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網站2月17日發表報道,關註為何直播帶貨在美國火不起來。報道稱,分析人士說,從元宇宙平臺公司到字節跳動公司,技術巨頭們在突破美國直播電商市場方面面臨挑戰,技術差距和缺乏魅力網紅使企業難以復制在中國流行的直播購物模式。
元宇宙平臺公司本周早些時候宣佈,從3月16日起,它旗下社交媒體平臺Instagram的用戶將無法在直播中為商品貼標簽。該公司旗下的臉書平臺去年10月已經關閉直播購物功能。
隨著直播帶貨趨勢在中國流行,Instagram在2020年8月推出直播購物功能。開設這個功能的另一個原因是新冠疫情期間的封控措施。當時隨著實體店被迫關門,顧客也待在傢裡,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直播購買商品。
報道稱,盡管作出努力,但與中國消費者相比,美國消費者對直播購物的反應仍然不溫不火。在今年7月的一項調查中,近四分之三的中國受訪者說,他們通過直播購物的方式解和購買過商品,而三分之二以上的美國人說,他們從未觀看過直播購物。
總部位於美國邁阿密的“影響者營銷工廠”平臺的聯合創始人亞歷山德羅·博利亞裡說,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有技術方面的,也有行為方式方面的。
他說:“促使中國消費者參與直播購物的原因很多,包括直播間有更多折扣,或者擔心錯過機會等。”相比之下,美國的大多數平臺並沒有大力推廣直播購物,也沒有足夠好的主播。
報道稱,在中國,像李佳琦這樣被稱為“口紅一哥”的主播能用5分鐘賣出上萬支口紅。而中國的大型科技公司,包括字節跳動、阿裡巴巴、京東和拼多多,都在旗下平臺積極推廣直播電子商務。
博利亞裡說,美國公司面臨的另一個挑戰是應用程序方面的技術差距。
他指出,中國消費者習慣使用包含一系列功能的“超級應用”,它使用戶能夠順滑地從觀看產品介紹轉到付款購買界面。但美國的許多社交類應用“在這些流程上不夠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