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喝下電解液”的故事,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在網上“流傳”,品駕最近又看到一波——這到底是真還是假?這一傳聞又是從哪來?品駕經調查發現,有關這一傳聞最早的報道,是一篇在2009年4月13日發表於《財富》雜志、題為《巴菲特開上電動車》(原文標題:WarrenBuffetttakescharge)的文章。文章中是這樣描述的:
戴維·索科爾去年(2008年)夏天參觀比亞迪公司時,王傳福帶他去一傢電池廠,表示公司要生產 100% 可再生電池。為此,該公司研制出一種無毒電解液。王傳福為證明自己的話,竟然倒上一杯電解液喝下去。“滋味不怎麼樣。”他一邊皺眉頭,一邊請索科爾也嘗一口。索科爾婉言拒絕,但領會此舉的含義。“他這樣做的核心意思是,我們若是打算解決環保問題,就不能用我們的技術再制造出新的環保問題。”索科爾說。
看到這裡不禁令人懷疑,作為電池研發人員出身的王傳福會“傻”到去喝電解液嗎?而喝電解液又能證明出什麼?
電解液能喝嗎?
電解液通常應用於化學電池與電解電容當中,起到電化學反應及導電的作用。不同電池的電解液在成分上也有著較大差距。例如鉛酸電池當中的電解液,主要成分為硫酸,即便隻是稀硫酸,那“酸爽”也沒人能受得。
鋰離子電池的電解液,則更為多樣且復雜。通常由鋰鹽、有機溶劑以及一些添加劑調配而成。鋰鹽的種類有很多,例如高氯酸鋰、六氟磷酸鋰、四氟硼酸鋰以及六氟砷酸鋰等。
高氯酸鋰可能會傷害皮膚、呼吸道及眼睛。此外,由於高氯酸鋰易與有機溶劑發生氧化反應,可能造成電池爆炸、燃燒等問題,已經很少應用於鋰電池上,甚至有部分國傢禁用這種材料。
六氟磷酸鋰是目前在鋰電池制造上最為常用的原材料之一,比亞迪生產的刀片電池也在使用該材料。六氟磷酸鋰會造成嚴重的皮膚、呼吸道及器官灼傷與眼睛損傷,同時具有毒性(半數致死量LD50經口 雌性大鼠 50-300mg/kg)。此外,該材料在一定條件下會發生水解反應,生成有毒的氟化氫氣體。
四氟硼酸鋰與六氟砷酸鋰也具有對皮膚及呼吸道的刺激性,六氟砷酸鋰還屬於致癌且有毒的砷化合物。很顯然,這兩種鋰鹽也不能往嘴裡送。
這還隻是電解液的一部分。電解液還含有有機溶劑,通常會使用乙醚、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等材料。這些材料也基本是全都有毒,隻是毒性大小有所差異。
那麼說,喝電解液一定是假的?真相恐怕隻有比亞迪與王傳福知道,畢竟上述提到過的很多材料雖然有毒,毒性大小不一,喝一口並不一定能達到致死量。不過用“喝”來檢驗電池產品這件事,本身十分值得商榷。
即便喝下電解液,也證明不任何事
《巴菲特開上電動車》那篇文章中提到,王傳福是為證明電池環保可再生,從而去用喝來驗證。事實上,即便他真的喝下電解液,也不能證明電池就一定是“環保可再生”。
首先,關於材料毒性,有著科學的檢測方法(動物實驗等)。其次,毒性也不能直接說明環保與否。就像是安陵容都告訴過大傢,夾竹桃有毒,但這代表夾竹桃“不環保”嗎?反之,即便是沒有毒性的食品級塑料袋,因其難以降解,也並不環保。
鋰離子電池,因其不含有鉛、汞等元素,相對來說較為環保,特別是磷酸鐵鋰電池當中並不含有重金屬,因此確實比較環保。但還是要提醒一下,磷酸鐵鋰電池雖然環保,但部分材料有毒。
其次,可再生性方面,鋰離子電池確實具有可再生性,但前提是做好回收工作,鋰電池的原材料——鋰礦石,並不是可再生資源。
最後,拋開技術層面來說,王傳福需要用喝電解液這種方式,來宣傳自己的公司嗎?
比亞迪需要喝電解液來宣傳?
用喝來檢驗商品,曾經瘋狂地發生在塗料(油漆)圈。從經銷商到老板,一批打著健康塗料招牌的廠傢紛紛開始喝自傢的油漆。這樣的營銷最早能追溯到20多年前。但有專傢指出,喝塗料證明產品無害的方法並不科學,因為塗料中的有害物質是在氣體揮發後,從呼吸道進入血液,而進入消化道則難以顯現危害。
雖然方法並不科學,但本不能喝的東西有人“敢喝”,在營銷上確實是一種具有沖擊力的做法。不過,比亞迪並沒有公開進行過“喝電池液”的宣傳活動。
有關“王傳福喝電解液”的故事,基本隻能查到2008年戴維·索科爾參觀工廠這一次。如果比亞迪的電解液真的無毒無害可以喝,為什麼隻喝那一次?有人提出另一種可能性——這是專門做給巴菲特看的。
但這種可能性也並不大,當時的比亞迪雖然需要巴菲特的投資,但王傳福並不想過多的出售股份。巴菲特曾提到過,他本想買下比亞迪25%的股權,但遭到王傳福的拒絕。而王傳福也在與新東方CEO俞敏洪的一檔對話節目中提到過,巴菲特經投資夥伴芒格的推薦,要買比亞迪香港上市的股票,但一開始遭到王傳福拒絕,理由也是巴菲特投入的資金及索要的股份過多。
寫到這裡,結論基本已經很明確,電解液不能喝,就算喝也證明不任何事,而比亞迪與王傳福也沒有喝電解液的必要性。但有關這件事到底是真是假,也隻能由比亞迪說算。不過目前為止,比亞迪還沒有正式回應過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