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飛渡萬丈懸崖


向前一步是萬丈懸崖,往後回眸已無路可走,或許隻有向死而生才能深刻體會到生存的意義。3月最後一天,華為召開一場依然艱難的年報發佈會。華為副董事長、CFO孟晚舟身穿一襲黑色連衣裙,首次以輪值董事長身份,亮相華為2022年年度報告發佈會。

就在發佈會前兩天,華為剛剛在內網公佈新一輪董事會選舉結果,董事會除在人員上有所擴容,從13人變為17人,多位核心業務一把手進入董事會之外。另外一個亮點就是,孟晚舟擔任公司輪值董事長,輪值時間從今年4月1日至9月30日,為期6個月。

據接近華為的知情人士對品玩透露,早在今年年初,孟晚舟就提前進入輪值董事長角色。“說的更早一點,其實去年就開始輪值,隻是不想讓外界過多解讀而已。”

自2019年5月,華為首次遭遇“技術封鎖”,整整四年時間,求生存一直是華為的主旋律。如今,事情仍正在起著變化,制裁已經成為常態化。孟晚舟亦從美國脫困,打破其父任正非的斷言“孟晚舟沒有技術背景,永生永世不可能做接班人”,正式成為華為的“最高領袖”,是未來一段時間內華為大大小小事務的真正掌舵者。

外界除關心華為本身的業務進展,更關註孟晚舟在暴風驟雨之中接任,能為華為管理、業務拓展上帶來何種新鮮思路。

“回顧2022年,嚴峻的外部環境和非市場因素,繼續影響著公司經營。身處暴風雨中,我們不得不繼續奔跑。”年報發佈會上,即將結束任期的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首先為華為2022年的發展作結,並為2023年以及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發展定下基調,“2023年,仍然是華為生存與發展的關鍵之年。我們要努力多打糧食,既能生存下來,又能為未來發展打下基礎。”

徐直軍所言非虛,新常態下,2022年,華為實現營收642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微增0.9%,大盤止跌;但凈利潤同比下滑68.7%,至356億元,凈利潤率5.5%,雙雙處於歷史低位。

“不容易,這個業績並不是很好看。”一位行業人士對品玩感嘆。

與去年年報會上,華為大面積訴說從基礎理論、架構和軟件三個方向積極拓展新領域,不同的是,今年華為似乎在業務板塊劃分上更加清晰,明確未來幾年營收的牽引點。

此次年報會,華為首次以數字能源、雲業務、智能汽車部件解決方案、ICT基礎設施、終端劃分華為核心板塊業務,並單獨於企業業務、終端業務、運營商業務分別披露具體營收情況。讓外界首次解到,具體業務板塊的實際經營狀況。包括大傢頗為關心的智能汽車部件解決方案、雲業務、數字能源三個板塊業務。

當然,大傢最先關註的還是華為這艘大船的主航道。

01.凈利潤下滑與壓強式研發投入

2022年,華為營收止跌且微微回升。

2021年,華為年報會的主題海報主角是一艘紅色的冰船,在一望無際封凍的海面上,奮力劃出航線。今年,華為主題海報則是冰雪消融後,一枝枝競相綻放的紅梅。

側面印證,華為的至暗時刻已經過去,迎面而來的即將是驟風暴雨。2021年,華為營收徹底結束持續五年接近20%的高增長,急劇下滑28.6%,成為制裁以來營收的最低點位。2022年,華為營收為6423億元,與去年的6368億元基本持平的同時,還略微增長55億元。


華為2022年財報數據總覽 圖片來源:華為2022年年報

不過,在凈利潤、凈利潤率、現金流等表現上則差強人意。2022年,華為實現利潤422億元,凈利潤356億元,凈利潤率5.5%,資產負債率58.9%,經營活動現金流178億元。相比於2021年,這些數字分別是1214億元、1137億元、17.9%、57.8%、597億元。


銷售收入、營業利潤、經營活動現金流2018-2022年數據對比 圖片來源:華為2022年年報

孟晚舟給出解釋,“去年整體經營利潤下滑,同時研發投入加大,從整體上造成經營能力下滑”。據解,2022年,華為研發投入費用達到1615億元,研發費用率達到25.1%,處於歷史高位。

