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各地的企業,輪值首席執行官(CEO)制度並非常態,但分析人士認為,這項制度有助於促進團隊合作,避免領導層過於固化,同時也能培養下一代人才。4月11日,據路透社引述三名匿名知情人士報道,為培養未來人才,全球電子制造巨頭富士康科技集團打算推動輪值首席執行官制度。
其中一名知情人士稱,有關計劃是回應投資者的不斷呼籲,富士康要區隔首席執行官和董事長角色,以提升公司的治理,提升公司透明度和運營效率。
郭臺銘退休,誰來掌舵?
臺灣省億萬富豪郭臺銘在1974年創辦富士康,之後大部分時間身兼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兩項職務。在郭臺銘2019年退休後,劉揚偉就接任富士康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職務。
盡管劉揚偉出任鴻海新任董事長,但鴻海的管理模式還是類似集體領導,董事會下設經營管理委員會九人小組,有些決策先在經營管理委員會形成共識然後提交給董事會做決策。
當時,鴻海的經營委員會的九人小組,包含四位董事候選人,鴻海副總裁兼亞太電信董事長呂芳銘、鴻海S次集團總經理暨京鼎董事長劉揚偉、鴻騰精密主席盧松青、工業富聯副董事長李傑;其他五人則為鴻海集團副總裁暨集團總財務長黃秋蓮、財務長黃德才、夏普董事候選人林忠正、鴻海B次集團負責人薑志雄、富士康執行總經理林政輝。
然而,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和業務的多元化,這種領導模式可能難以應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
四名CEO各輪值半年,但存在變數
上述三名知情人士稱,富士康高層近幾個月一直商討著推行輪值首席執行官制度。其中兩名知情人士說,其中一個選項是,讓四名首席執行官各輪值半年,具體細節仍未確定,存在變數。
三名知情人士透露,富士康管理層仍在推敲擬議制度要如何推行、出任輪值首席執行官的可能人選、這些人選的職責,以及他們將如何與劉偉揚共事。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說,雖然創始人郭臺銘已淡出鴻海,但他對公司仍具一定影響力,這也是要考慮的變數之一。
對於接班人的要求,郭臺銘也曾在采訪中表示:“被我罵得越兇,越有可能是接班人,接班人肯定不是跟我創業的這群人,年齡太近,我一定要年齡跟我差20歲的。”
其中一名知情者稱,輪值首席執行官預計將負責管理包括智能手機、個人電腦和電視在內的富士康六大核心業務,但不包括鴻騰精密科技、富智康集團和工業富聯等子公司的運營。
據解,鴻海集團的六大事業群分別被稱為“A、B、C、D、E、S事業群”,涵蓋智能手機、穿戴式裝置、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智能音箱、智能辦公、智能傢居、液晶電視、遊戲機、電控模組、半導體設備、功率放大器等多個業務。
從鴻海官網的“組織與職責”一欄來看,目前經營委員會依然在設,但外界並不清楚經營委員會的人員以及職權是否已發生變化。一知情者說,如果輪值制度實現,將標志著富士康“一言堂”制度的終結,首席執行官將輪流管理富士康遍佈20多個國傢和地區的數以百計的子公司業務。
富士康在接受媒體求證時拒絕置評。
華為和臺積電的制度是寶貴經驗
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股價今年迄今已上漲近50%,部分原因是對人工智能熱潮的積極反應。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富士康正積極佈局相關領域,推動產業升級和轉型。輪值CEO制度的引入,有望為公司帶來更多的戰略思考和創新能力,推動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更大的突破。
華為在2011年推行輪值董事長制度,三名董事長各輪流當班半年。根據《路透社》的報導,華為在采用輪值制度時,創始人任正非曾說:“ 這(輪值制度)比將公司的成功系於一人、敗也一人的制度更好,輪值期間,首長就是公司最高決策長。”
輪值制度與臺積電先前運行的“雙首長制度”並不同,在張忠謀退休後,由劉德音、魏哲傢共同領導臺積電,一位擔任董事長、一位擔任總裁,好處是能避免因單一CEO的變化影響公司整體運作,而且可以帶來強強連手的專業資源,但也有人認為雙首長制容易造成權力競爭,在經營策略上容易產生沖突。
臺積電2018年以來運作雙首長制,不過在2024年劉德音退休後,畫下句點,目前由魏哲傢獨掌兵符。
有評論認為這些案例為富士康提供寶貴的經驗和借鑒。通過引入輪值CEO制度,富士康有望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優化決策機制,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