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作者:任雪蕓,授權站長之傢轉載發佈。
“這個行業不好做”,在上海做人才服務的創業者李木感嘆。
他所感慨的,是一個在社交平臺中被稱為“二手HR”的項目,這個項目的從業者在市場上也被稱為“人力經紀人”或者“私域人力規劃師”等。
不同於李木苦於創業難的感慨,另一位從業者則稱,“這是一個不需要投資就能輕松賺錢的生意。”他將這個職位描述成一個中介,“你是中間人,對接上遊的工廠、人力資源公司、勞務公司等,然後通過平臺和自己私域渠道發出去,幫上遊找到合適的員工。”
在和Tech星球的溝通中,他多次強調“誰都能做”、“有手機就行”,但又多次發問,“你有相關的渠道嗎?”
在小紅書、抖音等平臺上,圍繞這一項目的內容分享貼下面,一些用戶留下“求帶”、“怎麼做”等評論。
而在進入小紅書中的一個“人力經紀人搭子”社群中後,Tech星球發現,連續一周一直有人進入群中,而且都在“求帶”,但群裡一人給出的回應則是,“不免費,你得有本金。”
李木稱,盡管這個行業存在一定招聘“二手HR”的需求,但不能否認的是,亂象叢生之下,一些人正在把這個“職業”變成一條以收割為實的產業鏈。
藍領市場,門檻低到誰都能做HR?
根據領英此前聯合中國人民大學發佈的《中國HR從業者職業發展報告》顯示,在全部HR行業的從業者中,僅有19%的從業者在校時主修HR相關課程。
多位做人力資源相關工作的從業者都向Tech星球表示,並非科班出身,他們有人曾經是程序員、有人是策劃、也有人從事金融行業。
事實上,跨專業入行做HR並非個例,這在以招聘白領為主的市場,也被從業者們視為常態。而在藍領市場,做HR的門檻被進一步降低。
社交平臺上所言的“二手HR”項目,就是聚焦藍領市場。“簡單來說,就是給同城的企業輸送不同工種的一線員工,比如餐飲、快遞、工廠等”,一位從業者告訴Tech星球。
Tech星球在多個藍領招聘平臺搜索“HR”崗位,其崗位展示中,極少會對具備人力資源經驗做出要求,甚至有一些會將“寶媽可做”、“待業者可做”等寫入招聘頁面之中。
上述從業者向Tech星球透露,相比經驗,他更關註有沒有資源。“要麼你能拿到上遊的招聘需求,要麼你能推薦下遊的應聘者。”
可以說,“無門檻”是“二手HR”被一些求職者、創業者追捧的起點,而藍領招聘市場的特性進一步推熱這個項目。
李木告訴Tech星球,白領招聘存在需求高、崗位少的特點,能通過公司直接在平臺招聘的模式解決。但在藍領招聘市場,需求分散,且招聘量更大,“這類的招聘職位集中在人力密集型行業,用工需求比較集中,需要批量交付。”
以一個大型電子廠為例,每天可能都有千人級別的面試和離職需求。李木表示,這樣的招聘量單靠企業自身是很難完成的。
而正是在這樣的需求下,就催生出大量的人力資源外包公司、勞務公司。他們以藍領人群為主,依托大批量招人的用人企業獲利。
當這些公司將企業招聘需求進一步向下分解,那些擁有私域人才流量池的“中間人”就成為關鍵的一環。
一單抽成高達千元,號稱月入輕松過萬
“你安排的員工隻要不離職,你們當地的人力公司會一直給你返傭”,“藍領類人群多,沒有企業不要人,沒有人不求職”,“上手快變現快,崗位多,返傭方式多,操作簡單”,一位自稱做八年二手HR的從業者在加上咨詢者的微信後,第一時間發出這幾段話。
隨後,又緊跟著發來一份文檔,詳細介紹所謂“二手HR”的項目優勢、項目介紹、返費方式、操作流程以及成功案例。
根據其介紹,返傭的方式分為多種,包括按工時、打卡類、日結、月結、就業安置、高端獵頭等。他以打卡類為例解釋,比如客服人員、安保人員、外賣員等都屬於這一類。“打卡的意思是他們打卡滿7天到10天後,你就能拿到返傭,傭金大概在700元至1200元左右,但隻返傭一次。”