不久前,任正非在“難題揭榜”火花獎頒獎禮上提到,三年時間,華為完成13000+顆器件替代開發,4000+電路板的反復換板開發。華為做出自己的管理系統MetaERP軟件,完全使用自己的操作系統、數據庫、編譯器和語言。

徐直軍在發佈會上也強調,華為通過壓強式研發投入,確保高質量的業務連續,提升產品競爭力。“業務連續包括供應連續,開發與制造連續和IT系統連續等。”

徐直軍也指出,盡管經過多年的努力,華為在器件替代、單板重構、操作系統、數據庫、產品開發工具、CRM、ERP、PDM、MES等取得非常大的進展,解決有無問題,但離先進、好用、可持續還有差距。

值得註意的是,2021年,華為之所以凈利潤同比增長75.9%,除孟晚舟所說的,華為在產品銷售結構上的調整、更好的供應計劃協同管理,數字化帶來的內部管理效率提升,還與處置包括榮耀在內的子公司以及業務獲得的高達674億凈收益不無關系。

綜合研發強勢投入與子公司業務處置兩個因素,2022年,華為凈利潤急劇下滑在情理之中。

從不同業務板塊來看,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終端業務走勢與去年趨同。今年是5G商用第四年,5G投資建設高峰期已過,行業將更多目光聚向5.5G、千兆光網,乃至6G的前景與技術。在這一背景下,去年華為運營商業務同比下滑7%的基礎上,今年該業務略微增長0.9%,達到2840億元。

企業業務繼續保持高成長性,實現營收1332億元,同比大幅度增長30%;終端業務繼續下探,實現營收2145億元,同比下滑11.9%。不過,相比於2021年終端業務下滑49.6%,終端業務在2022年業務止損能力獲得明顯改善,或與Mate 50系列、折疊屏手機、終端商用產品熱賣有關。


客戶視角&產業視角財務數據 圖片來源:華為2022年年報

今年,華為年報多出產業視角,即從產業角度,對不同業務經營狀況進行披露。其中,ICT基礎設施實現營收3540億元,終端業務實現營收2145億元;雲業務收入453億元;數字能源508億元;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21億元、其他業務40億元。

在去年首次披露華為雲經營狀況之後,進一步詳盡披露核心業務板塊的經營韌性。

從不同地區來看,中國依然是華為的營收主戰場,實現營收4040億元,占比63%,同比略微下滑2.3%;其次是歐洲中東非洲地區,占比23%,獲得收入1492億元,同比增長13.5%。接下來,亞太地區占比7%,實現營收480億元,同比下滑10.5%;美洲占比5%,實現營收319億元,同比增長9.1%。

02.更為艱難的終端與車業務

眾所周知,終端業務一直處於華為“供應鏈遇阻”的風暴中心。而智能汽車部件業務能否在手機業務受困下,救贖終端,亦是外界關註的焦點。

“手機業務影響最大,從世界第二落到Others(其他)行列”,徐直軍輕松地對媒體打趣道,因為華為的服務,大傢還是願意在5G時代買4G手機用,自己用的就是華為最新推出的Mate X3折疊屏手機,重量與普通手機無差別。

“隻要美國商務部許可5G芯片,華為就能生產5G手機,我們還能做到(5G)折疊屏手機。”

去年,華為Mate 50系列剛剛發佈就“一機難求”,身兼數職,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餘承東直言,“Mate 50 大賣讓華為又活過來。”

但事實並非如此簡單,華為手機業務因5G芯片的缺席,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消費需求下降的影響,整體市場份額持續萎縮。據Counterpoint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華為手機中國的市場份額從2021年的10%進一步下滑至7.9%。

然而,智能汽車部件業務進行過程中面臨諸多困難。

3月31日年報會當天,任正非簽發文件,明確指出華為五年之年不造車,是繼2020華為關於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管理決議“華為不造車”的又一次戰略延續。

年報發佈上,徐直軍特別重申華為對於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的定位,“華為的戰略沒有變,不造車,幫助車企造好車。”

徐直軍直言,個別部門、個人或者合作夥伴在濫用華為品牌,這件事在查處過程中,華為30多年構築的品牌不會被濫用。華為會對旗艦店等內部宣傳物料進行整頓,回歸到戰略上來。

當天夜間,餘承東下達指令:問界門店將於4月1日開始拆除所有相關華為字樣的宣傳物料。隨後,網絡傳出餘承東就不造車,華為Logo濫用一事,在華為內網上的留言回應,“對一個行業,隻有深入理解才能把握住正確方向!標記一下,若幹年再來看吧!”


