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類型測試“MBTI”最近在韓國年輕一代中掀起熱潮。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3日報道稱,無論在戀愛、職場還是其他場景,韓國年輕人都喜歡用這個測試,且存在過度依賴傾向。不過專傢提醒,過度使用缺乏科學根據的性格測試並不可取。
MBTI全稱“邁爾斯-佈裡格斯類型指標”,是20世紀40年代美國作傢伊莎貝爾·佈裡格斯·邁爾斯及其母親編制的一種人格測試模型。CNN稱,韓國MZ世代(大致指“80後”至“00後”)積極使用它尋找約會對象,因為用傳統方法來解對方更浪費時間,不具實用性。
韓國《中央日報》一篇分析文章將MBTI比作21世紀的“看卦”。文章稱,不僅是休閑場景,MBTI在韓國招聘市場中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擴大。在招聘網站上,不難找到“特定類型不能報名”“ MBTI結果必須提交”等內容。最近,韓國某銀行還因要求求職者介紹自己的MBTI類型及優缺點,並以此為基礎填寫適合業務而引發爭議。
文章稱,對於MZ一代來說,MBTI是像名字、性別、年齡一樣重要的自我介紹手段。有民調顯示,約81%的18-29歲受訪者以及約57%的31-40歲受訪者表示非常清楚MBTI是什麼,認為性格和MBTI結果一致的受訪者達到83%。此外,越是年輕就越相信MBTI。
約80年前編制的性格測試為什麼會在韓國社會流行?《中央日報》認為,這是疫情引發的“非接觸文化”的擴散和主要通過網絡溝通的MZ一代特性相吻合的結果。想知道我是誰、和誰合得來的自我探索熱潮並不是新近出現的現象。但隨著時間推移,與星座、血型等和性格無關的分類相比,看起來更科學的MBTI受到關註。
CNN還稱,除疫情外,韓國年輕人面臨的多重壓力也是他們逐漸沉迷於MBTI的原因。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上升的失業率、飛漲的房價以及“有毒的”職場文化,這些都令韓國年輕人心懷不滿且對未來持悲觀態度。在這種情況下,MBTI令其更容易找到與自己相同的人群,從而獲得歸屬感。
不過文章提醒,MBTI測試本身的可信度不高,而且僅憑特定測試結果來判斷一個人的方法不可取。學術界一直有批評聲音認為,編制該測試的邁爾斯母女沒有接受過正式的心理學教育,MBTI測試結果也不具備一貫性和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