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的兩名職員日前指出,盡管美國批準將比特幣作為資產納入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但比特幣仍然是一種有害的現象,不具備內生價值。歐洲央行的市場基建和支付總監UlrichBindseil和顧問JuergenSchaaf周四在一篇博文中,重申他們長期以來的觀點,即比特幣對社會和環境均構成風險。
“對於比特幣的追隨者來說,正式批準的消息,確認投資比特幣是安全的,隨後的漲勢也證明其勢頭不可阻擋,”兩人寫道。“我們對這兩種說法都不認同,重申比特幣的公允價值仍然為零。”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1月份批準首支美國現貨比特幣ETF。比特幣本身的價格有所攀升,但Bindseil和Schaff稱,漲勢有可能無法維系。
“如果沒有任何的現金流或其他回報,某類資產的公允價值就是零,”他們寫道。“任何脫離經濟基本面的價格都同樣站不住腳——隻是江湖郎中吹得天花亂墜的幻象而已。”
兩位作者提出比特幣表現堅韌的三個理由:“在沒有監督、沒有公允價值的未監管市場中‘價格’遭到的持續操縱,作為‘犯罪貨幣’需求的增長,以及當局判斷和措施方面的缺陷。”
Bindseil和Schaaf觀察後認為,比特幣資產的整體價值最能反映的就是,最終若以悲劇結尾,所產生的影響之大。
“‘市場’價值量化當紙牌屋倒塌時,將會帶來的整體社會損害,”他們寫道。“政府要保持警惕,防止洗錢、網絡犯罪和其他犯罪行為對社會的影響,防止金融教育程度較低的人蒙受經濟損失,以及廣泛的環境損害。而這項工作還沒有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