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東西8月12日報道,剛剛,國產CPU龍頭海光信息以發行價36元/股登陸科創板。海光信息開盤價為70元/股,漲幅達94.44%。開盤後,海光信息股價小幅下跌,截至芯東西成文,股價為67.87元/股,漲幅88.53%,總市值1578億元。
原標題:剛剛,國產x86 CPU龍頭上市!
作者 | 程茜
編輯 | Panken
成立於2014年的海光信息,與另一傢國產CPU龍頭龍芯中科同屬中科系公司。該公司剛剛成立,就獲得中科曙光、國科控股等參投的天使輪融資。其中,中科曙光是中國科學院旗下的上市公司,發展20餘年,在技術和市場份額上處於領先地位。
截至報告期末,該公司的海光CPU系列產品海光一號、海光二號已經實現商業化應用,海光三號已經完成實驗室驗證,海光四號處於研發階段,海光DCU系列產品深算一號已經實現商業化應用,深算二號處於研發階段。
本次IPO,海光信息計劃募集91.48億元,主要用於新一代海光通用處理器、協處理器研發以及先進處理器技術研發中心建設、科技與發展儲備資金。
海光信息募集資金用途
一、龍芯課題組成員曾加入,現無實控人
海光信息成立之際,正值2014年9月,工信部辦公廳正式設立國傢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半導體行業迎來創業熱潮,投資機構開始搶占半導體市場。
2014年10月,天津市大型國有企業天津海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天津海泰科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出資3.08億元成立海光有限。同年12月,海光有限獲得海泰投資、寬帶資本CBC、中科曙光、國科控股參投的天使輪融資。隨後,海光有限於2017年改名為海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該公司的發展與龍芯中科也有交集。龍芯中科的前身為2001年中科院成立的龍芯課題組,而唐志敏正是當時該課題組的牽頭人,他與胡偉武帶領研究團隊,於2002年8月10日研發成功我國首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通用高性能微處理芯片“龍芯1號”。胡偉武是龍芯中科的創始人、董事長、總經理。
2016年1月,唐志敏認繳海光有限1.63億元新增註冊資本。中科院的公開信息顯示,2016年至2019年,唐志敏兼任海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裁、成都海光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總裁、成都海光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總裁。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唐志敏履歷(圖源:中科院官網)
2018年5月孟憲棠加入中科曙光並擔任董事長。他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曾任國傢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處長、副巡視員、國科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目前,孟憲棠合計持股0.64%。
公開信息顯示,海光信息的法人並不是孟憲棠,而是該公司的總經理沙超群,曾任中科曙光技術副總裁、高級副總裁,現任海光信息董事、總經理,持股比例為0.53%。
海光信息董事、總經理沙超群
此外,招股書上透露,目前該公司並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其第一大股東為國產服務器龍頭企業中科曙光,持股32.10%,其次持有該公司5%以上股權的股東為成都國資、海富天鼎合夥、藍海輕舟合夥,分別持有19.53%、12.41%、6.99%的股份。
其中,成都國資通過成都產投、成都高投、城府集萃分別持股8.28%、6.8%、4.45%,藍海輕舟合夥為高公司員工持股平臺。
股權架構圖
二、去年首次盈利,年復合增長率近150%
報告期內,2021年該公司實現首次盈利,其產品在國產CPU中的相關性能指標處於領先行列,且多款產品實現商業化應用,2019年~2021年期間,海光信息的營收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46.85%。
2019年至2021年,海光信息的營收分別為3.79億元、10.22億元、23.10億元,凈利潤為-1.37億元、-0.83億元、4.38億元。
招股書顯示,其2019年和2020年連續虧損的原因為,公司產品上市初期營業收入規模相對較小,而研發資金投入較大。三年間,該公司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75億元、5.46億元、7.45億元,占各年營收比例分別為228.04%、106.60%、68.60%。
2021年營收翻番的原因為市場需求增加較快,該公司的DCU產品也實現規模銷售。
2019年至2021年海光信息營收、凈利和研發投入變化
海光信息的主營業務收入按產品可分海光CPU和海光DCU,海光CPU為其主要的收入來源,2019年、2020年該業務為其全部收入來源,2021年占比為89.66%。
2019年至2021年海光信息各業務營收對比
此外,在海光CPU系列產品中,主要應用於高端服務器的海光7000系列的營收占比均超65%,該款芯片於2018年第二季度上市。
2019年、2020年、2021年該公司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7.31%、50.50%和55.95%。2019年,其各系列產品毛利率較低,是由於當時銷量相對較小,自研無形資產攤銷占營業成本的52.42%,導致產品單位成本較高。
目前,全球從事CPU或GPU研發和銷售的公司包括英特爾、AMD、英偉達、海思半導體等,國內有瀾起科技、寒武紀、北京君正和龍芯中科,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相比,海光信息的綜合毛利率在2021年與行業可獲取數據的平均水平基本持平,這可能與各公司的主要業務不同有一定關系。
海光信息綜合毛利率與可比公司對比情況
