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大固體運載火箭升空 力箭一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據“央視網”報道,北京時間2022年7月27日12時12分,力箭一號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飛,並順利將空間新技術試驗衛星、軌道大氣密度探測試驗衛星、低軌道量子密鑰分發試驗衛星、電磁組裝試驗雙星和南粵科學星6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該運載火箭是中國科學院自主研制的一型固體運載火箭,其搭載發射的6顆衛星用於開展空間探測、大氣密度探測等相關技術驗證及試驗應用。

同時,“力箭一號”運載火箭是首款四級固體運載火箭,也是國內起飛量級最大的固體運載火箭;具有發射方式靈活、快速的特點,主要用於太陽同步軌道和其他近地軌道中小型航天器的單星和多星組合發射。

據悉,力箭一號使用2.65米直徑的大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500千米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達1.5噸。

此外,中科宇航公司還準備研制起飛質量和運載能力更大的大型固體運載火箭,研制中的中科二號運載火箭是基於固體通用芯級(CBC)的四級捆綁運載火箭,起飛推力800噸,500千米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達5.6噸,將沖擊世界最大固體運載火箭的桂冠。


相關推薦

2024-08-24

該批衛星主要用於提供遙感信息服務。據悉,力箭一號是我國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固體運載火箭,起飛重量135噸,起飛推力200噸,總長30米,芯級直徑2.65米,5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1500公斤。具有運載能力大、入軌精度高

2023-07-22

22日消息,北京時間13時07分,谷神星一號遙六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將搭載的乾坤一號衛星、星時代-16衛星共兩顆商業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谷神星一號運載火箭

2023-04-04

司天兵科技研發的天龍二號遙一運載火箭首飛成功,這是我國商業航天首款成功入軌的液體運載火箭,開辟我國商業航天從固體向液體運載火箭跨越的新時代。不僅如此,天龍二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一舉開創國際航天和國內航

2023-09-06

快科技9月5日消息,北京時間2023年9月5日17時34分,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在山東海陽及附近海域使用谷神星一號海射型運載火箭,將天啟星座21星~24星共4顆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谷神星一號

2024-01-06

6小時均勻覆蓋全球300*300公裡格網的業務化探測能力,為我國數值天氣預報和各行業用戶持續穩定地提供精細化氣象服務。

2022-11-13

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48次、449次發射。天舟五號貨運飛船是我國空間站三艙建成後的首個來訪飛行器,首次與T”字構型組合體(含徑向停靠載人飛船)實施對接,對接目標達80噸量級。這也是我國首次在空間站有人駐留情況下實施

2022-09-17

楊毅強現任中科院空天飛行科技中心主任,不久前,中國最大固體運載火箭“力箭一號”的成功首飛讓參與其研制的公司中科宇航“浮出水面”,而楊毅強作為中科宇航創始人的另一身份遂為眾人熟知。日前,多款手機搭載衛星

2023-10-23

火箭。分段式固體發動機方面,2米/2段式固體發動機作為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征六號改的固體助推動力,已經實現我國首型固液捆綁火箭成功完成3次發射。3米/2段式固體發動機、3.2米/3段式固體發動機分別在2016年、2020年

2022-08-20

首飛,捷龍三號2021年3月立項。它在捷龍系列中箭體直徑最大、運載能力最強、整流罩包絡空間最大,采用四級固體串聯構型,箭體最大直徑2.64米,起飛質量140噸,5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SSO)運載能力1.5噸,相當於一輛轎車的重量

2023-11-09

發射、搭載發射服務。這是目前中國最大的火箭之一,為我國衛星互聯網新基建事業量身打造,性能、應用市場都直接對標SpaceX的獵鷹9號。天兵科技預計,天龍三號首飛後三年內就會具備每年超30發的商業發射能力,可將滿足低

2023-01-15

1月15日消息,據我們的太空”官微,今日11時14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以一箭十四星”發射方式,成功將齊魯二號/三號衛星及珞珈三號01星、吉林一號高分03D34星等14顆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

2023-10-22

箭固體助推器,提升運載能力,有效降低系統復雜性。為我國月球探測、火星探測以及載人航天任務提供更多動力選擇。

2023-01-15

1月15日消息,據“我們的太空”官微,今日11時14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以“一箭十四星”發射方式,成功將齊魯二號/三號衛星及珞珈三號01星、吉林一號高分03D34星等14顆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

2023-11-10

6E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抓總研制,采用我國自主研發的東方紅四號增強型衛星平臺,星上搭載C、Ku等多頻段廣播通信載荷,並首次使用國內第四代數字透明處理技術。這是我國新一代廣播電視專用傳輸衛星,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