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你X的集體榮譽感,老子沒有 ”。前陣子,一段以這句話為標題的視頻,在B站熱度頂頂的,沒多久就幹到恐怖的800多萬播放,其中UP主的不少發言,也被網友譽為“ 新時代學生聖經”。
而視頻的主要內容,則集中火力攻擊兩個學校內現象。
第一個,就是有些老師“ 一人犯錯,全班受罰 ”的處理方式。
大致意思是,班級裡一名同學犯錯後,老師便會讓全班都晚下課、罰站等。
如果對這種有難同當的懲罰不服,那就說明沒有集體榮譽感。
另一方面,首當其沖犯錯的同學,也因為耽誤全班的時間,大概率會激起眾憤,從而愧疚反思自己。
用這位 UP 的話說,此做法,便是把“ 單個師生的矛盾,轉化成班級內部矛盾 ”,同時也是老師管理能力低下的表現。
除此以外,UP 還噴幾乎每個學校都有的經典曲目——跑早操環節。
視頻裡他說,跑早操這玩意非但起不到很好的鍛煉效果,由於每個人離得太近,還十分容易產生沖突,屬於是純純的 SB 行為。
總之,通篇視頻 6 分半,老哥平靜又無奈地從頭罵到尾。
如果通篇都是這位仁兄單方面輸出,那可能隻說明這位 UP 嘴有點臭。
可彈幕裡一片拍手叫好,仿佛也說明,這番話確實說到廣大學生的心坎裡。
甚至還有人嫌棄攻擊性不夠強,需要加大力度。
沒過多久,B 站又出現個政治老師,對這件事予以回應。
這位老師語氣溫柔,看著就比較平易近人,對於“ 去你X的集體榮譽感 ”這個說法,他也開篇就用三個字表明觀點:罵得好。
老師不愧是老師,一並指出在以前,這就是資本傢對待工人的經典做法。
至此,兩則視頻的內容,算是大面積引發網友對班級集體、個人的重新審視。
這番熱度頗高的師生對談,放眼整個視頻平臺,其實也隻暴露各種學校矛盾中的其一。
因為這兩三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學生,通過發視頻的方式吐槽學校和老師。吐槽內容還五花八門,基本不帶重樣的。
像某位嘴替 UP 主,一期標題為“ 我真求求大學,分配宿舍時麻煩做個人吧 ”的視頻,就有高達 550w+ 播放量。
視頻中,他指出學校在分宿舍時做法不合理、也不夠上心,畢竟每個人的作息和生活方式不同,目前的隨機分配法,會無端產生很多爭吵。
所以,UP 建議分宿舍前先搞兩個問卷,問題不用多,就搞清楚“ 你平時是否 11 點前睡覺 ”,和“ 你喜歡安靜還是熱鬧 ”就行,然後再進行宿舍分配。
此時的彈幕情況,是下面這樣的。
也有人發佈視頻,直接對曾經的老師表達最原始的憤怒。
細數下面這位 UP 口中的班主任所作所為,包括但不限於傢長會上當眾說她“ 沒爹 ”、在班內獨立安設私人監控、多次體罰與言語侮辱等。
就算僅從視頻章節小標題,也看得出來,視頻裡女生高中那三年過得不怎麼樣。
再就是學校對日常生活的封閉式管理,比如學生白天不能回宿舍,白天必須全部呆在自習室,以及,宿舍的軍事化管理。
如此一來,自習室裡既有想玩的,也有想學習的,最後怎麼想都不可能相安無事,隻會互相打擾。
從大事到小情,從住宿到走讀,學生網友對於學校生活的吐槽從未間斷。
甚至連上課舉手去廁所,對不少同學來說,都是件相當有共鳴的難事兒。
讓差評君印象最深刻的,還有一位小兄弟。
他視頻開篇點名自己的學校,甚至自報班級和傢門,然後針對他認為不合理的地方罵一通,頗有種以命相搏的氣勢。
評論區有人提醒他這樣公開信息,容易給自己帶來麻煩時,小兄弟直接回一句:
“ 思想不怕子彈,狠活不怕舉辦。 ”
但中二度拉滿後,僅僅過一晚視頻就被刪,這讓整件事又多幾分戲劇性。
不過冷靜下來想想,確實不少學校都有不合理的規定,難怪大夥抱怨。
什麼上課不能喝水、寢室垃圾桶裡不能有垃圾、宿舍床上不能有人、頭發不能有劉海,還有讓人永遠不爽的學生會等等。
但當年網絡還沒這麼發達,大傢頂多是私下裡道幾句不爽,更多時候是有苦難言。
唯獨最讓我覺得離譜的,是過去這麼多年,大傢的吐槽已經從現實搬到網絡,吐槽的問題卻沒啥變化。
那些大幾年前哥哥姐姐就在埋怨的事,直到現在,竟還困擾著新一輪的弟弟妹妹們。
不同的是,如今社交平臺高度發達,哪裡都有一群驍勇善戰的學生黨。
他們發佈視頻,說一件自己學校的事,永遠不愁沒人與之共情,因為甭管大傢在哪上學,遇到的問題總是大差不差。
當這種形式逐漸成一種風向,視頻平臺也成一個宣泄的窗口。
所以在這裡表達不滿的,不止學生,其實還有很多剛參加工作的老師們。
但這些老師們所表達的,更多的是對入職前後的反差有所不適,而非學生。
比如幻想中的寒暑假,其實也要不停歇地工作、培訓,各種職場上的壓力讓人喘不過氣等。
師生關系,有時反倒是讓年輕老師們不忍辭職的紐帶。
也不知道是不是個例,至少差評君所認識的幾位老師朋友,都是剛剛從業沒幾年的年輕人,他們往往更註重學生個人隱私與尊嚴。
在許多地方,還表現得格外開放,與同學交往也更自然。
就算真碰上比較難搞的學生,通常也都會選擇私下一對一溝通的方式解決。
比如我一個在江蘇某高中任教的朋友,她在課上懲罰學生時,最常用的就是罰站,直到下課再去辦公室嘮嘮。
畢竟都是過來人,一旦采取什麼過激的方法,她最害怕的就是學生叛逆過頭,產生心理問題。
所以讓同學們形成自驅力,形成自我約束的意識,才是她們現在常用的教育方式,強行糾正、一刀切的方法,已經越來越不奏效。
當然,舉這個例子,並不是為說明“ 年輕老師們更好,年紀大的老師都很傳統、固執 ”這種極端思想。因為差評君當年的班主任,就是個言傳身教的好老師。
我想表達的隻是,不管過去現在,其實把每個人當做獨立個體,因材施教才是關鍵。
從前的某些觀念,比如“ 人傢都做到為什麼你不行 ”,“ 你們是最差的一屆 ”等言論,本質上就是一種忽略個體差異的表現。
同樣,學校內的各種封閉式管理,某種程度上也扼殺個體性,白天不讓回宿舍、要學生疊豆腐塊的合理性有待商榷。
由於在網絡環境下成長,現在學生們也今時不同往日。
一方面,省市級學校裡大部分學生們,更清楚學習對未來發展的重要性,目標性更強,越來越討厭與學習無關的繁文縟節,所以尤其反感那些不夠人性化的教學方法。
另一方面,他們也更加個性、早熟,這不代表不尊重學校與老師,而是希望找到一個平等融洽的相處之道,互相尊重。
當今時代變,人也變,如果教學方法不跟著進步,那會發生什麼事呢?
對此,我也隻能說,會被發在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