從地區分佈來看,海光信息產品的銷售地區分佈變化以2019年為界,2019年前,其主要客戶為華北區的服務器廠商,2020年開始,該公司華東區客戶增長較快,占銷售收入比重增長。
總體來看,近兩年來,華東地區交通運輸條件便利、制造業配套設施完善,對海光信息的業務增長提供保障。
2019年至2021年海光信息產品銷售地區變化
按季度收入來看,該公司的收入基本符合所處行業的特點,上半年與客戶處於投標階段,第四階段完成采購和產品驗收。
2019年至2021年海光信息產品季度銷售變化
其中,2019年第一季度收入占比較高,主要由於其終端用戶中科院大氣所單一大項目“模擬器裝置”需求所致。
三、獲主流x86架構授權,研發人員占比超90%
高端處理器在大規模數據處理、復雜任務調度和邏輯運算等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雲計算、物聯網等不同的應用場景也對高端處理器的計算性能、功耗、功能等提出不同的要求。
在技術路線上,海光信息選擇相對成熟的x86架構。全球IT行業中,微軟操作系統Windows和英特爾CPU組隊占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結成“Wintel”技術聯盟,該聯盟的特點是基於x86架構優化各類軟件應用,使得x86架構下的軟硬件環境成熟度較高。
國產CPU通過兼容這一架構來開發芯片,能夠在源頭上占有生態的優勢。
海光信息通過與AMD成立成都海光微電子、成都海光集成電路得到AMD官方授權,獲得x86處理器設計核心技術。其中,海光微電子由AMD主要控股51%,擁有AMD的IP授權並負責芯片生產,海光集成電路由海光信息主要控股70%,負責芯片設計與銷售。
根據應用領域、技術路線和產品特征的不同,海光信息在研發、設計和銷售應用於服務器、工作站等計算、存儲設備中的高端處理器時,將其產品分為海光通用處理器(CPU)和海光協處理器(DCU)。
海光信息的主要產品類型
1、海光CPU系列:采用x86架構,包含三大系列產品
海光CPU主要面向復雜邏輯計算、多任務調度等通用處理器應用場景需求,兼容國際主流x86處理器架構和技術路線。
目前,海光CPU產品有三個系列,分別是面向數據中心、雲計算等復雜應用領域的海光7000系列,面向政務、企業和教育領域的信息化建設中低端服務器的海光5000系列,面向工作站和邊緣計算服務器等入門級計算領域的海光3000系列。
海光CPU系列產品在服務器中的應用
國外主流CPU廠商有英特爾和AMD,國內CPU廠商除海光信息外,還有海思、龍芯、兆芯、飛騰、申威。招股書中,海光信息與上述廠商的CPU產品進行參數比較,結果顯示,其產品的部分性能已經達到國際上同類型主流高端處理器水平。
海光信息的CPU產品與可比公司對比情況
2、海光DCU系列:兼容通用環境,部分產品性能媲美英偉達A100
海光DCU產品包含海光8000系列, 其第一代產品海光8100采用FinFET工藝。
目前,該公司的海光DCU系列產品是以GPGPU架構為基礎,兼容通用的“類CUDA”環境以及國際主流商業計算軟件和人工智能軟件,應用於大數據處理、人工智能、商業計算等領域。
海光DCU系列產品形態
海光DCU系列產品深算一號和英偉達高端GPU產品A100、AMD高端GPU產品MI100進行對比,在典型應用場景下,海光的產品部分性能已經達到國際上同類型高端產品的水平。
海光信息的DCU產品與可比公司對比情況
招股書顯示,未來,海光DCU將廣泛應用於大數據處理、人工智能、商業計算等領域。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該公司的研發技術人員工1031人,占員工總數的90.20%,還有7名核心技術人員分別為劉新春、應志偉、潘於、張攀勇、王建龍、黃河、楊曉君,其中有3名核心技術人員畢業於中科院。
海光信息已經在北京、成都、蘇州、上海等地建立近千人的研發團隊,包含CPU前端、DCU前端、後端、矽後、產品運營五大核心研發團隊和技術支撐、質量管理支持保障團隊。
此外,海光信息擁有已授權專利179項,154項軟件著作權和81項集成電路佈圖設計專有權等知識產權。
四、打入浪潮、聯想、新華供應鏈
報告期內,海光信息的主要銷售模式為直銷,少量產品為經銷。
2018年以來,浪潮、聯想、新華三、同方等多傢國內服務器廠商的產品已經搭載海光CPU芯片,覆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金融領域客戶,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能源化工領域客戶,電信運營商等。
報告期內,該公司向前五名客戶的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9.12%、92.21%和91.23%,集中度較高。
海光信息前五大客戶
海光信息采用Fabless(無晶圓廠)經營模式,采購項目包括原材料、外協加工費、工藝及技術服務費、軟硬件租賃等。
報告期內,其包括晶圓和DCU半成品在內的原材料采購增長,主要原因為下遊市場需求旺盛,使得海光信息的CPU系列產品訂單增多,再加上受芯片供應緊張的影響,該公司相應增加產量、備貨。
報告期內,功該公司向前五名供應商采購的內容主要為晶圓、芯片封測服務、DCU半成品、HBM內存、IP授權費、設備、知識產權費和EDA工具等,合計采購金額占當期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81.41%、67.83%、78.41%。
海光信息前五大供應商
報告期內,海光信息不存在依賴於單一供應商的情況。
結語:CPU國產化進程提速,生態建設仍任重道遠
作為龍芯中科之後第二個成功上市的國產CPU企業,海光信息的產品已經進入規模化落地應用階段。
不同於其他國產CPU玩傢,海光信息是目前國內少有的采用主流x86架構的CPU供應商,在兼容性、軟硬件開發上具有較大優勢。不過2019年6月,海光信息被列入美國《出口管制條例》“實體清單”中,招股書顯示,此後AMD不再為海光信息提供相關技術服務。這對該公司的芯片流片、采購EDA、IP工具等造成一定影響,不過其自行實現後續產品和技術的迭代開發。
此次成功上市或助力海光信息下一代CPU和DCU的研發和技術突破。
近年,無論是服務器還是PC市場,國產CPU的市場份額都在逐年提升。尤其在關乎國傢安全的黨政軍等細分領域,實現CPU國產化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但除技術攻關外,目前國產CPU還需突破國際巨頭的生態壁壘,發展之路仍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