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顆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即將發射


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發佈消息,8月25日,該院舉行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AOS-S的出征儀式,對衛星運輸方案、發射場工作計劃、飛控準備和組織管理等工作做出部署和安排。此前央視報道稱,我國第一顆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ASO-S)將於2022年10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擇機發射。

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Advanced Space-based Solar Observatory, 簡稱ASO-S)是我國太陽物理界在2011年自主提出的一個太陽空間探測衛星計劃方案。

ASO-S計劃以太陽活動第25周峰作為契機,實現我國太陽衛星探測零的突破。

AOS-S衛星研制時間超過5年,重888KG,將運行在720KM的太陽同步軌道,設計壽命大於4年。它擁有全日面矢量磁象儀、萊曼阿爾法太陽望遠鏡、太陽硬X射線成像儀,搭載3臺有效載荷,將用於測量太陽磁場,觀測日冕物質拋射和太陽耀斑。

利用太陽活動第 25 周峰年的契機,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將對太陽上兩類最劇烈的爆發現象 —— 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以及全日面矢量磁場開展同時觀測,研究“一磁兩暴”,即太陽磁場、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的起源、相互作用和彼此關聯,也為災害性空間天氣預報提供支持。


相關推薦

2022-11-23

號”於2022年10月9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它是我國首顆綜合性太陽探測專用衛星,科學目標瞄準一磁兩暴”,即同時觀測太陽磁場及太陽上兩類最劇烈的爆發現象―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研究它們的形成、演化、相互

2023-09-29

繼月球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發射本國第一個太陽探測器之後,印度正著眼於下一個目標金星。9月28日消息,據多傢印度媒體援引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主席的話報道,印度的首個金星探測任務已在部署中”。9月2日11時50分左右,運

2023-12-02

明年上半年內開始執行任務。報道介紹,偵察衛星1號是一顆低軌衛星,在400千米到600千米高度環繞地球運行,搭載電子光學和紅外線設備。該衛星拍攝的影像分辨率達到0.3米。包括這顆衛星在內,韓國國防部計劃到2025年共將5顆

2022-12-22

幾乎都是美國人做出的。今天,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宣佈,我國計劃在2030年左右實施覓音計劃”,對太陽系外是否有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進行探測。這也是我國第一次披露系外行星探測規劃。當然,太陽系內的探測也在一步步推

2024-01-07

技1月7日消息,日前,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宣佈,該國首個太陽探測器日地L1點太陽”號當天到達預定軌道。該組織表示,日地L1點太陽”號探測器於當地時間6日16時左右抵達距地球約150萬公裡的第一拉格朗日點(日地L1點)。據國

2024-02-22

擇機執行鵲橋二號中繼星發射任務。長征八號運載火箭是我國新一代主力中型火箭,采用綠色環保液體推進劑,主要承擔將3~5噸航天器送往太陽同步軌道的任務。該火箭本次將用於執行鵲橋二號中繼星的發射任務。據介紹,鵲

2022-08-04

北京時間2022年8月4日11時0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四號乙遙四十運載火箭,成功將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以及搭載的交通四號衛星和閔行少年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

2023-05-22

將為人類長期研究地磁場演變提供寶貴數據,進一步推進我國在空間天氣預報、航天器空間運行安全等領域的研究。此次發射使用的長二丙火箭和澳門科學一號衛星A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制,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474次發

2023-10-23

星系及行星際穿越探測、太陽系邊際探測。在運載領域,我國將論證實施重型運載火箭工程,突破10米級箭體直徑、大推力液氧甲烷發動機等關鍵技術,使我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由25噸級提升至150噸級,為未來深空探測奠定堅實

2022-07-27

道,北京時間2022年7月27日12時12分,力箭一號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飛,並順利將空間新技術試驗衛星、軌道大氣密度探測試驗衛星、低軌道量子密鑰分發試驗衛星、電磁組裝試驗雙星和南粵科學星6顆衛星送入

2024-06-12

2024年6月10日10時32分,作為我國首顆全電推通信衛星,亞太6E成功定點於東經135.5度軌道位置(測試軌位)。亞太6E通信衛星與獨立推進艙組合體於2023年1月13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成功進入近地點

2023-03-17

靈敏度、快速時域巡天監測。它可以捕捉超新星爆發出的第一縷光,幫助搜尋和精確定位引力波源,發現宇宙中更遙遠、更暗弱的天體和轉瞬即逝的神秘現象。宇宙中有很多壯觀和神奇的暫現源和爆發源,它們大多數在很短的時

2022-11-13

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48次、449次發射。天舟五號貨運飛船是我國空間站三艙建成後的首個來訪飛行器,首次與T”字構型組合體(含徑向停靠載人飛船)實施對接,對接目標達80噸量級。這也是我國首次在空間站有人駐留情況下實施

2023-01-06

電纜的依賴。衛星互聯網網絡依靠三點來建立連接,其中第一個是與衛星連接的用戶終端,然後航天器將用戶的數據傳送到地面站,再由地面站完成與互聯網服務器的連接。該計劃的時間表旨在到2023年底本土化生產70%的衛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