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第一傢數藏平臺倒在初秋。8月16日上午,騰訊旗下的數字藏品平臺“幻核”發佈公告稱,自當日起,幻核將停止數字藏品發行,所有通過其平臺購買數字藏品的用戶,皆可自行選擇繼續持有或發起退款申請。
來源:IT時報
作者/崔鵬志
編輯/挨踢妹
《IT時報》記者獲悉,公告發出後,幻核數字藏品的一些IP版權合作方尚未收到處理辦法。
成立於2021年8月的騰訊幻核是國內首傢數字藏品平臺,隨後數月,建立數字藏品平臺成為風潮,阿裡、百度、京東、B站、小紅書等新老大廠紛紛入局。
數字藏品源於國外的NFT(非同質化通證)概念,區別於建立在區塊鏈公鏈的後者,數字藏品往往基於國內聯盟鏈,在可控的環境下保留作為數字資產的相關特性。但一段時間以來,由於炒作不斷,也被人稱做“擊鼓傳花”的泡沫遊戲。
幻核倒在初秋,或許正預示著數字藏品“野蠻生長期”的結束。
幻核拿走70%銷售額
事實上,幻核關停業務的消息並不是“新鮮事”。
7月20日,媒體便曾報道,騰訊內部人士透露,公司正計劃在當周裁撤“幻核”業務,該消息已傳達至幻核方面工作人員。隨後,騰訊方面向媒體回應稱,運營一切照舊,正籌備App新版本,因此新藏品發售將延後。
《IT時報》記者看到,在幻核App上,最新一款數字藏品“郎世寧的中國印跡《枝從鳥棲》”曾在7月08日限時發售,此後再無新藏品展出。據媒體報道,一個月以來,幻核用戶紛紛建起“幻核維權群”。黑貓投訴【投訴入口】上,7月份關於幻核的投訴集中在“退款”上。
或許,在逐漸無望的幻核用戶面前,騰訊的退場算得上“體面”。
幻核用戶薑嵐(化名)告訴《IT時報》記者,他在幻核上購買何香凝《獅》與董其昌《山水冊》兩份數字藏品,共花費236元,今天都已申請退款。
“本以為幻核的藏品會轉讓到其他平臺。”薑嵐表示,此前曾聽到一些小道消息,現在看來真實性存疑。
關於幻核的去向,一個月間流言不斷。
波場幣創始人孫宇晨便曾在推特高調發聲“蹭熱度”,希望收購幻核。而在百度的“幻核”吧中,不時便能見到一則傳聞,例如:“藏品將遷移至一傢海南區塊鏈技術服務公司的新App”。
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告中,騰訊聲明此次舉措是“基於公司聚焦核心戰略的考量”。
7月2日,騰訊新聞App同樣宣佈關閉數字藏品售賣服務。5月,原騰訊新聞負責人王詩沐調任PCG社交平臺與應用線,負責幻核等創新業務。而如今,幻核或許同樣遭到騰訊“降本增效”。
當用戶懸著的心安定下來,另一批人還在等待消息。
記者得知,一些曾經同幻核合作發行數字藏品的IP版權企業,目前仍未收到幻核方面給出的處理辦法,同樣“心情慌張”,不知道是否會受到波及。消息人士透露,幻核同發行方合作方式走的是“純提成”模式,幻核收取總數字藏品銷售額的70%作為費用。
據《IT時報》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幻核共發行43款數字藏品,其中不乏《十三邀》《非人哉》等知名IP,而由於大廠背景及IP影響力,幻核上的藏品大多單價不低,在100元以上相當常見。
這似乎意味著,盡管在用戶面前的退出動作“體面”,騰訊仍將面對與IP版權方的結算以及其他善後工作。
僅有一次的“逃跑機會”
作為數字藏品平臺,幻核獨一無二的特點是無法“轉贈”。
基於國傢對虛擬貨幣挖礦、交易炒作風險的態度,國內數字藏品領域“炒作交易”同樣被視為紅線,藏品的流通的行為隻能通過“轉贈”。
應對政策風向,各大平臺均設置“轉贈期”,即用戶在持有一件數字藏品一定期限後,方可轉贈給其他用戶。而當“鯨探”等數字藏品平臺們紛紛開放“轉贈”和“轉贈期”時,幻核自始至終沒有開放轉贈、交易功能。
“跑不”,對於希望通過炒作數字藏品獲利的玩傢在幻核的遭遇,薑嵐這樣評價。在幻核購買數字藏品之前,他也是一個NFT玩傢,在國外NFT交易平臺Opensea擁有數款藏品,同時還參與過國內早期數字藏品。
“剛開始賺到錢的玩傢,奔走在各個數藏平臺,關鍵在於‘跑得快’,換手迅速。”他總結道,但是上述操作方式在幻核毫無意義——留下來的玩傢們,寄希望於幻核開放轉讓市場,假如被其他平臺吞並,早期絕版藏品就“有很大變現空間”。
《IT時報》記者關註到,盡管騰訊在公告中給出退款通道,但也同時提到,數字藏品用戶可繼續持有,且查詢、展示、下載、分享、藏品哈希值、詳細信息及體驗等行為不受影響。
但或許更多人早已放棄等待。今年6月,幻核發行的數字藏品發生滯銷現象,例如《弘一法師書法格言屏數字臻品》《十竹齋畫譜》兩款藏品分別滯銷20245件和8206件,後續也有數款藏品未售罄。
“幻核吧”中,一些玩傢仍不死心:“總共花460元買藏品,不想退,沒準還有機會。”但更多吧友們放棄這些並不現實的幻想,正在奔走相告“快去退款”。
畢竟,對於這些“跑不”的幻核玩傢來說,這已是目前為止唯一的“逃跑機會”。
數字藏品,前途未卜
顯然,國內數字藏品之路仍未完善。
在幻核平臺的《服務協議》中,騰訊提到“可能會根據需要更新或調整本軟件和本服務的內容,甚至中止、終止向您提供全部或部分服務”,而上述行為不視為違約,用戶無權要求騰訊承擔責任。
在裁撤消息傳出後,這些條款曾被視為“跑路”的可能性依據,但實際上卻反映出另一個事實:作為互聯網大廠的騰訊做數字藏品,仍是摸著石頭過河,無法預測未來之路。
今年7月1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發佈《上海市數字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其中提及“適用龍頭企業探尋NFT(非同質化貨幣)平臺交易建設,研究促進NFT等財產智能化、數字IP全球化流通、數據確權維護等相關商圈在上海先行先試”,這被視為政府規劃在數字藏品交易平臺建設上的首次發聲。
但在此前的4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證券業協會聯合發佈《關於防范NFT相關金融風險的倡議》,提出堅決遏制NFT金融化、證券化傾向,從嚴防范非法金融活動風險。
如何平衡好流通性與炒作風險,是國內數字藏品平臺和國內監管共同面對的難題。《IT時報》記者註意到,關於幻核停止發行的原因,業內也在傳聞或與監管有關。
“大廠在跑步離場。”一位Web3.0領域相關人士向《IT時報》記者推測,“但也有消息說,‘國傢隊’準備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