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某手機廠商在宣傳新產品時使用“1.5K”來描述分辨率為2712x1220的屏幕。我能理解叫“1.5K”是想表達分辨率介於FHD+(比如2400×1080)和WQHD+(比如3200×1440,也有人稱之為“2K”)之間,也知道此前有廠商將3168×1440稱作“3K”屏而引發一些爭議。
但我依然不認為將2712×1220描述為“1.5K”是一個好選擇 —— K最常見的含義就是“千”,比如Kg(千克)、KJ(千焦)、kW(千瓦)。
1.5K最直覺的意思是1500,但無論是“2712”還是“1220”都和1500不小的差距。
在今天,手機、電腦、顯示器的規格種類越來越豐富。在產品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因為缺少統一標準或有廣泛號召力的廠商,導致不同產品領域有著各自的“黑話”:你能看到一款筆記本將2560×1440分辨率稱為“2.5K屏”,也能看到一款手機將“3200×1440”分辨率稱為“2K屏”,更有可能這兩款產品來自同一個品牌 —— 屏幕分辨率縮寫已經被玩壞。
(查資料的時候甚至看到將1920×1080屏幕叫做1K的)
在ET看來“幾K”本來就是一個非正式的、比較口語話的叫法。既然降低嚴謹性,就應該盡可能通俗易懂。
既然1920×1080和2048×1080都是2K、3840×2160和4096×2160都是4K,那麼“幾K”就應該代表長邊的近似值(而p則是短邊/行的數量)。
可能有朋友會說,那3840×1440的超寬“帶魚屏”是不是也能叫4K屏呢。還是那句話,“幾K”本來就不嚴謹,如果你想明確3840×2160分辨率,可以使用UHD 4K這樣更有針對性的稱呼。
超寬屏不算是市場上的主流產品,具體介紹它的時候再備註下分辨率就好 —— 我不認為在所有場合下都必須寫長×寬分辨率,不然起個標題都要用掉9個字符。
一些比較確定的分辨率縮寫:
XGA 1024×768
HD 1280×720
WXGA 1280×800
SXGA 1280×1024
UXGA 1600×1200
FHD 1920×1080
DCI 2K 2048×1080
WQHD 2560×1440
WQXGA 2560×1600
UHD 4K、UHDTV1 3840×2160
DCI 4K 4096×2160
UHD 8K、UHDTV2 7680×4320
DCI 8K 8192×4320
為便於傳播和理解,適度簡化是必然的。但不能為此增加學習成本,再搞一套“密碼本”什麼的。最後,看到有評論說用ppi的。
這個隻能表現細膩程度,並不足以反應全部參數 —— 比如能不能點對點呈現UHD 4K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