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喝藿香正氣水15分鐘後昏厥 醫生:7天內都不能吃此類藥物


快科技7月14日消息,夏天天氣高溫,作為解暑神器,不少人習慣性大熱天喝支藿香正氣水避暑,但如果不註意藥物熱性的話,容易引發出其它意外。

據國內媒體報道,近日,福州一男子在用藿香正氣水15分鐘後突然昏厥,被送往醫院救治。

原來,當事人為陳先生,他因為近期發燒、咳嗽等癥狀前往醫院就醫,醫生為其滴掛一瓶頭孢西丁鈉。

回到傢後,陳先生感覺發熱、胸悶,判斷自己出現中暑癥狀,就在藥店購買一支藿香正氣水。

結果15分鐘後,陳先生心慌氣短突然昏厥倒地,送到醫院搶救後,醫生診斷其同時使用頭孢類藥物及含有酒精的藿香正氣水,導致體內出現雙硫侖樣的中毒反應。

醫生介紹,藿香正氣水中酒精含量超40%,在體內遇到頭孢後,會發生雙硫侖樣的中毒反應。

這是因為,就行在體內會分別為變成乙醛,由於頭孢類藥物抑制乙醛脫氫酶的活性,導致乙醛無法繼續降解,因此致使身體中毒。

醫生提醒:服用藿香正氣水後的7天內,都不能服用頭孢類藥物。


相關推薦

2024-07-15

福州一男子因發熱、咳嗽等癥狀去醫院接受頭孢西丁鈉治療後,自行購買並服用藿香正氣水,15分鐘後出現心慌氣短、面部潮紅、心率加快等癥狀,昏厥倒地後被送醫院搶救。經診斷,陳先生因同時使用頭孢類藥物和含有酒精的

2024-07-01

象臺頻頻拉響高溫預警。在這炎炎夏日,不少傢庭選擇將藿香正氣水作為傢中的“防暑良伴”,以應對可能的中暑風險。然而,醫生在此提醒廣大市民,藿香正氣水並非萬能良藥,其真正的用途是針對寒濕型腹瀉的治療。這一傳

2022-08-27

飆升,而在這個背景下居然催生一種神奇的網紅飲料——藿香正氣冰中式。所謂“藿香正氣冰中式”,實際上就是將藿香正氣液加入有冰塊的水中,類似於美式咖啡,隻是將咖啡換成藿香正氣水。因為藿香正氣水能有效緩解中暑

2023-01-07

研究人員領導的研究表明,當病人用藥過量時通知開藥的醫生,對減少阿片類藥物處方有長期的影響。美國致命的過量用藥流行病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案,每年有10萬人因此喪生,並且正在抹去預期壽命增長的成果。但南加州大學

2023-07-08

現在北方這個溫度,還能在戶外旅遊的都是狠人”。7月6日,北京40度高溫下,一個法國人包場”逛長城,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高興。有網友看到這一幕後表示,我笑死,大衛班以這種方式在中國火,雖然看不懂,但大為震

2023-02-26

他吃進嘴裡,孫子現在眼睛失明,我想把我的眼睛給他。醫生介紹,男童腦部受損,經過治療後從昏迷到植物人狀態到如今的微意識,康復恢復有進步。醫生同時提醒,很多老人有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這就可能會導致

2024-08-14

快科技8月13日消息,據媒體報道,杭州34歲的王先生(化名)打羽毛球時突然胸口憋悶、呼吸急促,喝一大口冰飲料後情況更加糟糕。隨後,球友趕緊把他送到附近的衛生服務中心,醫生初步診斷,可能是心肌梗死。救治過程中

2022-12-21

將捐贈藥物寄送至求助的村子。“我們村衛生室就我一個醫生,發熱病人我看不,而且現在也沒有藥開。”12月20日,河南省滎陽市崔廟鎮王宗店村村醫史醫生告訴澎湃科技記者,早在半個月前,感冒退燒藥已經沒貨,“問縣醫

2024-07-18

短時間內大量飲水。隨身攜帶解暑藥: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以緩解中暑癥狀。註意飲食健康:選擇清淡易消化、高維生素、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避免油膩和酗酒。增強防護意識:有慢性疾病的

2024-11-10

,近日,在浙江寧波發生一起令人揪心的意外事件。年輕男子小張(化名)因一時沖動,喝下傢裡留存的百草枯農藥,經過醫生全力搶救,終於在28天後創造奇跡。百草枯,作為一種高毒性除草劑,其成人致死量極低,僅為20%水

2023-04-03

竹筍一年四季都有,而春筍最為鮮美,素有春天菜王”之稱,眼下正是吃春筍的最佳時節。但是,任何美食都不能貪吃,一要註意量,二要結合自身身體情況。近日,江蘇的王先生就大量食用剛采摘的春筍,結果出現嘔血、暈厥

2022-06-27

註意:為瞭發揮最大的療效,拉唑類藥物應在早餐前30-60分鐘服用。腸溶片(膠囊)需要整片吞服,不能咀嚼或壓碎,以免在胃中過早釋放而影響療效。有這麼多不良反應,還能正常用藥嗎?首先不用過度擔心,此次新增的不良

2022-10-15

與一些常用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引發風險,美國臨床醫生近日強調,在使用新冠小分子藥物Paxlovid時要特別謹慎,尤其是在與他汀類藥物和一些心衰藥物聯用時,可能會產生危險的藥物相互作用。10月14日發表在《美國心臟病

2024-06-19

近日,在貴州銅仁,發生一起驚險的誤服藥物事件。一名男子因長期睡眠質量不佳,為尋求快速入眠,竟一次性服用40餘片安眠藥。然而,事與願違,服用後他仍難以入睡,直至身體出現嚴重不適,才慌忙報警求助。接到報警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