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的時候,知名爆料人@Greymon55在Twitter上與多位網友嘮嗑時,透露與AMDRNDA3“Navi31”GPU有關的更多細節。據說在臺積電 5nm先進工藝的加持下,來自紅隊的這枚新一代旗艦GPU,其GCD部分尺寸會縮減33%、到350m㎡左右。
(來自:VideoCardz,via WCCFTech)
AMD 強調的一些 RDNA 3 GPU 關鍵特性如下:
● 5nm 工藝節點
● 先進的小芯片封裝
● 全新設計的計算單元架構
● 優化圖形管道
● 新一代 Infinity Cache 無限緩存
● 大於 50% 的每瓦性能提升(相較於 RDNA 2)
早前傳聞稱 AMD RNDA 3 GPU 的芯片總面積或達到 600 m㎡,但新爆料卻幾乎砍半。
主要原因是整個芯片不僅包含 GPU 主體(GCD),還包括 MCD 緩存部分。
如圖所示,RNDA 3“Navi 31”旗艦 GPU 將被六個 MCD 給環繞。每個 MCD 與 GCD 分開,但又融合到一整個封裝中。
相比之下,當前 RDNA 2“Navi 21”旗艦 GPU 也基於臺積電 5nm 工藝制造,裸片尺寸為 520 m㎡ 。
在才能夠 520+ 縮減到 350+ m㎡ 的同時,RDNA 3 旗艦 GPU 的 MCD 部分,或采用臺積電的 6nm 工藝制造。
此外 3DCenter 老夥計們給出一個有趣的比較,稱刨去 Infinity Cache 和顯存控制器後的 Navi 21 GPU 的核心尺寸在 375 m㎡ 左右。
這樣的參數已非常接近於 Navi 31,但新旗艦 GPU 的核心規格是 Navi 21 的兩倍以上。
假如 AMD 換用 7nm 節點,則芯片尺寸可能超過 500 m㎡ 。
此外 @Kepler_L2 提到,Navi 31 SKU 中包含的 RDNA 3 GPU 架構、已經移除諸多片上技術,以努力精簡芯片尺寸。
推測 RDNA 3 GPU 可能不大需要 XGMI、GDS(全球數據共享)、Legacy Geometry Pipeline 或 Legacy Scan Converter 等功能。
至於 AMD Radeon RX 7900 XT 旗艦顯卡的規格:
據說 Navi 31 GPU 放棄傳統的計算單元(CU)描述,轉而采用工作集群處理器(WGP)來計數。
每個 WGP 由雙 CU 組成,但 SIMD32 集群數量翻番到 4 組。相比之下,RDNA 2 GPU 中的每個 CU,僅搭配 2 組 SIMD32 。
另有傳聞稱,AMD 可選三星和臺積電的 6nm 芯片制造工藝。
最新消息稱,Navi 31 GPU 的單個 GCD 模塊上,擁有 48 組 WGP、12 個 SA、以及 6 個 SE,總計 12288 個流處理器、低於早前的預期。
正因如此,其性能將有所降低 —— 除非 AMD 采用超過 3.0 GHz 的激進時鐘頻率(> 75 TFLOPs @ FP32 性能,2.3 倍於 RDNA 2 @ RX 6950 XT)。
此外 Navi 31 GPU 還將搭配 6 個 MCD,每芯片 64MB 無限緩存,輔以 64 bit(32-bit × 2)內存控制器 @ 384-bit 總線位寬。
同時顯卡功耗也會有所增加,但能效表現還是優於英偉達 RTX 40 系列 Ada Lovelace 競品。
AMD Radeon RX 6950 XT 的 TBP 已達到 335W,若性能提升超 2 倍,預計 Radeon RX 7900 XT 的最終 TBP 或接近 400-450W。
而同樣定於今年晚些時候到來的英偉達 AD102 GPU(芯片面積 600 m㎡),功耗或達到驚人的 600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