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數字經濟成為最強風口之一,在“萬物皆可數字藏品”的驅動下,國內數字藏品平臺的數量持續攀升。據北京青年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此類平臺已超500傢,除互聯網大廠之外,眾多國資背景的企業和上市公司也進軍數字藏品領域。數字藏品的每日發行額,也從今年1月初日均百萬元提升到上千萬元,增長超10倍。
作為數字經濟的一個領域,數字藏品受到廣泛的歡迎。特別是受疫情影響的文旅產業,已是發行數字藏品的一支主力軍,成為博物館、旅遊產業的一個重要收入來源。據數據領域研究平臺頭豹研究院測算,2026年我國數字藏品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00億元。不過,北青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數字藏品領域也存在著種種亂象。
亂象一
數字藏品平臺泛濫
大部分以賺快錢為主
7月15日,北青報記者通過百度找到一傢“數字藏品”搭建平臺。該平臺業務員稱,隻要3萬元就可以搭建一個H5網頁的數字藏品平臺,3天左右就能交付。由國內知名的聯盟鏈提供上鏈服務。如果要做一個數字藏品發行的App需要多少錢呢?該業務員表示,需要做App的話價格在15萬元左右,App的功能將更加齊全,包括合成、轉增、二級、盲盒等功能。如果需要維護,一年需另外交2萬元的維護費用。從業務員提供的案例App來看,一般數字藏品平臺具有在售藏品、寄售市場、公告區、客服等,板塊均齊全。
據業務員介紹,他們不僅提供數字藏品平臺的搭建服務,還可以提供數字藏品IP服務。“我們多年耕耘文化藝術領域,與很多博物館、藝術機構都有合作。”
對於搭建數字藏品平臺是否需要資質,該業務員表示,客戶可以以既有公司為主體來搭建平臺,也可以新註冊一個公司,不涉及資質問題。“如果發行的數字藏品需要跟以往業務結合進行賦能就選擇既有公司,但目前多數客戶都是選擇新註冊一個公司來運作。”
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元宇宙產業委員會執行主任於佳寧表示,數字藏品行業的成本並不算高,成本普遍來自於藏品設計創作、平臺發行費用、IP合作、技術研發、項目運營等。對發行團隊或創作者而言,藏品設計創作和平臺發行費用才是最大的成本。
據一位數字藏品平臺負責人介紹:“現在大部分的小臺子就是以賺快錢為主,很少去搞大IP,大部分小平臺都是選一些不知名的或者沒有版權的作品,他們主要把錢用在拉新和引流方向。”
亂象二
藏品“虛假宣傳”
限量500份卻發放825份
7月13日,數字藏品玩傢“晴明”拼手速搶到一傢數字藏品平臺發行的“好看城市嘉年華”,該藏品標註限量500份。搶到之後,“晴明”在有著數百人的共識群裡曬出藏品,群友們也如此。但曬著曬著,群友們發現這麼難搶的一個藏品,竟然大多數群友都搶到,熱心的群友開始統計大傢曬出的藏品,發現光群裡的藏友手裡的藏品就接近500個。這個統計結果立即在群裡炸開鍋。“晴明”和群友們認為,發行方涉嫌商業欺騙。他們紛紛向12315和消費者協會反映,要求發行方公佈這次數字藏品確切的發行量並對消費者進行賠償。
“晴明”對北青報記者說:“這個事情非常惡劣,數字藏品的價值跟發行量成正比。大傢都沖著限量500份去的,結果平臺無限發,群友們稱之為713割韭菜事件。我前一天才加入的數字藏品共識群,群名也改成數字藏品維權群。”
在群友們的努力下,7月14日,“好看城市嘉年華”發行方承認信息標示錯誤,當天總共發放825份藏品,平臺向購買用戶道歉並予以補償或退款。同時,發行方還承諾對藏友們投訴的另外幾款與“宣傳資料”名不符實的藏品進行補償。
亂象三
仿股市莊傢手法
爆炒後價格一夜暴跌90%
今年以來,多個數字藏品平臺產品交易價格出現暴漲暴跌現象。5月份,一些平臺的數字藏品價格出現大幅下跌,部分藏品短期內跌幅超過50%,甚至出現某數字平臺一夜之間暴跌90%的現象,導致許多參與者被套牢。
