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汽車最近麻煩事不少。當地時間6月28日,做空機構灰熊(GrizzlyResearch)發佈報告稱,蔚來汽車很可能利用未合並的關聯方武漢蔚能來誇大營收26.17億元、誇大凈利潤17.77億元。
對此,蔚來汽車回應說,該報告並無依據,其關於公司資訊包括許多錯誤、無根據的推測以及誤導性結論和詮釋。並表示公司的董事會,包括審計委員會,正在審查這些指控,並考慮采取適當的行動來保護所有股東的利益。
在做空報告中,灰熊的指控涉及BaaS電池租賃服務模式,蔚來旗下負責運營該服務的武漢蔚能,以及包括CEO李斌在內的蔚來汽車相關高管等。
不過,有學者指出,灰熊對於蔚來汽車的指控或有牽強之處,而蔚來方面也應該給出進一步解釋。
6月30日,上海國傢會計學院教授袁敏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遭灰熊指控的“提前確認收入” 等行為在形式上是合規的,而做空報告的結論本身有一些值得商榷之處。
第三方研究機構透鏡研究創始人況玉清在6月30日的一場線上活動中表示,整體而言,灰熊質疑的收入確認、折舊轉移,這些問題,在會計合規層面是沒有問題的,這些隻存在模式爭議,不存在財務上的爭議。不過他表示,“蔚能大幅配置超過合理需求的電池資產,這個確實可疑,需要蔚來、蔚能方面有個合理的解釋。”
在該做空報告公佈後,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摩根大通(JP Morgan)、大和資本市場(Daiwa Capital Markets)等多傢大行發佈看多報告,建議增持蔚來,並表示灰熊的做空報告可能並不準確。值得註意的是,蔚來汽車在公告“正在審查這些指控”後,並未有實質性的回應或者反駁舉動。
提前確認收入、蔚能承擔折舊在財務上合規嗎?
灰熊在做空報告中稱,蔚來汽車將收取用戶電池月租的負擔轉移給瞭武漢蔚能,以此提升自身盈利能力。原本蔚來需要7年逐步完成電池租賃費用的回收,但通過武漢蔚能,蔚來汽車提前確認瞭未來7年的電池租賃收入,提前確認的營收為11.47億元。
袁敏對澎湃新聞表示,就已獲取的信息來看,這種行為在形式上是合規的。因為蔚來、蔚能是兩個獨立的法人實體,隻要相關交易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理論上就沒有問題。“蔚來賺的是賣電池的錢,而蔚能賺的是租電池的錢,就蔚來這個會計主體而言,隻要電池真的提供給蔚能,相關電池的款項流入或很可能流入公司,就可以確認收入,稱不上‘造假’。”
就灰熊所指蔚來利用蔚能轉移電池折舊成本的問題,袁敏說道,這其實與前述問題是相關的,“因為電池已經提供給瞭蔚能,所以折舊就需要由蔚能承擔,隻要符合前述條件,在財務上也是合規的。”
況玉清指出,蔚能的存在美化瞭蔚來的報表,“在蔚能誕生之前,這部分業務和風險都是蔚來自己承擔的,現在轉移給蔚能瞭,就看蔚能到底能不能掙到錢瞭。對於蔚來而言,客觀上肯定是美化瞭短期報表數據,但這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商業模式選擇,隻要遵循市場化原則,無可厚非。從蔚來的角度來講,他的當務之急是賣車,把電池租賃業務讓給第三方做,可以有效減輕其模式壓力,節約瞭大量的資金和精力,可以讓他們更專註於造車和市場拓展。”
花旗銀行對此評價道,“從蔚來購買電池包後,蔚能有權在電池資產的整個生命周期內向消費者收取電池月租費。在港交所上市過程中,該商業模式(BaaS模式)以及向蔚能銷售電池包的相關收入確認已經進行瞭盡職調查,並對財務報表進行定期審計。”
做空報告結論有值得商榷之處,但蔚來需解釋電池超售問題
袁敏指出,做空報告的結論本身有一些值得商榷之處,比如為瞭保證電池流轉,蔚能所需要“備用”的電池會超過汽車的數量,這本身無可厚非。
在做空報告中,灰熊稱,截至2021年9月,武漢蔚能擁有40053塊電池,但同期BaaS訂閱用戶為19000名,灰熊通過對蔚來換電站現場觀察等方式,斷定蔚來換電站電池利用率低,無需多餘電池,即蔚來向武漢蔚能超售電池21053個。
“當然,具體是否需要超過1倍的電池數量,值得探討,”袁敏表示,“但蔚能為滿足經營需要,買入‘過量’的電池這一行為本身,並無問題,即使相關數據屬實,說這種行為不合規證據也不充分。”
況玉清表示,“理論上,蔚能是沒有理由大幅超過用量的采購電池的。當然,略超是合理的,因為涉及到換電的問題,備用電池數量肯定是要高於用戶數量的;而且,考慮到業務擴張的因素,也需要配備高於用戶數量的電池,但如果高得太多,則是可疑的。”
對此,大和資本表示,“我們認為蔚能的目的是通過其19000塊電池資產進行ABS(資產支持證券)融資,因此報告瞭19000個BaaS(電池即服務)用戶。事實上,我們認為截至2021年9月,蔚來擁有4萬名BaaS用戶,鑒於2020年第4季度至2021年第3季度的8.4萬銷量(蔚來於2020年8月推出BaaS)以及較高的BaaS訂閱率(目前接近50%),這一數字看起來是可以實現的。因此,我們認為Grizzly的報告沒有準確反映交易的細節,我們建議投資者在股價疲軟時買入蔚來汽車的股票。重申買入評級。”
蔚來遇到增長瓶頸瞭嗎?
在灰熊的做空報告公開後,有不少分析人士提出質疑,也有觀點指出,灰熊做空中概股的“成績”並不出色。不過,蔚來自身也存在這一些增長瓶頸。
一位業內人士對澎湃新聞表示,“我個人看來,這份做空報告並未觸及蔚來的核心業務。要從核心業務來看,業務確實在增長,但是比較來看,蔚來近期的來銷量並不理想。”
從財務狀況來看,近年來,蔚來汽車營收平穩提升,虧損也在逐漸收窄。財報顯示,2018年至2021年,蔚來汽車營收分別為49.51億元、78.25億元、162.58億元、361.4億元;凈虧損分別為96.39億元、112.96億元、53.04億元和40.2億元。
不過在銷量上,蔚來卻遇到瞭瓶頸。自去年下半年以來,蔚來多次在“蔚小理”三傢頭部新勢力中銷量墊底,甚至屢屢被第二梯隊的哪吒汽車超越。
今年上半年,蔚來銷量約5萬輛。相較於小鵬、理想等,其在銷量上的先發優勢正逐漸被抹平。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高端車銷量確實相對要低一些,但是目前新勢力其實還是在起步階段,這個時候在銷量上跟不上,之後很難形成規模效應,在市場上的口碑也不容易建立起來,畢竟現在大傢買車還是傾向於選擇‘大傢都買的車’。”
此外,對於本次事件,況玉清認為,在更多證據被披露出來前,預計該事件不會影響到海外投資人對中概股的態度。
當地時間7月1日,蔚來美股開盤漲超2%,截至收盤跌1.66%。港股7月1日收盤漲3.93%,報收172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