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騰訊在發佈第一季度財報的業績會上,騰訊控股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有一段發言:“面對行業挑戰,公司實施成本控制措施,並調整部分非核心業務,有助於在未來實現更優化的成本結構。”
在過去幾乎一年的時間裡,“調整”幾乎是騰訊的主線,力度之大堪比2018年的“930改革”,隻不過兩者不同之處在於,過去一年的調整,騰訊是為降本增效。
所謂降本增效,字面意思是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在一系列調整中,騰訊一直在強調降本增效。在過去的幾天,降本增效的動作延續到騰訊員工的食堂——員工僅限於在一個窗口取餐、取消外包員工免費早晚餐福利、取消員工免費取打包盒和水果的福利等等。
在過去的4個多月時間裡,騰訊先後停止9款產品的運營,既包括收購而來的搜狗地圖和搜狗搜索App,也包括企鵝電競、看點快報、騰訊看點等曾經的重點產品,也有小鵝拼拼等新孵化的項目。看似動作很大,但騰訊真實現“降本增效”嗎?
成本真的降?
財報顯示,該公司第二季度營收1340億元,同比下滑3%;凈利潤186億元,同比下滑56%,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凈利潤281億元,同比下滑17%。
具體業務上,增值服務業務收入717億元,相較去年同期保持穩定;其中,本土市場遊戲收入318億元,同比下滑1%;國際市場遊戲收入107億元,同比下滑1%;社交網絡收入292億元同比增長1%。
網絡廣告業務收入同比下滑18%至186億元。其中,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下滑17%至161億元;媒體廣告收入下滑降25%至25億元。
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收入422億元,同比增長1%。
騰訊在第二季度的財務表現延續第一季度的疲態。第二季度,騰訊沒有一項業務處在增長通道,甚至此前兩年增速最快的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也幾乎沒有增長。
那麼,在財務表現全面下滑的背景下,騰訊的成本有下降嗎?隨著內部業務調整,以及人員優化措施的推出,截至6月30日,騰訊的雇員人數為110715名,去年同期則為94182名,增加16533名,但比今年的第一季度減少5498名。
這也是騰訊的雇員人數自2019年以來首次減少。此外,騰訊的人均月薪也比較今年第一季度減少900元至85473元。
人力成本隻是企業成本的其中一部分,整體來看,自2021年第一季度以來,騰訊的季度收入成本分別為726.68億元、755.14億元、796.21億元、863.71億元、783.97億元、761.67億元;對應的季度營收分別是1353.03億元、1382.59億元、1423.68億元、1441.88億元、1354.71億元、1340.34億元。
由此可看到,2021年四個季度,騰訊的成本一直在增長,而收入的增長曲線與成本基本保持一致。進入到2022年後,騰訊在成本上收縮,因此也出現連續兩個季度的收入下降。第二季度,騰訊的收入同比下滑,成本同比微漲,處於明顯的“調整陣痛期”。
或許正如外界所預料的,騰訊的一系列調整可以被看成是“戰略性收縮”,系騰訊主動為之。從2021年開始,騰訊各項業務的成本變化,也可以看得出騰訊調整的方向。此前6個季度:
騰訊增值服務業務的成本分別為325.33億元、338.9億元、353.44億元、368.69億元、360.55億元和353.8億元。
網絡廣告業務的成本分別為119.86億元、116.97億元、120.51億元、123.38億元、113.94億元和110.72億元。
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的成本分別為264.3億元、284.72億元、309.55億元、349.42億元、292.69億元和281.33億元。
如果以2021年第二季度為基準,網絡廣告業務的成本降幅最大,增值服務業務的成本保持上漲,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的成本略微下降。
總體而言,三大業務板塊自進入2022年以來,收入成本連續兩個季度減少。其中,增值服務業務和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業務的成本明顯有別於2021年前兩個季度的增加,而網絡廣告業務的成本則連續兩個季度同比下降。
2022年第二季度,騰訊的自由現金流增長30%至225億元,降本成效初步顯現。但在騰訊第二季度財報發佈的電話會議中,騰訊高管表示,目前騰訊正在執行成本控制舉措,後續成本仍然有進一步下降空間,未來會對人數和薪酬進一步優化。
哪塊業務增效?
承載騰訊“產業互聯網”戰略的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是降成本最快的業務板塊。相比較2021年第四季度的高點,在2022年第二季度,把成本壓縮近70億元。
相對應的,在過去6個季度,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的收入分別為390.28億元、418.92億元、433.17億元、479.58億元、427.68億元和422.08億元。
對比之下可以發現,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的收入與成本變化曲線保持一致,這也意味著作為新的業務板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的收入仍然與投入保持比較高的關聯度。不過,隨著該業務收入在騰訊整體營收中的占比不斷提升,騰訊正在試圖提升該業務的“效益”。
2022年5月,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下稱CSIG)CEO湯道生在接受 36 氪采訪時曾談到調整,“過去三年,騰訊CSIG的增長模式是比較多強調收入規模的,但今年我們有一個大的銷售改革,是希望從過去很多低質量、轉包項目的模式,轉為基於騰訊自研產品為主導、健康可持續的業務模式。”
在“930改革”四年後,騰訊的“產業互聯網”已經開始從做規模的第一階段跨入有質量增長的第二個階段。特別是在2022年第二季度,在成本同比微降的情況下保持收入的微漲,對全面下滑的騰訊而言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從2021年開始,騰訊增值服務業務的季度收入分別為724.43億元、720.13億元、752.03億元、719.13億元、727.38億元和716.83億元。
網絡廣告業務的收入則分別為218.2億元、228.33億元、224.95億元、215.18億元、179.88億元和186.38億元。
騰訊網絡廣告業務同比下滑18%,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和媒體廣告收入則全面下滑。其中社交與其他廣告收入同比降幅17%,媒體廣告收入同比降幅達25%,是降幅最大的收入板塊。無疑,網絡廣告已經成為騰訊“增效”動力最不足的板塊。
與此對應的,網絡廣告業務涵蓋的核心事業群——平臺與內容事業群(下稱PCG)是受調整影響最大的事業群之一。騰訊新聞、騰訊體育等產品的裁員調整力度更大。此外,在過去4個月被停止運營的9款產品中,近半屬於該事業群及業務板塊。
在收入大幅下滑的背景下,該業務板塊的調整和降本措施仍將持續下去,正如騰訊管理層在業績會上所言,這一業務板塊仍在人數和薪酬上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
在此前第一季度的業績會上,騰訊管理層就給出確定持續投入的三大戰略增長領域——企業軟件、微信視頻號和國際市場遊戲,以此對應三大業務板塊及CSIG、WXG(微信事業群)和IEG(互動娛樂事業群)三大事業群,唯獨PCG被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