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底管線陷入安全危機?


瑞典安全局6日發表聲明稱,調查顯示在瑞典專屬經濟區內出現泄漏的“北溪”管道有被炸藥引爆的跡象,管道受到嚴重破壞,“可能是蓄意行為”。幾天前,挪威海底電纜也出現斷裂事件,進一步加劇外界對海底管道和線纜遭攻擊的擔憂。

瑞典安全局6日發表聲明稱,調查顯示在瑞典專屬經濟區內出現泄漏的“北溪”管道有被炸藥引爆的跡象,管道受到嚴重破壞,“可能是蓄意行為”。幾天前,挪威海底電纜也出現斷裂事件,進一步加劇外界對海底管道和線纜遭攻擊的擔憂。英國海軍已經派出巡邏船前往北海海域展開巡邏,並將采購兩艘多功能海洋調查船以加強對海底管線的保護。多國都發出警告:“北溪”管道的破壞行動是打開“潘多拉的盒子”。

管道線纜等海底基礎設施有多重要

英國廣播公司介紹說,從廣義上講,人類在海底修建的基礎設施包括海底隧道等超級工程,它們一旦遭到破壞,後續影響更為廣泛。但一般來說,海底基礎設施主要涉及三大類:海底油氣管道、電力電纜和通信光纖電纜。

事實上,類似“北溪”這樣的海底油氣管道並不少見。特別是近年來海洋油氣資源得到大力開發,它們主要都是通過鋪設在海底的管道進行運輸。如英國從北海開采的石油就是全部通過海底管道輸送;挪威是歐洲主要的天然氣供應國,也主要依靠數千公裡的海底管道進行輸送。

《科學美國人》網站5日稱,這些漫長的海底油氣管道難以維護,隻能靠加固防護來抵抗自然威脅。此前它們面臨的主要威脅來自大型船隻投下的錨——這些巨型鐵錨在海底劃過時,一旦掛住管道,產生的巨大拉力足以造成損壞。2008年挪威海岸附近的海底管道就因此被損壞。此外,從船上掉落的集裝箱等大型物體甚至是沉船本身,可能撞上海底管道,地震等海底地質災害也構成潛在威脅。因此,通常海底油氣管道會事先評估環境和風險,使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保護。例如在航道附近可以用石塊修建外層保護殼、用混凝土覆蓋或完全埋在海底。

但對於“北溪”管道這類全長超過1000公裡的海底管道而言,這些保護措施過於昂貴,因此它們通常直接佈設在海床上,隻有在靠近海岸的地方才埋進海底。據稱,由於波羅的海海底依然遺留有大量二戰時期的炸彈,在規劃“北溪”項目時,還考慮在管道附近發生爆炸的可能性。“北溪”管道自身相當堅固,由2.7-4.1厘米厚的鋼質管壁和厚達11厘米的混凝土護套保護,號稱可以抵禦大當量炸藥近距離爆炸的沖擊。

除海底油氣管道外,海底電力電纜和通信光纖電纜的分佈更為廣泛。美國電信咨詢公司TeleGeography的數據顯示,全球現有超過430根海底光纜,總長度超過130萬公裡——相當於地球到月球距離的3倍還要多。此外,隨著近年綠色能源的興起,大量海上風力電站也是通過海底電力電纜將電能輸送到岸上,僅英國就有2500臺海上風力發電機,總發電量相當於4座核電站。

美國“連線”雜志稱,由於99%的互聯網數據都是通過光纖電纜傳輸,衛星通信隻能提供不到1%的數據流量,因此連通各大洲的海底電纜與油氣管道同樣重要,但“它們的平均直徑並不比花園軟管大多少”,盡管依靠多層保護殼實現“鎧裝保護”,但仍容易遭到破壞。尤其是海底電纜在地理上存在極度集中的情況,例如連接歐洲與亞洲的許多通信光纖電纜都要經過埃及的蘇伊士運河;美國紐約海岸線是與歐洲的主要連接點;英國西海岸是美國和歐洲其他國傢之間的通信連接樞紐……這些海底通信電纜的集中區域,理論上特別容易受到人為攻擊。

