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芯片制造技術本可以遙遙領先 都怪英特爾


4月12日消息,芯片技術是當今人工智能革命的核心,美國在這一技術的早期研究中曾發揮過關鍵作用。然而,現在一傢荷蘭公司壟斷最重要的芯片生產工具,而亞洲制造商則主導整個芯片生產領域。這是美國的一次戰略性巨大失誤。

極紫外(EUV)光刻機無疑是當前世界上最關鍵的電子設備。這些機器的出現使得人們能制造出具有突破性處理能力的芯片,為新一代人工智能工具鋪設發展道路。例如,ChatGPT和谷歌Gemini等人工智能平臺,其執行的復雜、多層次計算任務大大加速許多原本需要人工操作的流程。在這種情況下,獲取EUV技術對美國和中國來說已成為一個國傢經濟安全的戰略關鍵。

目前全球面臨的一大問題是,隻有阿斯麥一傢公司生產EUV光刻機。這些設備體積龐大,相當於一輛公交車大小,每臺的成本超過2億美元。到目前為止,阿斯麥已經售出200多臺EUV光刻機,其股票成為歐洲市場上最有價值的科技股,總市值超過3500億美元。

那麼美國是如何放棄對這一關鍵技術的控制權的呢?部分原因在於,當年隻有少數行業高管認為EUV光刻機技術是可行的。而另一個原因是,長期以來作為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的英特爾公司出現重大的戰略誤判。

近乎原子尺度

矽芯片由晶體管組成,本質上是一系列門和開關,它們構成現代計算中0和1的物理基礎。為讓計算機更為強大,芯片工程師們一直在努力將晶體管做得更小。上世紀中葉發明的第一批晶體管長度約為一厘米,而現在,它們的寬度僅為幾納米,即十億分之幾米。

在制造芯片的最初幾十年中,人們使用可見光在矽片上刻蝕圖案來制造晶體管,這一過程稱為光刻。隨後,整個行業轉向紫外光技術。到20世紀80年代,科學傢們開始探索如何將芯片制造推進到接近原子規模,以保持技術創新的步伐。總部位於新澤西州的貝爾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開始研究極紫外線技術,隨後美國能源部的三個國傢實驗室——勞倫斯利弗莫爾實驗室、勞倫斯伯克利實驗室和桑迪亞實驗室也加入研究。美國能源部最終為這項研究投入數億美元。

芯片制造商的冒險

隨著這些機構在關鍵技術環節取得進展,他們意識到要將這種技術推向市場,行業支持是必不可少的。1997年,一傢名為EUV LLC的公私合營機構成立,其成員包括美國的英特爾、AMD和摩托羅拉公司。光刻設備制造商矽谷集團(Silicon Valley Group Inc.)以及荷蘭的阿斯麥後來也加入該機構,阿斯麥同時還參與歐洲一個類似的EUV研究聯盟。

當時,日本的尼康和佳能是光刻領域的領頭羊,被視為美國在芯片制造領域的主要威脅。因此,美國選擇不在新一代技術競爭中支持日本,而是轉向支持矽谷集團和阿斯麥。阿斯麥全力投入到EUV技術的研發中,並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深入挖掘其技術潛力。2001年,阿斯麥斥資11億美元收購矽谷集團,從而在競爭中取得優勢。當時,阿斯麥預計到2006年EUV技術將具備商業可行性。

技術挑戰

事實證明,這種看法過於樂觀。EUV技術極其復雜,它涉及使用高功率激光以每秒五萬次的速度轟擊錫滴,產生可以發射極紫外光的等離子體。由於這種光在地球自然環境中會被空氣吸收,整個過程必須在真空中進行。然後,通過一系列鏡子將光線聚焦並反射到掩膜板上。掩膜板可以阻擋和吸收部分光線,從而形成要刻蝕到芯片上的電路圖案。

考慮到操作規模近乎原子級,由德國蔡司公司制造的鏡子必須極其平滑:最大瑕疵也隻能高出一個原子。阿斯麥表示,如果將這些鏡子比作一個國傢的面積,最高的凸起不會超過1毫米。激光轟擊熔化錫的過程同樣棘手,需定期清理,導致設備頻繁停機。這樣的設備要經濟實惠幾乎難以想象,尤其是半導體制造設備需要無休止地運轉,每周七天、每天二十四小時,以證明數十億美元的投資是合理的。

直到2012年,業界才開始認為這項技術可能是可行的,盡管仍需巨額投資。因此,阿斯麥轉向其最大的客戶:臺積電投資14億美元,三星電子投資9.74億美元,而英特爾承諾最多投資41億美元。當時,這三傢芯片制造商共持有阿斯麥約四分之一的股份。

這一策略最終取得成功。到2018年,阿斯麥開始大規模出貨EUV光刻機。盡管早期的絕大多數工作都是在美國完成的,並且英特爾是阿斯麥的最大產業支持者,但首代機器並沒有一臺交付給英特爾。

制程工藝

這並非阿斯麥的決定,而是英特爾的選擇。當時的英特爾首席執行官佈萊恩·科再奇(Brian Krzanich)對這項技術是否能產生經濟效益缺乏信心,他決定繼續依賴現有技術,直到EUV技術中的問題得到解決。科再奇對此有足夠的信心,畢竟在尖端芯片制造工藝方面,英特爾一直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然而,這最終證明是一個錯誤。大約在2018年,使用EUV技術的臺積電在技術上首次超越英特爾。臺積電承接芯片代工業務,為蘋果、英偉達和AMD等客戶進行生產。