餘承東在華為內網上的留言 圖片來源:網絡

以餘承東為首的造車派與任正非、徐直軍等為代表的不造車派,所引發的內部爭議,正產生強烈的漣漪效應。

4月1日,餘承東立即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上澄清外界對其“造車”的誤解。“現在去掉華為Logo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其實華為一直堅持不造車,要幫助車企造好車”。餘承東稱,之所以出現HUAWEI 問界是因為包括賽力斯、奇瑞、江淮等車企的加入,在消費從層面無法形成統一認知,給營銷、零售帶來障礙。

餘承東否認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存在路線之爭,“禁止華為作為汽車品牌並不是否定華為智能汽車業務的模式”。

當前,華為主要通過三種模式切入汽車產業鏈:第一種,零部件供應模式,即將定制化的零部件直接銷售給車企,也可以看作Tier 1模式;第二種,解決方案集成模式(HI),即為車企提供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第三種,智選車模式,在第二種模式基礎上,幫助客戶完成工業設計等環節。

三種模式中,除以問界為代表的智選車模式進展順利外。其他模式均陷入“雷聲大,雨點小”或者“起大早,趕晚集”的窘境之中。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2021年年初發佈,2022年上半年才正式交付,在此期間,華為線下旗艦店展示的均是工程樣車。

華為與長安汽車、寧德時代共同打造的阿維塔11,於2022年8月正式發佈後,當前正處於線下鋪貨階段。

就在年報會前夕,3月27日,廣汽發佈公告稱,因各方資源調配等問題,控股子公司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AH8 項目,由與華為聯合開發變更為自主開發。

而去年,廣汽埃安副總經理肖勇公開吐露與華為合作的難點,“可能不僅僅是電池,華為也是大牌的供應商,價格比較高,不受控,我們想跟華為合作,發覺基本上沒有議價能力。”

在餘承東留言的下方,有華為員工直言,HI模式提供智能座艙、智能軟件,這些以後都是智能車的核心技術,有哪個大廠安心本分地把這塊業務給我司。這番言論與上汽的“靈魂論”不謀而合。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華為將Logo與合作夥伴作明確切割,再度延長不造車戰略之後,或許今後華為智能汽車部件業務更難。

不過也有不少業內人士以及華為員工認為,不造車對華為更為有利。電信分析師付亮認為,目前華為不適合重資產進入汽車領域,制造環節外包也不行,投資大、風險大,投資回報長,且距離主營業務較遠。

2022年,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僅為21億元,與企業業務新興板塊營收相比實屬杯水車薪。未來,華為打糧食的重任應該在其他業務板塊中。

03.雲、數字能源肩負“打糧食”重任

在產業視角中,華為雲業務與數字能源兩塊業務表現搶眼。雲業務收入453億元,較去年201億元,翻一番。數字能源首次對外披露,實現營收508億元,在極短時間內,超過進入公有雲市場近八年時間的雲業務營收。

去年,華為雲圍繞出海、生態兩個主題展開敘事。

在華為全聯接大會2022泰國站上,華為宣佈印尼、愛爾蘭即將開服。同時,面向全球落地包括雲原生、AI開發、數據治理、數字內容、軟件開發、開天aPaaS等在內的15項創新服務。

在操作系統生態方面,截至2022年年底,歐拉系統Euler累計裝機量超過300萬套,中國服務器新增市場份額超25%,全球下載量超過100萬。“目前,華為雲海外市場也用歐拉操作系統Euler與高斯數據庫GauSSDB。”華為計算產品線員工向品玩確認。

以歐拉為代表的華為雲軟件業務,跨越生態從無到有再到初具規模的關鍵拐點。

據Canalys發佈的2022年中國雲市場數據顯示,華為雲以19%市場份額位居第二,僅次於阿裡雲。Canalys報告認為,2022年是阿裡雲最艱難的一年,在經歷2021年經歷強勁增長後,增長持續放緩。同時,華為雲合作夥伴收入增長55%,此外,華為雲在海外地區收入取得高速增長。