幸運的是,雖然全球每年平均需要維修海底電纜超過100次,但造成這種損害的主要原因來自漁船的拖網或錨,特定目的的人為破壞非常罕見。此外,大部分國傢都有不止一條通信光纖電纜,即便某一條線路中斷,可能引起網絡堵塞,但還不至於完全斷網。

但對於某些特殊行業而言,這樣的網速堵塞的後果也是難以接受的。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警告說,每天有超過1萬億美元的金融交易通過這些“海底高速公路”,因此海底電纜的安全對於金融市場的正常運轉至關重要。它還對軍事行動意義重大。2008年,駐伊拉克美軍就因為“數百英裡外的一個船錨鉤斷一根電纜”,導致需要接受美國本土遙控信息的美軍無人機無法出動長達一整天。

哪些手段可能破壞海底管線

美國“政治傢”網站警告稱,全球海底管道和線纜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可能遭到個人、組織甚至是國傢的破壞。其部分原因是它們的位置跨越全球,通常位於極其偏遠的地區,無論是相關企業還是政府機構都很難實現完全的監管。此外,越來越多的網絡運營商傾向於使用遠程管理系統,此舉借助傳感器可以節省人力成本,但對於海底電纜的監管卻出現漏洞。

“連線”雜志稱,想要破壞海底管道和線纜,最簡單的方法是出動潛水員,但他們必須潛入上百米深的海底,往往需要攜帶減壓艙的專業船隻配合。此外,海底光纜承載著數千伏的高壓,“試圖切斷這樣的線路非常危險”。

報道稱,對水下基礎設施進行特定目的破壞行動,更可能依托於專業船隻和潛艇。美國大西洋理事會就曾警告說,“在最具全球破壞性的情況下,俄軍可以將數十條連接歐洲和全球互聯網的海底電纜作為攻擊目標”。西方情報機構稱,2014年以來,偽裝成漁船或海洋考察船的俄羅斯特種船隻頻繁出沒於法國和愛爾蘭海岸,後者有多條關鍵海底光纜連接歐洲和全球其他地區。北約潛艇部隊指揮官安德魯·列儂上將說:“現在俄羅斯在海底電纜附近的水下活動是我們從未見過的。俄羅斯顯然對北約國傢的海底基礎設施很感興趣,”。

特別讓西方關註的是“揚塔爾”號海洋考察船,它攜帶有微型潛艇,足以在600米的海底作業。俄羅斯媒體曾披露,“揚塔爾”號可以連接或切斷水下電纜,“並用一種特殊系統幹擾水下傳感器”。美聯社稱,這些水下活動主要由俄軍情報機構“深海研究總局”負責,其主要任務是調查、操縱和回收海底物體,如尋找有情報價值的物品或竊聽、切斷海底電纜。該局擁有多艘由核潛艇改裝而來的特種行動母艇,它們可以攜帶微型潛艇執行這類任務。美國海軍上將詹姆斯·斯特拉夫裡迪斯警告說:“俄羅斯相對弱勢的地位使其不太可能與北約發生常規沖突,因此光纖電纜就可能成為俄羅斯的目標。”

不過在水下監聽和破壞電纜方面,西方更是擁有悠久歷史。全球首次海底電纜破壞行動發生在1898年的美西戰爭期間,當時美國“紮菲羅”號驅逐艦切斷連接菲律賓與亞洲大陸的電纜,使西班牙無法通過有線電報掌握前方信息。美軍還在加勒比海的多個西班牙殖民地進行類似的破壞行動,對美國的最終勝利起到很大的作用。冷戰期間,美國海軍多次潛入遠東鄂霍茨克海的海底,在通信電纜上安裝記錄蘇聯通信的設備。最著名的例子是“常春藤之鈴”行動,當時美國海軍出動改裝的核潛艇,在連接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海軍基地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蘇聯電纜上安裝竊聽裝置,並定期派潛艇將竊聽裝置的記錄儀器取回。

