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工業產品發佈會引發關註,主辦方龍芯中科聯合合作夥伴發佈29款自主工業系列產品,這些產品全部基於國產的自主指令系統“龍架構”。長久以來,來自西方國傢的兩傢科技公司的指令系統以及基於這兩類指令系統所構建的信息技術體系,主導著全球信息產業。
近日,《面對面》專訪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總工程師、龍芯總設計師胡偉武,他講述自己和中國“芯”的故事。
胡偉武:“中國人要有自己的芯片”
胡偉武就讀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1996年博士畢業後,進入中科院計算所工作。
20世紀90年代,西方國傢簽訂《瓦森納協定》,對包括計算機在內的中國尖端科技實施全面封鎖。我國計算機系統運算和控制核心的CPU芯片全部依賴進口。
胡偉武: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整機和應用領域做得很好,但做到芯片時卻受制於人。打個比方,現在大傢種兩塊地,地主都是西方的,交租金之後自己還能賺點錢。我們本來賺錢就不多,他現在還動不動威脅說不租給你,我自己開第三塊地自己種,就不受制於人。
胡偉武有一些“沖動”,他說,“中國這麼大一個國傢,怎麼能沒有自己的CPU芯片呢?”2001年初,在中科院計算所的支持下,33歲的胡偉武帶頭組建課題組,開始自主CPU芯片的研制。
2002年8月10日凌晨,中科院計算所北樓105房間掌聲雷動,安裝“龍芯1號”CPU芯片的計算機順利啟動,“龍芯1號”成為我國首款自主研發的CPU芯片,一定程度上打破中國隻能依賴進口CPU芯片的僵局。
談及為什麼堅持要做中國“芯”,胡偉武回答說:“傳到我這一代。”
胡偉武回憶說,快八十歲的黃令儀老師,一天到晚拖著鼠標,盯著屏幕查電路。他勸告黃老師:“給年輕人把把關就行,別親自幹。”黃老師脫口而出:“我這輩子最大的心願是匍匐在地擦幹祖國身上的恥辱。”
胡偉武告訴記者,他的導師夏培肅曾多次對他講:“這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搞好中國的計算機事業,我們這代人沒搞好,你要搞得比我好。”前輩的重望和理念,深深地影響胡偉武。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
自動播放
放棄編制,辭職下海
讓龍芯銷售額從虧損走向盈利
從2001年到2010年,龍芯研發經費投入超過4億元,在一些領域取得突破,總體成果卻並不顯著。作為帶頭人,胡偉武開始受到社會的質疑。“大傢對龍芯怒其不爭,我這麼支持你,但你為什麼還不能跟英特爾競爭?”
就在胡偉武舉步維艱的時候,一些國外公司主動找到他,表達“合作”的意向,提出給予授權或合資辦企業,但胡偉武拒絕。
“其實它們就是四個字——繳槍不殺。你要人傢技術,就會喪失你的研發能力,如果中斷自主研發過程,你就隻能跟著它,它給你什麼,你要什麼,很受牽制。”
之後,龍芯開始市場化運作,對龍芯處理器研發成果進行產業化。龍芯團隊放棄原有事業編制,從中科院計算所辭職下海。胡偉武承諾,從此以後不評獎,不評職稱,放棄院士申報,他說:“中國不缺院士,缺的是像英特爾這樣的企業。”
2015年,通過調整產品定位,龍芯銷售額過億元,從虧損走向盈利。
自主創新指令系統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2018年,國內的芯片業遭到西方某些國傢的刻意打壓,龍芯遇到麻煩。當時國內芯片業普遍的做法是通過授權使用國外成熟的指令系統,一些西方國傢以此為要挾。這讓胡偉武重新思考,龍芯要不要重新創立自己的指令系統。
可是,一個企業換指令系統風險是很大的,對龍芯這樣的企業有可能是顛覆性的,胡偉武說這相當於“把地基都拔。”
“有半年時間茶不思、飯不想,後來突然想到這句話‘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面對這樣的局勢,胡偉武開始“反擊”。2019年底,龍芯開始研發自己的指令系 統“龍架構”。如今,基於“龍架構”所創建的龍芯信息生態體系已經初具規模,在國內的應用越來越廣。
談及人們對龍芯的評價,胡偉武說,“希望人們買龍芯不是因為支持自主,而是基於它性價比的考慮。另外,人們提到龍芯、提到這幫人時,覺得他們還是做實事的,說到能做到,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