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沸揚揚的陳春花與華為事件終於迎來雙方的回應。7月6日,華為發佈辟謠聲明“華為與陳春花教授無任何關系”。之後,陳春花也在第一時間做出澄清,表明並無“蹭熱度”的意思。長期以來,圍繞知名企業的謠諑紛紜,在這場鬧劇背後,究竟誰在渾水摸魚?
故事的溯源
卷入輿論旋渦的陳春花並非無名之輩。公開資料顯示,她現任北京大學國傢發展研究院BiMBA商學院院長、北京大學王寬誠講席教授、知室聯合創始人、新華都商學院理事會理事長、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客座教授等多個重要職務。
從陳春花的履歷來看,工商管理是她求學、工作歷程中的重要內容。事實上,她在這方面也著作頗豐,部分著作受收到讀者好評。北京商報記者搜索豆瓣等平臺看到,陳春花著作《管理的常識》評分8.4、《我讀管理經典》評分8.0、《經營的本質》評分7.8。
實際上,華為與陳春花的糾葛,可以追溯到數年前。2017年1月17日,陳春花在其微信公眾號“春暖花開”上發文,記錄2016年底田濤、陳春花、姚洋等人與任正非見面交流的情況,文章提及任正非提前等候大傢、轉場時任正非駕車送大傢,稱被感動。
同年,某自媒體賬號將上述內容演繹誇大,發文《她的商界影響力媲美孫亞芳,遠超孟晚舟,任正非親自為她開車》,文末還顯示贈送陳春花《經營的本質》和《管理的本質》詳細筆記。後又被自媒體進一步演繹誇大,諸如“華為軍師陳春花”“華為海軍司令陳春花”“任正非不顧華為高管的反對,堅持自己駕車接北大女教授陳春花”“任正非親自開車接陳春花,卻遭對方直言:你的企業馬上面臨虧損”等,類似信息已發現1萬多篇,還在被反復炒作。
然而謠言並不會到此為止。隨著炒作進一步升級,陳春花與華為的“捆綁”越來越緊,網絡上相繼出現“陳春花是華為第二大腦”“陳春花是華為幕後軍師”“任正非聘請陳春花當顧問”“任正非聽得熱淚盈眶,他把每句話詳細記錄在冊並奉為珍寶,按照陳春花的建議,大刀闊斧進行一系列整改”“聽陳春花3點建議,任正非放下身段向離職員工道歉”“72歲的任正非請來一位北大女教授為17萬員工演講”等內容。
雙方的回應
華為在向北京商報記者提供的辟謠聲明中表示:“近期網絡上有1萬多篇誇大、演繹陳春花教授對華為的解讀、評論,反復炒作,基本為不實信息,我們收到不少問詢,所以正式聲明:‘華為與陳春花教授無任何關系。’”
在華為聲明發佈後,陳春花也做出強勢回應:“近期網絡上有逾萬篇誇大、演繹我對華為的解讀、評論,基本為不實信息。正式聲明:1、這些文章不是我寫的。2、華為僅為我的學術研究案例之一。3、我將聘請律師就此類侵權行為追究責任。”
從措辭方面來看,陳春花的回應與華為方面的聲明較為接近,陳春花教與華為均稱網傳的逾萬篇相關文章基本為不實信息,華為方面向北京商報記者提供的聲明中還提到,“華為不解她,她也不可能解華為”。陳春花則表示,“華為僅為我的學術研究案例之一”。
從評論來看,網絡用戶也並非一邊倒,表達疑慮的言論獲得更多的關註和點贊。北京商報記者瀏覽微博、知乎等平臺上發現,有網友寫到“這波操作真服,兩者根本沒關系”“我錯過什麼,等一個官方信息”等評論。
那麼未來雙方對此是否還有進一步的溝通可能?華為方面表示以辟謠聲明為準。北京商報記者則在陳春花的知乎賬號上留言采訪,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誰在渾水摸魚
一番喧囂擾攘過後,究竟是誰受害,誰又在獲利?業內人士認為,此次炒作對華為和陳春花都造成傷害,而躲在背後炒作的某些自媒體、培訓機構卻能夠渾水摸魚。
超11萬粉絲的微博大V牛華勇評論稱,炒作的始作俑者可能是社會上搞培訓班的機構,借著陳春花的名字炒作,忽悠不明真相的企業傢報班,“陳春花老師都不一定知道”。
有著887萬粉絲的大V鍋蓋頭司令則認為,這場糾紛的主要原因,是許多自媒體不負責任地演繹誇大,流傳越來越廣,導致當事人不得不出面回應。
產業觀察傢洪仕斌對北京商報記者直言,華為和陳春花都分別在企業、經濟學界是標桿,本身已經極具知名度,不會有哪一方主動“蹭熱度”或者“碰瓷”,或者說雙方都是被“碰瓷”的受害者。選擇上華為和陳春花,也是造謠者的心機所在,因為雙方在現實中不可能沒有交集,這就給謠言發揮的空間,將普通的交往或者常規的合作上升到一種親密無間的關系,以此來引人關註。
另有業內觀點指出,網絡上的相關謠言實際上十分低劣、粗制濫造,比如聽陳春花3條建議,華為便會有什麼大動作等。一傢成規模的企業,其決策往往慎之又慎,需要考慮到多方的協同合作,即便是管理者也不能隨心所欲、任意妄為。這些謠言的特點就是把一個復雜問題簡單化、戲劇化,一方面迎合網絡傳播淺顯、碎片化的趨勢;另一方面,若有人以此構造騙局,這也是篩選對象的手段。
洪仕斌還談到,知名企業和人物,難免被別有用心的人“蹭熱度”,這次事件是以吹捧為主,實際上,許多時候雙方互懟也能嘩眾取寵,博人關註。其實在遇到這樣的問題時,企業或個人並不需要急於回應,正所謂見怪不怪,其怪自敗,做好自己的事業,謠言多次“碰瓷”無果,自會煙消雲散。
北京商報記者 金朝力 王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