冷戰結束後,美軍這類水下竊聽活動有增無減,例如最先進的“海狼”級攻擊核潛艇“吉米·卡特”號就被用於對全球海底電纜進行竊聽。因此西方尤其是美國海軍,對海底基礎設施的破壞能力還在俄羅斯之上。

修復起來容易嗎

單從工程角度看,由於海底管道或線纜出現損毀的情況並不罕見,因此相關修復也早有預案。

《科學美國人》網站稱,如果“北溪”的確是遭到大規模爆炸而損毀,那麼可能需要更換較長的管道,具體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方案。例如2008年跨地中海的一條油氣管道就被船錨完全切斷,其深度約70米,與丹麥博恩霍爾姆島附近破損的“北溪-1”管道深度相似。由於水深較淺,管道受損的末端可以分別用特殊的容器吊出水面送到工程船上,切割破損部位,然後將新的節段焊接上。

另一種方案不用將管道打撈出水,而是直接在水下管道兩端加入一個特殊的高壓室,並將它們焊接在一起,這個過程被稱為“高壓連接”。在“北溪-1”管道建造過程中,就曾使用這種方法。此外,還可以在水下選擇用特制的法蘭進行連接,而不需要焊接。例如在2008年挪威海岸附近的水下管道修復過程中,由於管道位於水下210米,挪威國傢石油公司在受損區域周圍切下約25米長的破損管道,然後使用特殊的套筒接頭連接新管道,使用液壓裝置將接頭部分緊密密封。

一旦管道本身被修復後,還需要將滲入管道的海水完全抽走,並用氣流吹幹管道內部。如果有必要,還應該用工業機器人在管道內部噴塗防腐蝕塗層,以防止發生電化學腐蝕。

報道稱,“北溪”管道的修復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在很大程度取決於損壞的程度、具體水深和可以利用的專業設備。由於修復管道需要專業的工程船,它們的施工任務繁重,遇到突發情況時很可能需要排隊等待工期。例如2008年挪威海底管道修復工作耗時5個月,而地中海管道則在事故發生9個月後重新投入使用。就“北溪”管道破壞事件而言,“由於不同尋常的情況,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

相對於海底油氣管道,電纜的修復更為簡單。例如今年初湯加火山劇烈噴發導致海底電纜中斷後,歐洲海底電纜協會副主席彼得·賈米森在接受采訪時就表示,修復過程並不復雜。當長達數千公裡的電纜出現故障時,第一步是要確定斷裂發生的具體位置。他解釋說:“我們將發出光脈沖,然後測量它的移動時間,以確定斷裂位置。”第二步則是派出電纜修理船前往事故海域,使用遙控水下航行器或一種被稱為“抓手器”的工具將斷裂的電纜打撈起來,在船上重新焊接。“如果一切順利,整個過程需要5到7天”。

美聯社稱,通常情況下,修復海底電纜的時間取決於天氣狀況和水深,但如果發生武裝沖突,沿著電纜走向行動的工程船很容易成為攻擊目標。還有專傢表示,這類海底破壞行動隱蔽性強,很難找到確鑿證據指證是誰幹的。考慮到“破壞總比建設容易”,雖然一兩根光纜被破壞還不足以造成大范圍斷網,但如果對海底管道或電纜的破壞成為戰爭常態,其影響將遠遠超出地區范圍,直接危及全球。因此多國都發出嚴厲警告:對“北溪”管道的破壞行動是打開“潘多拉的盒子”。


相關推薦

2022-10-03

然氣管線物理中斷,使歐洲能源供應短缺問題更加突出。全球各地包括發展中國傢的消費者,恐怕要承受由此引發的能源市場動蕩和能源價格上漲。事件對相關海域航運線路和生態環境的影響仍在顯現。歷經數日,兩條出現“罕