在其展示的微信收入截圖,從幾千元至幾萬元不等。與此同時,社交平臺上多個宣傳“二手HR”項目的內容貼子中,“一天耗時兩三個小時,通過一部手機就能實現月入過萬”的標語刺激著求職者、創業者們的眼球。
但是,這些在李木看來,“絕對是美化。”
在他看來,所謂的“二手HR”不過就是一些非法的勞務中介,他們不僅沒有人力資源服務許可等相關資質,還無法提供真實可靠的工作機會。“這些勞務中介通過把人送到工廠且工人面試成功後從中抽成,所謂的抽成可能來自於工人工資的克扣。”
而一位曾經做過勞務中介的從業者告訴Tech星球,很多人都是在找工廠工作的過程中開始從事這個職業的。“相比工廠,做勞務中介看上去更輕松。”起初是通過熟人開單,但隨著周邊資源的消耗,一部分中介就開始尋找下線,由此催生一批又一批的二手HR。
與此同時,他表示,隨著勞務中介群體的擴大和分層,中間的利潤差價也被層層收割。“作為招聘鏈條上的底層,你拿到的抽成一定是最低的。”另一位被二手HR項目吸引入局的從業者王苗則吐槽,隻開過三單,每單的抽成也就200元。
Boss直聘、快手、抖音等招聘平臺已經進入藍領市場,取締中介,讓工人直接與工廠溝通成為這些平臺的共識。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勞務公司的業務逐漸收窄,而在產業鏈下遊的“二手HR們”也陷入無單可開的狀態。
當下李木的人力資源公司逐漸將業務重心轉移到代理記賬、提供薪酬設計、福利管理等方向。而依舊不甘心的王苗則選擇為“招到人”而付費。
“599元,我親自帶你,包教包會”
當被問到“如何做二手HR”時,上述做八年二手HR的從業者給出這樣的回復,“599元,我親自帶你,而且包教包會。”
在他發來一份詳細的教學內容包括:對接當地人力公司話術方式方法,拿到幾乎本地所有企業的崗位跟一手單返傭政策(純線上);對接人力公司合作;本地化暴力引流本地求職者;送人話術,成單話術,對接話術。
“付費就帶你,但不可能在我這裡免費拿資源”,上述從業者在溝通中反復強調,他告訴Tech星球,這些資源都是自己多年的沉淀,方法和方式也是自己總結經驗後得出的。
事實上,在社交平臺中,但凡提及到“二手HR”、“人力經紀人”、“私域人力規劃師”等關鍵詞,背後都隱藏著一個所謂“知識付費”的陷阱。
這個陷阱的目標人群是期待從“二手HR”項目中獲利的人,而挖開這個陷阱的人群則是上一批從“二手HR”項目中失敗的人。“一環扣一環,他們自導自演一個‘殺豬盤’。”
為獲得更多的學員,這些所謂具備多年經驗的從業者在小紅書、抖音等平臺持續宣傳“二手HR”項目,以前輩的身份發佈一些大同小異的經驗帖,利用勸導、PUA的方式吸引到一些學員。
上述號稱“包教包會”的從業者在和Tech星球的溝通中,就試圖多次用PUA式的話術引起關註,類似“你連甲方都不知道,我怎麼教你”、“你這種情況,我帶你要費很多時間”、“你什麼資源都沒有,怎麼做這個行業”......
王苗就是在小紅書的一個人力資源群中被“招募”,出於開拓招聘渠道的目的,她交上600元的學費。“被拉進幾個群,然後給幾個文檔”,她向Tech星球吐槽。
而且據她回憶,在交學費之前,這些人會承諾“一次交費、終身服務。”但實際上,交費之後,卻根本聯系不到人。王苗告訴Tech星球,在她被拉入的幾個群中,的確有一些人在發招聘的需求,但當自己聯系對方時,對方卻表示:這是在招人,不是發佈招聘的任務。
與此同時,王苗發現在她陸續加入的幾個群中,頂著不同頭像的用戶所發出的教學介紹資料基本一致,“大概率都是根據一套模板做的修改”,王苗表示。據她觀察,她此前所在的小紅書副業群中,每天都有幾十個人加入,“我發過一次‘這是騙子’,但很快就被踢出群。”
不過,在近一周Tech星球加入的幾個群中,有些已經被平臺標註上“存在安全隱患,已被解散。”
(備註:文中皆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