與此同時,英特爾采用的“多重光刻”替代技術在可靠性方面遇到問題。當英特爾的工藝調整至能夠量產芯片時,臺積電和三星已經開始生產更先進的芯片。

英特爾仍在為自己的誤判付出代價。

2021年接任英特爾首席執行官的帕特·蓋爾辛格(Pat Gelsinger)在今年四月份表示:“我們采取多種措施來避免對EUV光刻機的依賴,但正如你所見,這導致我們在芯片的功率、性能、尺寸和成本方面都存在不足。”

股市也反映這一錯誤的嚴重性。早在2012年投資阿斯麥時,英特爾的市值是英偉達的15倍,幾乎是臺積電的兩倍。而現在,英特爾的市值僅是這兩傢公司的一小部分:英特爾市值為1640億美元,臺積電市值為6500億美元,英偉達市值達到2.2萬億美元。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英特爾未能掌握EUV技術。

蓋爾辛格急於確保自己不會重蹈覆轍。英特爾正在大力投資於新一代EUV技術:高數值孔徑技術。這種方法采用新光學系統將光線聚焦至更小點上,英特爾已在俄勒岡州安裝第一臺預生產模型。


相關推薦

2024-04-03

案例,預計晶圓代工廠訂單上看150億美元。尤其是前不久美國政府為英特爾提供85億美元的直接撥款和110億美元的貸款,以及未來5年25%的稅收減免,為英特爾正計劃未來5年投資1000億美元擴大先進芯片制造能力,並在2030年重回先

2023-05-08

配置的反折射鏡頭技術也是讓ASML焦慮的地方。同時,在美國能源部和幾大芯片巨頭合建的EUV光刻聯盟裡,ASML還隻是個小配角。這時下一代光刻技術發展會怎樣,整個半導體屆沒有人知道。在轉折關頭,ASML決定另辟蹊徑,報價16

2023-10-30

天荒的不開發佈會直接開賣Mate 60系列,並且還實現國產芯片的替代,代表著國產供應鏈的最高水平,讓手機的國產化達到史上最高,真正的實現“遙遙領先”。網友們自發的都會通過“遙遙領先”來形容Mate 60系列,並且還在網

2023-11-07

GPU Immortalis-G720,再加上第七代APU 790 AI單元,率先在移動芯片上運行330億參數大模型,整體性能、技術實現一次巨大的飛躍。安兔兔V10總成績達到220.7萬分,這也是安卓平臺第一次突破220萬分。這相比於小米14系列上的驍龍8 Gen3的

2024-05-01

芯片制造企業AMD盤後一度下跌9.1%,該公司對人工智能處理器的預測令市場失望。該公司預計,MI300系列芯片——所謂的人工智能加速器——今年將產生約40億美元的收入,雖然高於之前預測的35億美元,但一些分析師的最高期望

2023-11-13

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特斯拉汽車的電動汽車註冊量在美國市場大幅領先。盡管面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這傢電動汽車制造商的註冊量仍較去年同期明顯增加。根據Experian的車輛登記數據,從品牌來看,特斯拉以489454輛的註冊

2024-04-03

美國老牌芯片巨頭英特爾(INTC.US)美東時間周二下午宣佈,為全球邁入人工智能(AI)時代而量身打造的英特爾“芯片代工業務”(FoundryBusiness)計劃在2030年實現整個業務盈虧平衡,同時還預計代工業務經營虧損將在2024年達到峰值。然

2023-09-13

,該功能依托蘋果現有衛星服務所用的相同先進技術,與美國最大的道路救援供應商AAA合作,發出請求後,會向用戶的位置精準派遣救助人員。然而,這個功能在國內是無法使用的,所以可以說華為Mate60系列在這方面仍然遙遙領

2024-04-25

,驍龍X Plus未來還將支持Snapdragon Seamless,讓PC與搭載高通芯片的手機、PC、XR終端、可穿戴設備和音頻設備等進行無縫連接,獲得與蘋果生態一樣的互聯體驗,這是其他品牌完全無法比擬的優勢。高通表示,驍龍X Plus將於6月3日在

2023-04-16

方正,底部設有散熱裝置。充電樁銘牌信息信息顯示,其制造廠商為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外部尺寸295*340*1700mm,型號為DT600L1-CNA1型。支持國標2015直流快充,單槍輸出,輸出電壓范圍200-1000V,最大輸出電流600A,最大輸出

2023-11-13

蘋果的M3系列芯片已開始進入PassMark的CPU基準數據庫,並延續其前輩在單線程工作負載方面領先於所有競爭對手的傳統。不幸的是,對於蘋果來說,它的M3Max處理器沒有機會與英特爾和AMD的旗艦產品抗衡,當然,在多線程工作負載

2023-09-13

,該功能依托蘋果現有衛星服務所用的相同先進技術,與美國最大的道路救援供應商AAA合作,發出請求後,會向用戶的位置精準派遣救助人員。不過,這個功能國內用戶是完全無法使用的,所以對於華為來說,他們依舊遙遙領先

2023-09-28

,分析師郭明錤透露,明年iPad系列產品線將會升級為3nm芯片。目前最新款iPad Pro搭載的是M2芯片,因此郭明錤提到的3nm芯片應該就是臺積電代工的M3。相較於5nm制程,3nm制程的邏輯密度將增加約70%,在相同功耗下速度提升10-15%,

2023-11-23

總份額的近20%。論文數、貢獻份額等都遙遙領先第二名的美國紐約都市圈,指標幾乎翻倍。包括北京在內,中國有10個城市位居全球科研城市前20名,相比去年增加2個。其中,上海市、南京市、廣州市和武漢市位列前十。合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