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初,數字人民幣App在華為應用市場、蘋果AppStore等渠道正式上架。盡管是處於“試點”狀態,但能看出國傢正在大力推動法定數字貨幣。從上架到現在,時間過一年有餘,在我的身邊仍舊有不少人沒有使用過數字人民幣,還有一些人對此一無所知,前段時間甚至有媒體表示:數字人民幣敗給第三方支付App。
確實,很多媒體在數字人民幣剛推出時,都給出數字人民幣將會替代微信、支付寶的言論。在他們看來,數字人民幣與其他電子銀行支付方式大同小異,兩者之間隻是將錢交給誰的區別。
但當我們刨除掉如SWIFT資金清算、CIPS跨境支付等大環境角度,回過頭來再看數字人民幣的邏輯,它真的是在和第三方支付“掰手腕”嗎?
圖源:來自網絡
其實不然,數字人民幣在設計之初就與其他支付App有著根本上的不同。數字人民幣的設計邏輯,更多是在貼近實體錢包,貼近普通消費者。
數字人民幣到底在解決消費者什麼需求?
在使用數字人民幣之前,我們要先理清兩個概念:
一是數字人民幣不等同於比特幣(BTC)、以太幣(EOS)等加密貨幣。這些加密貨幣場中投機者眾多,幣值波動大,甚至還有些被用於違法用途,這也直接導致加密貨幣市場的不穩定性。而數字人民幣則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擁有國傢背書,有價值特征和法償性。
第二,則是將數字人民幣看做是消費者的“數字錢包”。這裡說的“數字錢包”並非我們常用的微信錢包、支付寶餘額這種所謂貨幣的餘額,而是真正被賦予“法定貨幣”權利的數字貨幣。
當我們試著用看待實體錢包的角度去看待數字人民幣,很多問題就得到不一樣的答案。
一個實體錢包應該滿足什麼樣的使用條件?
第一、應該滿足便捷的取放人民幣;
第二、這個錢包的使用不應受到任何環境、地域的限制;
第三、裡面放的是具有法律效應的人民幣。
在這個邏輯下我們再來體驗數字人民幣,很多看起來復雜的功能就變得簡單許多。
01.數字人民幣應做到:無限降低使用門檻
當我們第一次打開數字人民幣App之後,隻需要用手機號登錄,即可進入數字人民幣使用界面,我們在最右側的“我的”菜單中,點擊開通/添加錢包,即可添加一個錢包賬戶。
圖源:ByArsT
這個錢包賬戶可以進行自定義命名,比如“零花錢”、“私房錢”、“買菜錢”這種,能夠更好的進行區分。
圖源:ByArsT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開通的錢包賬戶,是真實的非實名制四類賬戶,關於賬戶的權限在數字人民幣App中有著較為詳細的介紹。
四類錢包賬戶隻需要手機號即可開通,無需實名驗證,餘額上限為1萬元,單筆支付上限為2000元,已經可以滿足用戶最基礎的錢包需要。
但如果你有大額的存錢需求,就需要實名制開通三類或二類錢包,滿足大額交易的風險把控需求。
圖源:數字人民幣App
乍一看有點復雜,但如果我們將整個數字人民幣App看成一個“大錢包”的話就會簡單許多,每個錢包賬戶我們可以將其看做為錢包的“隔層”,App裡面的錢可以在各個“隔層”中進行流動,來滿足按功能分配的需要,如果手機丟失,還可以通過登錄賬號來將錢包掛失。
02.數字人民幣該做到:更便捷的“存錢與取錢”
如果我們決定要使用這個錢包,那我們應該如何把錢放在錢包當中呢?
