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27日消息,短視頻應用TikTok等中國應用在美國的流行引發美國媒體的思考,他們想知道“為何中國應用深受美國年輕人的喜愛?”美媒指出,除關鍵的算法技術外,中國科技業的“繡花”精神和內部“賽馬”競爭讓產品變得越來越好。
以下美媒的分析:
今年3月,在美國前五大熱門應用中,有四個是在中國開發的。算法經常被認為是他們的秘密武器。但是,一個經常被忽視的方面是,中國公司在國內為爭奪用戶展開的激烈競爭幫助他們在與西方對手的較量中占據上風。
就像幾十年前中國崛起成為制造業主導力量的過程一樣,中國科技公司利用龐大的人才儲備,不斷微調著產品功能。在中國科技行業,這種不遺餘力追求更好的行為甚至有一個專門的詞匯,叫“繡花”。
“每個人都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手藝,一針一針的。”風險投資人范路表示,他投資TikTok的前身Musical.ly。
市場分析公司Sensor Tower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的前三周,剛上線7個月的Temu(拼多多海外版)成為美國應用商店下載量最高的應用。緊隨其後的是TikTok的視頻編輯應用CapCut和TikTok本身。快時尚零售商Shein排名第四。第五名才是Facebook,它是前五名中唯一的一款非中國應用。
中國應用占據美國應用排行榜前四
從一個例子就可以看出,美國消費者是如何沉浸在中國公司創造的應用生態系統中的。在#Temu好物分享或#Shein好物分享的標簽下,Z世代的購物者開始在TikTok視頻中展示他們瘋狂購物的成果,並配以“TEMU上賣50美元的商品,到處是”的字幕說明。
人才儲備
這些應用出自年輕一代科技企業傢創立的公司。隨著國內市場趨於飽和,這些企業傢正在尋求全球擴張。他們得到中國龐大的科技人才儲備的支持:雖然Temu是一傢購物網站,但其一半以上的員工都是專註於讓人們滑動手機購物的工程師。
投資者、工程師和分析師指出,中國互聯網公司的組織效率被它們的美國競爭對手忽視。中國公司斥巨資在美國推廣他們的應用,利用中國的10億互聯網用戶在國內測試用戶偏好,並優化他們的人工智能模型,然後將技術出口到海外。
“在需要不斷迭代產品以滿足用戶需求的市場,他們做得十分出色。”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前高級首席工程師郭宇表示,他曾在2014年至2020年在該公司工作。
但是,這些應用的流行也讓他們在美國遇到監管麻煩,尤其是TikTok。美國政府已經以國傢安全擔憂為由,要求字節跳動出售TikTok股份,否則可能會封禁TikTok。上周四,TikTok CEO周受資在美國國會作證,遭到充滿敵意地提問。不過,Shein和Temu都在試圖避開遭遇TikTok那樣的審查。2021年,Shein將母公司從香港註冊公司變更為新加坡註冊實體。Temu總部設在波士頓,通過特拉華州的一傢公司經營其美國業務。
Shein的供應鏈紮根於中國廣東省。根據Sensor Tower的數據,Shein直到最近一直是美國排名第一的購物應用。但是,Temu在去年假日購物季前登陸美國,第四季度的下載量達到1300萬次,是Shein的兩倍多。與Shein一樣,Temu將美國求購便宜貨的買傢與中國制造商聯系起來,通過去除中間商提供更低的價格。
“賽馬”機制
這些公司使用數據來推動每一個決策。字節跳動前工程師稱,字節跳動在執行業內稱為“賽馬”的機制方面是最積極的公司之一。“賽馬”機制指的是企業同時指派多個團隊去開發相同的產品或功能,但略有不同。他們說,一旦公司明確哪個版本表現更好,獲勝的團隊就會獲得更多資源,而其他版本則會被取消。
“人們有時會說公司無情,因為沒有人能夠從頭到尾地完全控制產品設計。”郭宇稱。
字節跳動的產品經理和工程師還表示,該公司有標準化的協議、系統和詳細的指標來評估用戶的喜好,這有助於他們在幾天內推出新的更新。例如,字節跳動的現任和前任員工說,TikTok標志性的單列滾動是在創建幾個用戶界面之後確定的設計,其他界面包括類似Instagram探索標簽的兩列版本。
在這不斷的測試、迭代和調查用戶反饋的背後,是科技員工的長時間工作。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表現和產出,額外獲得幾個月的獎金。Temu的母公司拼多多尤其以工作時間長而出名。拼多多表示,其2022年的研發投資較上年同期增長15%,其中大部分用於吸引人才。
2017年至2020年,拼多多的季度銷售和營銷費用經常超過其營收。在此期間,拼多多上的活躍買傢從2.448億人增長兩倍多,達到7.884億人。該公司主要靠廣告賺錢,在2021年第二季度上市後首次扭虧為盈。
與拼多多和Shein一樣,Temu也大方地為下載其應用的用戶發放優惠券和其他獎勵,希望用戶在社交網絡中談論他們的應用。Temu的營銷活動試圖通過幾乎所有渠道接觸潛在買傢,從Facebook橫幅廣告到定向電子郵件。今年2月,Temu播出第一個超級碗廣告。
業內人士說,在中國,主導廣告的努力是贏得客戶的標準做法。“當中國公司看到機會時,他們比美國同行更願意在更早的階段和更大的規模購買流量。”曾在阿裡巴巴工作的中國科技分析師楊方曦表示。
不過,中國企業進行國際擴張的嘗試並不總是能夠取得巨大成功。例如,阿裡巴巴旗下國際在線市場全球速賣通已推出13年,但在美國還遠不是一個傢喻戶曉的名字。字節跳動試圖向海外推廣的第一款產品是新聞聚合器TopBuzz,但以失敗告終。該公司後來結束這項業務。
對於Temu來說,目前的高速增長並不總是伴隨著喝彩,它還引發消費者對延遲發貨和產品質量差的投訴。
但是目前,Temu上售價不到2美元的有線耳機或狗繩吸引對通脹感到厭倦的美國人的註意力。
“2008年的金融危機促使中國制造商在亞馬遜上銷售產品,”風險投資人范路說,“現在是Temu大放異彩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