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新年,是甲辰龍年。龍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一條飛騰的巨龍。從甲骨文中的“龍”字,到今天的漢字“龍”,這個字經歷怎樣的演變過程?甲骨文中的龍,頭角崢嶸,龍須飄揚,好似騰空而起,正是人們想象中飛騰巨龍的形象。隨後“龍”字的演變經歷“由簡到繁”又“由繁到簡”的發展過程,並最終定型。
甲骨文中的“龍”字,早期和晚期的字形不盡相同。而在其早期的甲骨文字形也有兩種。較早的甲骨文作圖A、圖B,其原型暫且沒有定論,但是猜想得出這是龍的“真實”狀態的描繪。
晚一些的甲骨文(圖1、2),形體大為簡化,龍的身體變細,頭頂上還有“辛”字飾物。
金文和甲骨文的形狀相似,隻是龍口形狀中多出尖牙。
戰國文字(圖5、6)和小篆(圖7)則變化比較大,變得更加繁復,分為左右兩個部件,甲骨文、金文像龍頭龍嘴的部分變作“月”,即“肉”,右邊是增添的部件。角依然用“辛”字表示。
漢隸(圖8)字形在小篆基礎上將字形方塊化,成為繁體的“龍”字。隋代以後的俗字把“龍”寫作“尨”,據原字右邊偏旁改造而成。三撇也可寫作兩撇。
《簡化字總表》進一步省為一撇,簡作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