在數字人民幣App中,想要存錢在錢包中有兩種方式,第一是將某個“隔層”綁定一張自己的銀行卡進行充值,這一“隔層”會自動升級(綁定銀行卡則意味著實名制)為二類錢包。
圖源:ByArsT
而另一種方式則要更簡單一點,數字人民幣App會自動調取手機中已經安裝的銀行App,如浦發銀行App、建設銀行App這種,根據App中的操作向“隔層”中進行轉賬,這一操作不會將“隔層”升級為二類錢包。
圖源:ByArsT
至於“取款”,就要先綁定一張銀行卡,將“隔層”升級為二類錢包,經過這一次操作之後,以後的“取錢”要方便許多。
(Ps.不同銀行的“隔層”也可以綁定其他銀行的銀行卡)
圖源:ByArsT
除此之外,數字人民幣中的“四類錢包”還可以通過手機號/錢包編號(收款人的錢包ID、類似銀行卡號)實現更簡潔的轉賬操作。
03.數字人民幣要做到:更快速的“花錢與收錢”
由於數字人民幣的本質是數字形態的人民幣,所以一定要滿足便捷的“收錢和花錢”,也就是在這一點上,很多人將其與第三方支付有所混淆。
我們還是類比實體人民幣,從原始社會的以物換物到古時候的貝殼、金銀等一般等價物,再到以紙幣為代表的價值符號,貨幣的一部分功能就是標明物品價值,並且提供交易手段。
第三方支付最大的特點是它充當一個中間商的角色,俗稱“倒爺”或者中介,由中間商來牽線,引導買方和賣方進行交易。
圖源:來自9to5Google
當“倒爺”沒問題,但這個“倒爺”還收費,就讓買賣雙方頗有微詞。
而數字人民幣的交易邏輯就是實體人民幣的交易邏輯,買方和賣方之間直接進行交易,貨幣隻在兩人之間流通,也正是因為如此,數字人民幣的交易不需要手續費。
值得一提的是,數字人民幣的收款和付款操作也非常有意思。
圖源:ByArsT
付款的意思是將錢遞給賣傢,收款則是把錢拿過來,在數字人民幣中就融入這一邏輯:當我們往外(上)滑動,就會出現付款碼,而當我們收錢的時候,向內(下)滑動就會出現收款碼。
我喜歡這個操作。
04.數字人民幣需做到:各種環境條件均可支付
對於傳統第三方支付來說,由於有著中間商的存在,所有的支付都需要全程聯網,這樣“倒爺”們才能跟蹤到每一筆訂單賬戶。
但很多時候商傢的網絡環境復雜,尤其是在菜市場這種人員密集的環境下,沒有網絡的情況頻繁出現導致付款體驗極差。
傳統貨幣由於實體且政府背書的緣故,可以無視任何環境因素,隻需雙方認可貨幣價值即可。數字人民幣延續這一特點,提供無網、無電支付功能。
想要實現無網、無電支付功能,這時候就要提到一個概念,那就是“硬錢包”。如果沒有網絡和電量,那就代表這一實現路徑要完全脫離App的范圍,目前數字人民幣給出的解決辦法有三種:
1)NFC
NFC指的是近場通信技術,可以在不依靠互聯網的前提下,隻需要互相靠近進行數據交換。很多人都用過的NFC公交卡就是這個工作原理。除此之外,目前發佈的大多數手機都已支持超低功耗NFC,在電量耗盡的情況下,也能在一段時間內使用NFC功能,滿足“無電”支付的需求。
圖源:來自網絡
2)SIM卡
這裡我們需要去手機卡配套的營業廳將傳統的SIM卡更換為支持NFC功能的新款SIM卡,這類支持NFC功能的SIM卡可以代替公交卡或銀行卡,進行“無網、無電”支付。
圖源:來自網絡
3)硬錢包卡片
我們可以去銀行櫃臺去辦理一張專用於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的卡片,通過手機將餘額“傳送”到卡片當中,這時這張卡片就成錢包某個“隔層”的主體,交易的過程中隻需要刷卡片即可(使用起來的體驗非常像是傳統的實體公交卡片或香港的八達通)。卡片樣式比較多樣,有些甚至會附帶一個水墨屏,上面會顯示餘額和無網刷取次數等信息(但這個卡片怎麼充電就不得而知)。
圖源:來自網絡
5、數字人民幣可以做到:既滿足現在,也要滿足未來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線上服務已經成為大趨勢,此前這些平臺都依托於第三方支付平臺,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來進行收付款。那麼,傳統實體人民幣無法進行的線上交易,到數字人民幣時代應該怎麼辦呢?
數字人民幣支持開通“錢包快付”功能,這一功能的意義是將數字人民幣錢包能夠推送到各交易平臺當中,比如京東、愛奇藝、滴滴出行等,實現直接使用法定貨幣進行交易,而非通過傳統第三方支付,免去將貨幣轉為數字,再兌換成人民幣的步驟。
圖源:ByArsT
目前已經有100多傢平臺接入到數字人民幣的支付系統當中,但隻能在特定消費渠道中使用(比如京東隻能購買自營商品),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平臺接入其中,並實現全面支持數字人民幣支付。
普通大眾才是數字人民幣的最終用戶
說實話,在數字人民幣剛開始公測的時候,一眾媒體都在普及各種所謂“大國策略”,比如用數字人民幣可以更好的進行統一管理、維護金融系統穩定、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結算,上百傢媒體的內容幾乎都大差不差。
圖源:來自網絡
但歸根結底,普通大眾才是數字人民幣的最終用戶,天天對著老百姓說使用數字人民幣能夠幫助國傢並不能提升數字人民幣的使用率。普通大眾更喜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倒不如讓大傢都解數字人民幣的用處和用法,以及為什麼貼合普通消費者的利益,才是最好的答案。
從一段時間的體驗來看,目前數字人民幣的推進較為緩慢,除宣傳方面不夠用力之外,也與數字人民幣的普及有關。比如:截止目前,仍有很多中老年消費者由於觀念問題,還是很難接受數字化交易,而這也是目前數字人民幣普及的困難所在。在商戶還沒有全面普及數字人民幣收款的前提下,短時間內很難有大的改變。
但好消息是,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平臺正在積極接入數字人民幣結算系統當中,前陣子山東省高速公路就加入數字人民幣支付。
從長遠來看,數字人民幣的優勢相比第三方支付更為明顯,能夠有效防止詐騙、洗錢、具有高防偽性、交易無手續費等等優勢,甚至未來境外交易也有一定的便利。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數字人民幣一定會成為主流的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