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億人卻做不好科研 印度學術困境難解


過去十年,印度科技界創造屬於他們的高光時刻。其科技論文發表數量以驚人的兩位數增長,迅速躍升為全球第三大出版國;其太空探索也取得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就;其組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遙感衛星群。值得關註的是,印度的研發支出在GDP中的占比遠低於主流科技強國的平均水平,“花小錢辦大事”是其一貫的風格。如今,經費投入不足可能成為其邁向科技強國的“絆腳石”。

0194120CD2A6852C1D1B20CDE178F2593E7A7D7D_size174_w1080_h720.webp

印度,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傢,正在進行最大規模的領導人選舉。6月1日之前,9.7億的印度選民將要選出他們的新一任領導人。

本土科學傢們對這個政治話題關註度頗高,其背景是,印度的學術界正處在一個關鍵節點。具體來說是政府對科研的資助體系,正在經歷重要變革,在這個國傢主導科研投入的國度,印度科學傢希望,新一屆為期5年的政府能夠堅定地把更多資金投入基礎科研, 同時增加資助透明度。

正如印度在經濟等方面的體現,這是一個充滿未來和希望的地方。年輕人口充足,好學而願意吃苦,以改善生活和階級躍升為目的,願意付出努力。在這樣的條件下,現任總理莫迪曾說,印度要在2047年(印度從大英帝國手裡獨立出來100周年)成為一個發達國傢,以及更近的目標,即在2030年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不管從哪個角度拆解這個目標,科學、技術能力都是底層和深遠的發展動力。但現實是,在印度學術界,資金不足、資助體系不流暢困擾著這裡的最聰明的頭腦。

借著印度大選的時間點,本文我們詳細聊聊印度科學傢是如何展望他們的科學強國之路。

現狀:極具性價比的印度科學

從科技的角度看印度,過去十年,印度創造屬於他們的高光時刻。

太空領域的成就是絕對的代表。從2013年開始,印度成功發射“Mangalyaan”火星探測器,成為繼美國、蘇聯和歐洲之後第四個成功探測火星的國傢,這次一擊即中的成就開啟印度一系列航天嘗試。2017年,通過PSLV-C37運載火箭,印度一次性將104顆衛星送入太空,在當時也創下單次發射衛星數量的新紀錄。

再看2023年8月23日,印度第三次探月任務“月船3號”成功著陸月球,成為繼美國、蘇聯和中國之後第四個在月球表面軟著陸的國傢。更令人稱奇的是,完成這一切的預算僅為7400萬美元,甚至比拍一部科幻電影的成本還低。

對印度來說,技術成就是一種國力象征。總理莫迪在直播畫面裡用力搖著印度三色旗:“我們正在見證歷史。”極力傳達一個新的形象和信號:一個崛起中的國傢在全球精英中占據一席之地。

同樣的成就,也體現在印度的科研成果產出上。

在2008至2018的10年裡,印度的科技論文發表數量以驚人的兩位數增長,帶著印度整體排名從全球第九,一躍成為如今的全球第三大出版國,僅次於美國和中國。同時,其學術界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蓬勃生長,2014年至2021年,大學數量從760所激增至1113所。

在展示出“印度速度”的同時,學術界的運行和他們的登月任務一樣,也展現出“花小錢辦大事”的理念。

印度科學技術部(DST)的一份報告指出,印度研發支出僅占到其GDP的0.64%。作為對比,2022年,經合組織38個成員國平均研發支出大約占本國GDP的2.7%,中國與此相近,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中國在2021年的研發支出占比為2.4%。


圖:近年來,印度研發投入占GDP比例趨於降低丨來源:DST

還有一些其他成就,比如印度相當著名的仿制藥產業。印度官方數據顯示,以產量計算,2021至2022年間,印度的制藥產業在全球排名第三,其中絕大多數為平價的仿制藥。在那場影響全球的疫情當中,印度出產的仿制藥在客觀上發揮重要作用。此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遙感衛星群,也是印度組建的。

但高光的成就不代表所有現狀,光芒甚至會產生更多不被關註的陰影。

一位印度學者指出,該國現有的資源越來越傾向於支持能夠更快落地或商業化的項目。這是在資源有限下的選擇,在強調經濟價值的背景下,應用驅動的研究占據主導,為印度技術領域帶來片面的繁榮,而更基礎的研究成為被犧牲的那一部分。

科研的最終價值體現在推動社會進步,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基礎研究催生出具有應用價值的技術,再到下一階段的大規模應用,最終影響到每一個人。“我們必須銘記,為純粹的基礎研究留下一席之地同樣重要。持續的創新活力才能構建全面而多元的研究生態系統。”印度物理學傢Arindam Ghosh在接受Nature的一次采訪中表示。

