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消息,昔日並肩作戰,今日法院相見!
OpenAI的發起人之一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向舊金山高等法院提起訴訟,以違反合同為由起訴OpenAI及其CEO薩姆·奧特曼(Sam Altman)。
馬斯克在訴訟中表示,奧特曼和OpenAI違背這傢AI研究公司成立時達成的一項協議——開發技術造福人類,而非為利潤。OpenAI最近與科技巨頭微軟的合作關系,嚴重損害它致力於公共、開源的AGI的初衷。
馬斯克認為,2023年3月發佈的ChatGPT,標志著與OpenAI原則的重大背離。GPT-4是一個閉源模型,這違反開源精神,此舉是出於商業目的,而非人類利益。
馬斯克在訴訟中寫道:OpenAI已經轉變為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微軟的事實上的閉源子公司。在其新董事會的領導下,它不僅正在開發、而且實際上正在完善AGI,以實現微軟利潤最大化,而非為人類的利益。
馬斯克對OpenAI提出包括違約、違反信托義務和不公平商業行為在內的指控,並要求該公司恢復開源。
馬斯克還在訴訟中提到2023年OpenAI的“政變”風波。馬斯克稱,奧特曼的短暫離職促使微軟介入,並迫使試圖罷免他的董事會成員辭職,OpenAI目前的董事會成員不再是支持和解該技術的科學傢和研究人員。
“政變”改組董事會
美國時間去年11月17日周五,OpenAI在官網發佈一篇博文,聲明OpenAI創始人兼CEO 山姆·奧特曼遭公司董事會罷免,公司首席技術官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被任命為臨時CEO。
這場突如其來的人事變動曾震驚整個科技行業。而該事件的最終處理也改變OpenAI的董事會結構。
OpenAI是由馬斯克、美國創業孵化器Y Combinator總裁Sam Altman、全球在線支付平臺PayPal聯合創始人彼得·蒂爾等矽谷科技大亨於2015年12月11日創立的非營利性組織。
2019年,因為持續燒錢導致經營困難,OpenAI從非營利組織轉變為“利潤上限(capped-profit)”模式,以方便繼續籌集資金。此後,OpenAI分為兩個組成部分,由OpenAI非營利性組織和營利性子公司OpenAI Global LLC組成。其中,非營利組織對其營利性子公司 OpenAI Global 擁有完全控制權。
當時OpenAI董事會成員則包括首席科學傢伊爾亞·蘇茨克維(Ilya Sutskever)、Quora首席執行官亞當·迪安傑羅(Adam D’Angelo)、技術企業傢塔莎·麥考利(TashaMcCauley)、喬治城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的海倫·托納(Helen Toner)。
也是在2019年,OpenAI獲得微軟10億美元投資。馬斯克當時還對此大為憤慨,在X(原推特)上發文表示這和自己的經營理念不合,憤而退出OpenAI創始人團隊。
而去年發生的OpenAI的“政變”事件,正是OpenAI非營利組織的董事們決定解雇奧特曼,並將他逐出董事會。
後來在微軟等投資人的支持下,奧特曼回歸OpenAI擔任首席執行官,並組建由前Facebook首席技術官、Salesforce聯席首席執行官佈萊特·泰勒(Bret Taylor)、經濟學傢拉裡·薩默斯(Larry Summers) 和前董事之一亞當·迪安傑羅(Adam D’Angelo)組成的新初始董事會。
今年1月,微軟副總裁迪·坦普爾頓(Dee Templeton)作為一名無投票權的觀察員加入OpenAI的新董事會。坦普爾頓能夠代表微軟參加OpenAI的董事會會議並獲取關鍵信息,但在OpenAI的選舉或選擇董事等事項上不具備投票權。
搭上OpenAI東風 微軟成全球市值最高企業
截至目前,微軟已經向OpenAI總共投資130億美元,微軟和OpenAI在多個領域進行技術合作。
自ChatGPT面世後,人們對AGI的熱情高漲。
OpenAI的GPT模型在微軟的產品中得到廣泛應用,例如Office 365、Azure、Teams和Bing等。
在微軟2月初披露的最新財報中,2024財年Q2,微軟營收同比增長18%至620.2億美元,高於華爾街預期的611.2億美元;其凈利潤為218.7億美元,同比增長33%。
微軟旗下有三大業務板塊,分別是生產力和企業流程業務(包括Office生產力軟件、LinkedIn和Dynamics)、智能雲業務(包括Azure雲基礎設施、SQL Server、Windows Server、Nuance、GitHub和企業服務)、個人計算業務(包括Windows、Surface、Bing和Xbox)。
2024財年Q2,微軟智能雲業務收入258.8億美元,同比增長20%,生產力和業務流程部門收入192.5億美元,個人計算業務收入168.9億美元,同比增長約19%。
在該財季,微軟在Azure運營中就增加對OpenAI最新模型的支持,包括GPT-4 Turbo、GPT-4 with Vision、DALL-E3等,2024財年Q2,微軟來自Azure和其他雲服務的收入增長30%。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微軟首席財務官艾米·胡德(Amy Hood)表示,AI為Azure雲貢獻6個百分點的增長,這一數字較上一季度3個百分點翻倍,其中絕大部分增量都來自於OpenAI在Azure雲上的推理調用。
伴隨微軟財報的高於預期表現,截至美國時間 2月9日收盤,微軟的市值達到3.12萬億美元(約 22.5 萬億元人民幣),打破蘋果去年創造的紀錄,成為市值最高企業,也為全球唯二的市值過3萬億美元的企業。
2023年6月30日,蘋果市值曾達到3.05萬億美元,成為全球首傢市值突破3萬億美元的公司。
美東時間2月29日收盤,微軟市值3.07萬億美元,穩定維持在3萬億美元以上。
相比之下,特斯拉股價今年連續遭遇市場重錘,最高一天內跌去12.13%,自年初至2月末以來已下跌近23%,市值蒸發近2000億美元。
當然,OpenAI面臨的訴訟遠不止有馬斯克。
去年12月,《紐約時報》以侵犯版權為由起訴OpenAI和微軟,指控這兩傢公司未經許可使用其數百萬篇文章以訓練AI模型,應為“非法復制和使用《紐約時報》獨特且有價值的作品”和與之相關的“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法定和實際損失”負責。
剛剛過去的2月28日,美國數字新聞媒體The Intercept、Raw Story和AlterNet也對OpenAI提起版權侵權訴訟。
在AIGC大行其道的前夜,也許還有很多法律、倫理問題需要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