2024-09-11

與黃仁勛興高采烈不同,近期NVIDIA卻陷入重重麻煩。隨著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增加,以及AI和遊戲市場的飽和,NVIDIA的高增長時代似乎正在結束,投資者對於其未來的盈利能力表示擔憂,這直接反映在其股價的下跌上。此外,NVID

2024-03-06

關於紅海海底光纜問題目前已經有更多消息,首先可以明確的是確實有四條海底光纜受損,這個並非謠言,不過胡塞武裝方面也否認是自己切斷的海底光纜(盡管他們之前確實有威脅過要破壞這些海底光纜)。香港知名網絡運營商

2022-09-29

道不僅短期內重啟無望,甚至可能面臨永久性擱置。標普全球大宗商品洞察天然氣分析師詹姆斯·哈克斯特普認為,北溪管道泄漏增加能源市場的不確定性。“北溪-1在年底前恢復供氣的可能性基本上從1%下降到0%。但市場仍然對

2022-06-24

的天然氣供應占意大利需求量的40%,但意大利一直努力在全球尋找替代來源,並已經和一些供應商達成瞭新協議,特別是在北非地區。芬蘭等一些較小的天然氣買主計劃使用浮動式LNG終端。多數電力來自火電廠的波蘭投資瞭一條

2023-03-31

3月31日下午,全球首個商用海底數據中心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下水。據介紹,這個項目承建方為深圳海蘭雲數據中心科技有限公司,此前聯合國傢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對海底數據中心建設海域篩選後落戶到陵水黎族自治縣英

2022-10-21

國南部的多條海底電纜一夜間中斷,其帶來的影響甚至使全球的互聯網接入一度變得不可靠。工程師修復一條斷裂的鏈接,調查仍在進行中。由於烏克蘭沖突持續進行,一些陰謀論者矛頭指向俄羅斯潛艇,但調查人員尚未發現任

2022-10-16

據俄羅斯媒體15日報道,汽車行業研究機構——標準普爾全球移動日前發佈的一則報告顯示,歐洲能源危機使歐洲汽車行業面臨巨大的能源成本壓力,加之冬季來臨前的能源使用限制或將導致汽車工廠停產。從今年第四季度到明

2022-07-04

全球籠罩在能源危機的陰霾下,隨著多國政府回心轉意,核電是否將迎來“第二春”?近日,國際能源署(IEA)在其報告《核電和安全能源轉型》中指出,未來三十年全球核電容量需要翻一番,才能實現凈零碳排放和能源獨立的

2023-05-09

目負責人楊令航表示,施工中,盾構機6次下穿機場航油管線,並長距離下穿機場跑道敏感區和上軟下硬地層等風險源,地面沉降控制及安全風險要求高、施工難度大。同時,在盾構機施工中,建設人員提前佈設自動化監測點,

2022-10-20

以來,歐洲能源供應緊張、電價和天然氣價格持續上漲,全球能源安全也受到沖擊。寒冬將至,民眾對天然氣等能源的需求大增。受全球能源價格上漲影響,多國面臨與日俱增的能源危機壓力。為能順利度過這個冬天,各國政府

2024-03-12

而立之年的海底撈,做出一個“叛逆”的決定:開放加盟。3月4日晚間,海底撈發佈公告稱,將著手推進海底撈餐廳的加盟特許經營,以多元經營模式進一步推動餐廳網絡的擴張步伐。網紅火鍋店“一加盟就垮”的黑歷史,能被

2023-02-26

最近海底撈發佈公告,稱將禁止顧客自帶食材,理由是安全不可控,這意味著以前網上流傳的海底撈薅羊毛方法不再管用,同時也廢除海底撈2017年推出的所謂人性化自帶菜服務。在這背後,除食品安全的原因之外,是海底撈迫

2023-01-18

依然擋不住禮來公司市值蒸發超過150億美元。11月11日,全球最大廣告買傢 GroupM 將 Twitter 標記為“高風險”廣告平臺,並向客戶發出警告,因為虛假信息和仇恨言論,不建議購買該平臺的廣告位。11月19日,Twitter解封特朗普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