代價:頂級人才出逃

相比於印度的經濟地位——這個帶有官方色彩的指標,在世界范圍內,印度的人才拿下不成比例的成就。近年來,印度裔頂尖人才在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傢“全面出擊”,勢力覆蓋商業、政治和學界。去年莫迪總理訪美參加企業傢見面會時,有人調侃稱這是“老鄉見面會”,因為包括Google、微軟、Adobe在內的頂級公司,CEO都是印度面孔。

湧向美國的腳步沒有放緩。據美國《高等教育紀事報》(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報道,根據美國國土安全部數據,截至 2023 年 9 月,持有美國學生簽證的活躍人數,印度為 32 萬人,中國為 25.4 萬人。印度 15 年來首次取代中國,成為美國留學生最大來源國。


圖:近年中國學生5-8月獲發美國學生簽證數量。


圖:同期印度學生獲發美國學生簽證數量。丨來源:高等教育紀事報

“印度的教育系統培養高素質的理科學生。然而現在的趨勢是,學生移民到國外進行高等教育,往往永遠不會回來,這導致印度科學界技能的喪失,”印度浦那大學天體物理學傢Debarati Chatterjee說。

印度外交部估計,2022-2023僅僅一年間,印度出國的學生人數(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從130萬增加到150萬。

印度本土學術人才庫出現被“掏空”的危險。“我的團隊接待12名夏季項目實習生……我本來很樂意接受其中任何一位學生在我的實驗室攻讀博士學位。但他們沒有一個人想留在國內。”去年升學季,印度著名學府印度科學研究所的遺傳學教授Upendra Nongthomba的一篇文章引發廣泛討論。

據印度專註學術報道的媒體Times Higher Education報道,印度學生出國攻讀博士學位的人數激增,導致其國內大學出現大范圍招生短缺,且情況在疫情後更加惡化。一位留學咨詢機構負責人表示,2023年,前往海外的學生人數“顯著增加”,為此前來咨詢的博士候選人數量增加70%。

原因更多在印度內部。“在我們國傢,科研資金和獎學金發放有非常高的不確定性,所以學生的生活都過得很拮據。”昌迪加爾大學助理教授Noble Kurian的評價一針見血。

這一呼籲得到一些政治傢的支持。國會議員Shashi Tharoor就警告說,“官僚的冷漠”已經阻止許多學生繼續從事研究職業。“政府部門的入門級崗位的薪資要高得多……所以博士學位往往是國內學生們最次的選擇,”他指出。

當最優秀的人才紛紛選擇出走,其國內的人才真空問題更加棘手,如何創造一個有吸引力的研究環境,成為印度教育界和政府必須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一場由內而外的改革勢在必行。

改革:用正確的姿勢撒錢

歸根到底還是錢的問題。而在資助科研方面,印度政府在其中起絕對主導的作用,這也是為什麼學者們都關註大選的影響。

頗具印度特色的現象是,在印度,大約六成的科研資金來自中央及地方政府和高校,而私營部門僅有四成。對比之下,私營部門在OCED成員國的研發支出中平均占比高達74%,歐盟27國中這一數字也達到66%。


圖:前五大經濟體,研發投入占GPD比例,據2020年數據丨圖源:Nature

印度其實也不乏跨國大公司,涵蓋建築、信息技術、制造和制藥等多個領域,這些企業完全有能力在支持科研甚至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做出更大的貢獻。但在現行的、不透明的體制面前,他們顯得非常吝嗇。

政府作出過努力。去年8月,印度議會通過一項法案,批準成立Anusandhan國傢研究基金會(ANRF),五年內向大學和實驗室提供5000億盧比(約合6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以改善基礎研究的現狀,其中70%的資金來源於非政府渠道,比如業界和印度的富豪們。

這一莫迪親自牽頭形成的法案,被印度大報The Economic Times稱為:學術界的夢想。

但夢想要成真,還需要經歷更多改革。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大學的教授Binay Panda最近在印度媒體The Hindu上發文指出,法案的確是一個必要的途徑,但在這個基礎之上,新一屆政府需要實施更詳細的計劃,並建立類似於擔保資金的托管賬戶機制。增加資金的同時也需要更加審慎地把控支出,同時打造更好的人力體系。

在那篇題為“Scientists and a wish list for the incoming government”的文章裡,Binay Panda寫下作為一名一線學者的“願望”清單:

1. 新一屆印度政府需要以每年50%的速度增加研發支出至GDP的4%,且鼓勵私營部門向ANRF捐款,提升研發投資;

2. 必須升級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基礎設施,以吸引高質量教師和研究人員,同時確保招聘體系的公平性;

3. 向全球看齊,教育和研究機構的招聘達到一個透明、快速且不受任何影響的全球公認的標準;

4. 設立高效的科研資助管理系統,減少官僚體系下的繁瑣流程,確保科研部門能夠及時使用預算並快速將資金分配給科學傢;