曾經在證券行業工作的數字藏傢樓先生對北青報記者表示,曾經A股經常出現的莊傢坐莊手法被數字藏品的一些不法平臺和玩傢利用,他們往往先以低價藏品吸引用戶,然後把這些藏品價格突然抬高制造轟動效應。吸引用戶高價買入,等用戶賣出藏品時,由於沒有人接盤,這些藏品價格便一路下跌,買入的藏傢被套牢。北青報記者解,部分平臺甚至使用技術手段,比如鎖定訂單等方式來幹擾市場交易。
亂象四
質量被吐槽
部分藏品陷版權糾紛
北青報記者從多名數字藏品玩傢中解到,數字藏品的質量也是被吐槽最多的問題之一。一些平臺發行的數字藏品存在低俗、制作粗糙、版權缺失等問題。即使頭部平臺如騰訊幻核、阿裡鯨探也曾被客戶投訴質量問題。
今年6月11日,鯨探聯合西湖景區推出的系列數字藏品因畫面質量模糊遭遇大量玩傢的投訴,最終發行方承諾給部分玩傢退款。6月2日,幻核聯合宜昌市文化和旅遊局發行的一款3D龍舟數字藏品也因光效問題被部分玩傢投訴。
相對大平臺對消費者投訴的積極回應,一些小平臺的玩傢就沒有這麼幸運。張先生在“大禹數藏”花300元購買兩款數字藏品,結果收到的圖片沒有任何交易標識和作品標識,而正規數字藏品都會有唯一標識。他聯系該平臺反映情況,結果平臺把責任推給商傢,而商傢根本聯系不上。據解,該平臺已經在相關部門要求下作出整改,不再提供數字藏品銷售服務。張先生投入的300元算是打水漂兒。
版權缺失也是各平臺數字藏品的一個頑疾。今年5月28日,徐悲鴻美術館發佈聲明指出,其關註到某些數字平臺以徐悲鴻先生的名義為噱頭發售相關數字藏品,這些數字藏品的原始作品有些為假冒作品,有些不能提供完整的溯源證據,有些作品與徐悲鴻先生根本無任何關聯。
對此,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雷國亞在接受北青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數字藏品跟一般的JPG圖片核心的不同在於具有版權方的授權、IP的獨特性以及在區塊鏈上的唯一性。消費者購買數字藏品前應該解作品的版權方是否授權平臺制作數字藏品發行並限量銷售,應審查出售方是否享有著作權,包括著作權登記證書、版權認證機構出具的證明等數字藏品的合法權利證明。“如果你購買的作品沒有版權方的授權,或者甚至沒有上鏈,那你買的不是數字藏品,而是一張JPG。”
分析
數字藏品行業已引起監管部門重視
北青報記者解到,數字藏品行業目前還沒有統一的監管標準和規定,而相關主管部門也並未形成有效監管合力,導致當下部分平臺資質參差不齊、虛假宣傳、損害消費者利益的情況屢見不鮮。
針對數字藏品行業的亂象,數字藏品平臺iBox相關負責人表示,數字藏品作為新興行業,前景廣闊但門檻較低,行業缺乏規范,且藏品質量良莠不齊,很容易因為少數平臺的不合規行為導致行業聲譽受損。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表示,當數字藏品演變為“快銷”式行為,就會衍生出一系列的問題,產生種種亂象,由於目前市場機制還不夠健全,一系列的交易亂象隻會損耗消費者的信心。要強調數字藏品的原創性,可將數字藏品結合知識產權認證,用實際的產品價值以及其衍生出的稀缺性來支撐數字藏品的價格,促進文化市場和商品市場的良性互動。
實際上,數字藏品市場的亂象,已經引起有關監管部門的重視。
今年4月26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等3部門聯合發佈的《關於防范NFT相關金融風險的倡議》,明確提出要杜絕NFT金融化風險。今年4月,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元宇宙產業委員會發佈《關於規范數字藏品產業健康發展的自律要求》,提出抵制無序炒作,引導合理預期,平臺和發行企業應對數字藏品合理定價,避免過高定價,防止出現嚴重泡沫。
6月30日,近30傢機構聯合在京發起《數字藏品行業自律發展倡議》,反對二次交易和炒作、提高準入標準成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共識。據悉,參與各方涵蓋文旅產業專業機構和協會、文化央企、IP機構以及螞蟻、騰訊、百度、京東等互聯網科技公司,是目前行業覆蓋方最廣的自律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