數字能源方面,華為提供包括清潔發電、ICT能源基礎設施、交通電動化、嵌入式電源、綜合智慧能源、能源管理雲在內的六項產品解決方案。

去年9月,華為智能光伏樣板案例低調對外亮相,華為為位於內蒙古庫佈其沙漠的光伏駿馬電站,提供智能組串式逆變器、電力載波通信(PLC)在內的技術解決方案。據IHS Markit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起,華為逆變器市場份額穩居全球前三名。

近年來,國傢政策層面利好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以及新能源開發利用。可以預見,華為數字能源業務板塊在未來具有較大的成長潛力。

當然,華為正全方位撒網,以打撈一線生機。

2021年起,為尋找生存的機會,華為先後成立數十個軍團/系統部,橫跨運營商、企業、終端三個板塊業務。除今年董事會成員發生變動,軍團/系統部、組織架構面對業務、市場需求的變化,也在持續變陣。

比如,去年,華為面向不同行業軍團,成立類似於“智囊團”的產品組合軍團;在服務客戶時發現,智慧公路軍團、海關和港口軍團某些業務場景相似,遂將兩個軍團進行合並。


華為組織架構圖 圖片來源:華為官網

再比如,華為業務組織模塊變為六個,分別是ICT基礎設施業務、終端業務、華為雲計算、數字能源、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海思。其中,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ICT產品與解決方案、全球技術服務隸屬於ICT基礎設施業務。

值得註意的是,海思業務在無法通過晶圓代工制造先進制程芯片之後,也在悄悄尋找業務落點,佈局包括無線短距離通信芯片、HDR Vivid視頻標準芯片業務。一位海思員工告訴品玩,“海思在無線短距離通信以及UWA(世界超高清視頻產業聯盟)兩塊業務很多能力都落實在芯片上,需要廣泛、多方的參與,慢慢培養起來。”

不久前,華為舉辦的硬、軟件工具誓師大會上,徐直軍稱,三年來,華為圍繞硬件開發、軟件開發和芯片開發三條研發生產線,完成軟件/硬件開發78款工具的替代,保障研發作業的連續。

同時,華為芯片設計EDA工具團隊聯合國內EDA企業,共同打造14nm以上工藝所需EDA工具,基本實現14nm以上EDA工具國產化,2023年將完成對其全面驗證。

今年,華為生存的故事仍在繼續娓娓道來。就像徐直軍所說,今天的華為就像梅花,梅花飄香是因為她經歷嚴寒淬煉。華為面臨的壓力無疑是巨大的,但我們也有增長機會、有組合韌性、有差異化優勢、有客戶和夥伴的信任和敢於壓強式投入。

04.寫在最後:回到孟晚舟本人

年報會上,日本《讀賣新聞》記者問孟晚舟一個頗為尖銳的問題,“4月1日,您即將就任輪值董事長,有什麼打算?鑒於2018-2020年,您的不幸經歷,有一部分投資人認為您就任輪值董事長,美國對華為的管制將加劇,您怎麼看?”

孟晚舟的回答頗為從容,她表示,“華為治理章程已經明確體制的接班、制度的接班,不是某個個人的接班,整個公司是在集體領導下奮勇前行。公司不會把整個集體的命運系於某個個人的身上,我們有非常明確的約定,即一張藍圖繪到底。”


相關推薦

2024-06-15

層出不窮。不過,嵐圖汽車的策劃更狠,直接讓CEO在千米懸崖邊上測試智駕自動泊車,其它車企是讓老板拼體力,嵐圖則是讓CEO冒著生命危險。據嵐圖汽車發佈視頻顯示,營銷策劃讓CEO盧放,在龍頭山大斷崖測試嵐圖FREE 318的智

2024-05-31

一位登山愛好者,去溫州龍灣的大羅山探險時,意外困在懸崖上3天2夜。表妹潘女士報警後,警方和救援隊立即展開搜索,調動多方力量進行搜救。在絕望時刻,鄭先生聽到無人機的聲音,救援隊終於在第二天發現他被困在懸崖