5. 科學傢應享有基於證據的學術自由和創新空間,包括自主創業和參加國內外會議的自由,同時對科研成果和教育質量負責。

道理很明顯,不管是公共的還是私人的,對科學研究的投資最終可以帶來經濟增長,促進社會進步、健康和福祉的提升。尤其在發達經濟體中,這些共識為學術界帶來源源不斷的資源支持,他們明白,科研投資能夠帶來什麼樣的成果。

在印度漫長的選舉季落幕後,無論哪個政治集團上臺,都必須認識到,印度有能力並且應該在科研領域做出更多投入。

就像Binay Panda在文章開頭所說:印度成為主要經濟強國的必要條件,就是支持科學,支持科學傢。


相關推薦

2022-07-07

年紀也會受霸道總裁文荼毒,因為這個故事中的關鍵詞是科研經費!億萬富翁男子贊助女研究員真金白銀、整整 5 億美元,並且在其號召下,最終為伴侶籌集到6.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43.5億)的科研經費。哪個科研人沒有為科

2022-10-19

Mats Granryd在評論這些發現時說:"現在是時候在接觸32億人的旅程中取得真正的進展,這些人盡管生活在移動寬帶網絡的覆蓋范圍內,但仍未使用移動互聯網。我們呼籲世界各國政府和組織與移動行業一起努力,將數字包容作

2022-07-29

,學校方面“數顧茅廬”,前後忙活3年多。AI落地的故事不好講?2020年7月,字節跳動副總裁、AI Lab主任馬維英離職,加入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2021年8月,字節跳動AI Lab 總監李磊離職,加入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UCSB);

2024-05-08

百度的公關一號位,正在遭受流量的反噬。五一假期裡,百度負責公關的副總裁璩靜的短視頻賬號“我是璩(qu)靜”火。憑借著犀利的內容,以及傳統互聯網精英對“996”的深刻理解,迅速吸引公眾的目光。“員工鬧分手提離

2022-08-12

在“知識產權保護”和“知識合理利用”之間平衡是關乎學術數據庫行業發展的關鍵問題。肖宏表示將考慮優化作者稿酬結算辦法,提高作者稿酬收益。“中國知網反壟斷第一案”原告、浙江理工大學法政學院特聘副教授郭兵在

2024-12-23

講講》采訪時曾提到,很多品牌方覺得《再見愛人》寓意不好,導致節目招商情況並不樂觀。前三季《再見愛人》播出後,雖然也在社交媒體上形成一定的討論,但並沒有成為現象級爆款。直到第四季,嘉賓們成功帶飛綜四代。

2022-10-01

VisualCapitalist創建的一個新的視覺效果按國傢對世界上近80億人口進行細分,展示世界上某些地區的規模是多麼龐大。在過去的50年裡,世界人口幾乎翻一番,從隻有40億增加到接近80億。然而,盡管這個數字在增長,世界人口並沒

2023-12-06

不久前,2023廣汽本田躁夢節在廣州盛大開幕。本屆躁夢節的主題之一,是廣汽本田要開啟“新千萬智電新時代”,即慶祝其在國內達成1000萬銷量成績的同時,也加快電動車和智能車步伐。令人沒想到的是,廣汽本田前腳公佈新

2023-04-19

14.28億,而中國在年中的人口將達到14.257億,美國則以3.4億人位居第三。數據顯示,印度25%的人口在0-14歲年齡段,18%在10-19歲,26%在10-24歲,68%在15-64歲,還有7%人口在65歲及以上。此外,印度女性與男性的預期壽命分別為是74和71

2023-02-21

通順流暢的文本,無論是編散文、寫詩歌、敲代碼,還是科研人員需要的論文編輯都不在話下(見文末“如何讓AI對話機器人改論文”)。插圖:Paweł Jońca這類工具也被稱為大型語言模型(LLM),其中名聲最響的當屬GPT-3的一個

2023-02-19

“做科研不賺錢,不如出道當愛豆算!”在日本,有這樣一群博士,真的秉著這樣的思想組一個“偶像團體”。全員都是真Doctor不說,名字就叫PHD48,直接就和著名女團AKB48對標上。PHD48有自己的官網和YouTube等平臺賬號,團隊有

2022-08-09

本月初,烏克蘭網絡安全研究人員BobDiachenko指出,包含印度2.8億公積金賬戶的數據已被黑客泄露。其中包括用戶的UAN號碼、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婚姻狀況、賬戶詳情和其它敏感信息,而黑客顯然能夠利用這些信息來創建虛假

2022-07-17

究院大模型研究中心牽頭,並邀請國內外19個機構共100位科研人員撰寫。根據通報的介紹,綜述共由16篇獨立專題文章組成。除第12篇之外,每篇文章都都有其對應的撰寫作者和通訊作者。而一個核心的問題便出在“協作”的過程

2023-07-31

全和營養狀況》報告顯示,到2030年,全世界預計仍有近6億人長期食物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