動汽車充電網絡無法滿足需求。這項調查由美國公共事務研究中心和芝加哥大學能源政策研究所聯合

2023-04-24

13%是電動汽車,顯然電動汽車“越來越受歡迎”。不過,潛在使用壽命周期的成本節約並不是推動人們購買電動汽車的唯一因素。根據芝加哥大學-美聯社的民意調查,35%的美國人表示,減少個人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是他們購買電

2023-11-10

用性增加,但在全球范圍內,電動汽車的高價格仍在嚇退潛在買傢。標普全球汽車(S&PGlobalMobility)進行的一項消費者調查發現,在7500名全球受訪者中,有48%的人認為電動汽車價格過高。盡管消費者理解電動汽車固有的

2022-07-26

知名咨詢公司羅蘭貝格日前分析稱,半導體材料市場正在經歷深遠變化,這一方面源於先進工藝節點對材料純度等指標提出更嚴苛要求,從材料本身到配套的設備、管線,開發門檻水漲船高,有能力跟進的材料供應商將越來越少

2023-03-28

的,少則幾萬,多則十幾萬,而新能源綠牌的出現為上海的潛在購車者們打開一道豁口。施行“免費綠牌”政策,買新能源車,相當於省下10來萬,這就極大的推動上海等限牌城市的銷量和新能源滲透率。據乘聯會數據統計,2022

2023-01-04

查於2022年9月至10月進行,調查結果還顯示,美國近七成的潛在電動汽車買傢預計,他們對下一輛車的心理價位在不到5萬美元(約合34.5萬人民幣)。調查中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表示,在高通脹背景下,頭部電動汽車制造商都在提高

2023-11-30

動汽車用戶進行調查後發現,大多數購買電動汽車的用戶在購車後的幾年裡,裡程焦慮問題都得到改善,甚至不再擔心續航問題。據悉,有78%的用戶表示:當駕駛電動汽車的時間越長,當摸清電動車的“套路”後,裡程焦慮問題

2022-06-30

es對Model 3進行瞭仔細審查,評估內容則包括涉及面板縫隙的潛在質量問題的說法。然而似乎這可能不再是一個問題。同年,特斯拉在Motor Trend的一篇文章中進行瞭反擊以平息客戶的擔憂。該汽車制造商表示,其電動車的制造工藝

2024-04-14

過開展促銷活動、發放換新補貼、贈送充電樁等形式提供購車優惠讓利。依法依規淘汰達到強制報廢標準的老舊汽車;廣州、深圳進一步放寬小汽車上牌指標限制。據央視新聞報道,政策一出,已有不少消費者考慮加快買車或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