2023-04-13

近日,河南林州市合澗鎮石板溝懸崖上一塊巨石已出現裂縫,仍有遊客坐在巖石邊緣“拍照打卡”引起關註,這塊巨石也被叫做“試膽石”。現場視頻中,一女子坐在巖石邊緣揮舞雙手,下方就是懸崖。4 月 11 日上午,合澗鎮政

2023-06-29

時一群馬在絕壁上拖著貨物行走,結果一匹馬兒不慎跌下懸崖,掉入刺骨的湖水中。拍攝網友表示,老虎口棧道是天堂湖邊懸崖上開鑿出來的簡易通行過道,這裡沒有欄桿,時常有馬匹掉下冰冷的天堂湖裡。懸崖下面的水都是冰

2024-07-06

大聖劍之一的法國名劍杜蘭達爾(又稱杜蘭德爾)被人從懸崖上拔出偷走,目前警方仍在調查這把傳祺武器的盜竊嫌疑人。記載稱,這把名劍屬於八世紀的一名傳奇騎士羅蘭,至今已有1300年歷史,傳說中羅蘭死亡之前將這把劍

2023-01-04

ModelY從加州聖馬特奧縣一處高達250英尺(約76米)的陡峭懸崖上墜落,車上四名乘客竟然全部生還。馬斯克在一條轉發這一新聞的帖子下點贊稱:“好消息。”此前有報道稱,當地時間1月2日早上,一輛特斯拉汽車從這處250英尺

2023-02-19

著5歲的兒子從尼亞加拉瀑佈的一處景點跳下。所跳地點懸崖高約27.5米,女子當場死亡。5歲小男孩奇跡生還但頭部受傷嚴重,獲救後被緊急送往兒童醫院做手術,截至第二天仍處於危險狀態。警方表示,此案可能是自殺,正在訊

2022-09-04

微博,近日在廣東東莞,一名男子沉醉於眼前美景,站在懸崖邊拍照腿部突然抽筋墜崖,身體受傷動彈不,被困在半山腰12小時。次日登山群眾聽到呼救後報案,消防員與隨行醫護人員徒步進山,山間密林遮眼、荊棘遍佈,跋涉3

2023-03-09

是手動擋,拉手剎後沒掛一擋,10分鐘後發現車已經溜到懸崖上,後來找吊機花600元吊上來,車前殼子被刮掉,萬幸沒有掉進海裡,否則怕是隻能報廢。從其拍攝的現場畫面看,險些掉進海裡的貌似是一臺白色大眾老款邁騰/帕薩

2022-06-29

距離湖岸至少30米,這給建築師留下瞭挑戰,即在現有的懸崖峭壁上建造房屋,位於這100英尺的標志。為瞭實現這一壯舉,該公司提出瞭將房屋漂浮在一根鋼桅桿上的概念。然而,這個計劃意味著桅桿的基礎需要從湖邊退後20米

2022-07-01

美國航空公司提議在2024年底前為飛行員加薪近17%,反映瞭飛行員在航空旅行復蘇,航空公司面臨勞動力短缺時享有的優勢。美國航空CEO羅伯特-伊索姆(RobertIsom)周四表示,該提議將把飛行員工資提高到競爭對手美聯航與其飛行

2024-11-29

負面消息。方運舟坦言:哪吒汽車一直在艱難地活著,在懸崖邊,創業十年,經歷過諸多黎明前的黑暗”。方運舟透露,2016年左右,半年發不出工資,高管和中層幹部都沒發工資,再艱難一些,很多人扛不住壓力不幹。我也失

2023-01-05

標局(USPTO)提交新的商標申請,該商標申請描述該公司為飛機、船隻等非陸地車輛制造電動馬達的計劃。據外媒報道,截至2022年12月31日,該商標申請已被接受,目前正在處理中。外媒稱,商標申請並不一定意味著特斯拉已經

2022-12-21

拯救一對夫婦的生命,他們的汽車從300英尺(91米)高的懸崖上墜落。左圖黃色圓圈顯示從直升機上看到的墜落的汽車 右圖是從地面上看的特寫根據《華盛頓郵報》的詳細報道,克洛伊-菲爾茲和克裡斯蒂安-澤拉達的現代伊蘭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