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視父母生下孩子近視600度 醫生判斷攜帶相關基因


大傢都知道,現在近視的人群太龐大,但是你知道嗎?高度近視除影響自己的工作生活,甚至可能會影響下一代。據媒體報道,河南鄭州的慕女士在兒子1歲時,帶他做視力檢查,發現雙眼已經高度近視,度數分別達600度、650度。

醫生經解得知,慕女士和丈夫都近視600度左右,盡管都是後天造成,上學期間才有,但醫生判斷孩子攜帶有高度近視基因,並攜帶病理性近視基因。

小小的孩子不得不佩戴上眼鏡,慕女士也進行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包括每天室外活動至少6小時,不吃含糖類食品。

但是孩子1歲10個月時再次檢查,發現左眼眼軸又增長1.16毫米,度數又增加至少100度。 

醫生表示,增長這麼快的情況確實沒有見過,目前沒有很好的辦法解決,如果不盡快采取外部介入的方式去處理,最壞的結果可能會失明。

目前,慕女士也不知如何是好。

資料顯示,近視有一定的遺傳幾率,如果父母雙方都是近視,孩子也有一定可能近視,但遺傳方式比較復雜,臨床上尚未明確近視是單基因疾病,還是多基因疾病。


相關推薦

2022-07-23

帶10歲女兒到醫院檢查視力,結果發現,距兩月前,女兒近視猛漲200度,著實驚呆老母親。其實現如今,小學生近視的群體越來越多。根據國傢衛健委數據,2018、2019、2020年兒童青少年(中小學生)的近視發生率分別為53.6%、50.2%

2024-06-11

陶勇曾表示,真性近視不可逆,尤其是眼睛已經發展成為高度近視,那麼做完手術之後,高度近視引發視網膜脫離、視網膜下的脈絡膜新生管等惡性並發癥的風險依然存在。

2023-08-28

小沈(化名)在大學時期長期躺著玩手機,導致右眼600度高度近視,比左眼度數高300度,工作後看書看手機也經常用眼過度。在23日晚,小沈突然發現右眼短暫失明。24日一早又恢復正常,趕緊去醫院檢查,醫生診斷小沈兩邊眼

2023-08-12

州22歲男子李亦奕(化名)在廣州某眼科醫院進行半飛秒近視激光手術,術前原本隻有300度左右的近視,術後半年內卻變成遠視200度。專傢說有兩種方式,要麼佩戴眼鏡,要麼做手術。隨後,飛秒近視激光手術也是引起網友的熱

2023-10-04

陶勇曾表示,真性近視不可逆,尤其是眼睛已經發展成為高度近視,那麼做完手術之後,高度近視引發視網膜脫離、視網膜下的脈絡膜新生管等惡性並發癥的風險依然存在。

2024-08-12

人,都不建議在沒有專業指導的情況下嘗試。他特別提醒高度近視患者,除跳水,蹦極、跳傘、拳擊等可能對眼部或頭部造成直接沖擊或震蕩的活動也應避免。此外,即使做過近視矯正手術的患者也應謹慎,因為手術不能改變眼

2022-07-22

品滴眼液原本是散瞳驗光藥物,近些年被發現有一定防控近視進展的作用。2021年10月,國傢衛健委發佈的《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指南(更新版)》曾指出,建議到正規醫療機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阿托品滴眼液。沈陽興

2023-09-03

近,各中小學校都已開學,進入新學期,如何更好地進行近視防控?防藍光眼鏡有預防近視的作用嗎?據央視新聞報道,專傢表示,目前並沒有證據表明,防藍光眼鏡具有預防近視的效果。首先,有益藍光並不需要防護。隻有短

2024-01-16

快科技1月15日消息,近視已經成為我國青少年普遍面臨的一大難題,近視眼從800度降到100度”的話題近日引發熱議,不少近視眼患者感覺看到希望。但真的有如此好事嗎?科學辟謠平臺指出,這篇內容看起來幹貨滿滿,步驟詳細

2024-03-22

缺乏衛生知識。像我小時候,基本是一個星期洗一次頭,父母輩和爺爺輩情況更誇張。用我爺爺的話來說,吃飽都難,誰還管頭發幹不幹凈。我小的時候,條件雖然好,但個人衛生和科學常識方面的素養是不夠的。就拿洗頭來說

2024-08-13

擋感覺,睡一覺後情況沒有緩解。在醫生檢查後,他雙眼高度近視、右眼孔源性視網膜脫離、左眼周邊視網膜存在變性灶及裂孔,跳水就是誘因。醫生提醒,跳水是為專業運動,近視患者、視力正常的普通人都不建議在沒有專業

2023-06-09

快科技6月9日消息,幾乎所有的VR/MR頭顯都無法避開近視用戶的佩戴問題,蘋果剛剛公佈的Vision Pro自然也不例外。從此前各個媒體的佩戴體驗來看,近視用戶使用Vision Pro將需要配套的蔡司近視鏡片。但現在看來,這兩片鏡片,或

2022-08-15

爭到這裡就大功告成——他們成功阻止一個小生命被生身父母扼殺,至於這個小生命之後的生存質量,那就是別的組織的責任。他們為這些生命提供的最後一點幫助,就是文章開頭所提到的“棄嬰箱”。你不想要,可以扔掉,我

2024-04-03

球而對這份假榜單進行解讀,導致謠言發酵傳播。年輕時近視,老就能抵消”老花眼?坊間傳聞,近視雖然難受,但熬到老就有好處,因為近視的人,老看東西會變清楚,更不容易老花。經核查,此傳聞無科學依據。隨著年齡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