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年輕人 職場“整頓”中國大廠


21歲的雅加達男孩Sinta已經連續一周焦慮到失眠。還有一個多月,就要從印尼萬隆理工學院畢業的他,還遲遲未受到心儀公司的offer。作為一名計算機專業畢業生,他將大多數簡歷投給中國公司。和他們的祖、父輩不同,在許多印尼年輕人心中,中國的產品力和科技實力都足夠強大,而印尼的中國公司,也成他們求職的首選。

與焦慮的Sinta不同的是,新加坡女孩萊雅則更顯餘裕。即將從新加坡管理大學畢業的她已收到4份offer,不僅包括中國公司,還有歐美公司及日本企業。萊雅像許多新加坡優秀畢業生一樣,優先選擇歐洲公司,盡管給她發offer的中國公司給出高15%的薪資。

Sinta和萊雅的就業選擇折射出中國公司在東南亞招聘時面臨的復雜處境。

“中國企業在新加坡招聘市場並不占優勢,越南的高級人才大多偏向歐美公司,印尼和馬來人對中國企業認同度較高,中國企業在這裡招人相對容易。”專註於東南亞人才招聘的Glints中國區負責人Adam告訴虎嗅。

近兩年,下南洋仿佛成中國公司的潮流,懷揣著對這片熱土的掘金夢想,大量中國公司開始在東南亞招兵買馬、調兵遣將,對東南亞市場的重視程度也逐漸提升。

據領英數據,中國出海品牌遍佈最集中的國傢/地區排名前25中,東南亞地區就有4個。“和早期出海的外貿、制造企業不同,現如今出海的中國高科技、智能制造等公司,一開始就會將東南亞作為首發市場,而不是優先拓展拉美或非洲。” 領英中國人才解決方案事業部總經理王茜告訴虎嗅。

不過,挑戰也隨之而來。很快,許多中國公司就在本地化管理上翻車。996、團隊加班趕項目、賽馬機制等各種在國內大廠司空見慣的內卷操作,在東南亞幾乎都遭遇折戟。

在東南亞,中國公司首先要忘掉中國速度。對於欲深耕東南亞的中國公司而言,這或許是必備心法。

打撈東南亞高端人才

“中國大廠技術能力強,進入中國公司感覺能學到不少東西、得到很多鍛煉。”在虎嗅與Sinta談及為何首選中國公司時,他這樣說道。

近些年,隨著中國各項能力的崛起,與Sinta想法類似的印尼、馬來西亞、越南等地年輕人越來越多,他們對中國充滿興趣,也真切地感受到中國實力。

“中國公司的產品力對東南亞人才的吸引力是很強的,這或許比企業其他軟性環境更重要。”廣州逸仙人力創始人徐長茂對虎嗅說。

在未進入一傢公司之前,本地人才並不能體會到這傢公司內部的軟環境,但在市場上實際流通的產品,卻能令人真切感受到這傢公司的實力和科技能力,因此對公司產生好感。對於許多當地求職者而言,中國公司的品牌心智反而更關鍵。

產品力的吸引之外,晉升機制也是吸引東南亞本地人才的重要方面。相較於論資排輩的日本公司及升職較慢的歐美公司,中國公司的晉升途徑相對比較簡單,為公司帶來多少收益是主要評估標準,這也意味著實力強但還很年輕的員工,也是可以火箭式上升的。

中國公司的這一特點,尤其在越南這類對升職加薪更執著的國傢更有吸引力。

據Glints在2023年剛發佈的東南亞初創公司人才報告的人才報告顯示,越南的漲薪幅度是東南亞國傢中最高的,每年在30%左右。“相較於其他東南亞國傢,越南人更看重高工資,且會為此持續尋找新機會,他們對中國公司的管理模式和職場文化接受度也最高。”Adam說。

除軟實力吸引當地人才之外,中國大廠的用人標準也自然而然地將當地高素質人才篩選出來。

據某大廠高管告訴虎嗅,其越南團隊的招聘標準是會雙語(越南語和中文),而有雙語能力的大多是當地的留學生,他們多出身於較為富足的傢庭,學歷和見識都明顯優於普通水準。

由此可見,中國公司在印尼、越南、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傢的優勢是較為明顯的,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就像歐美外企80年代在中國的情形,這對於想深耕東南亞國傢的中國公司而言,是利好、也是機會。

居傢辦公難倒中國公司

但中國公司的這些優勢放在新加坡就不成立。

據Adam告訴虎嗅,新加坡高質量人才(比如在大學時拿全獎)平均人手3個offer,這其中,歐美公司因福利好一般是首選、日韓公司是第二序列、中國公司並不占優勢。在東南亞其他國傢,中國公司支付社會平均水準的薪水也可以招到當地高素質人才,但在新加坡,就要多付出大約20%左右的薪酬。

中國公司之所以在新加坡人才招聘市場上如此艱難,與其中國式管理有很大關系。更令人擔憂的是,中國公司常用的管理模式也消解中國公司在其他東南亞國傢的優勢,印尼、馬來西亞的人才也開始因這些管理風格而避開中國公司。

中國公司與東南亞人才的首個沖突點,就是國內所謂“內卷文化”。

許多深耕東南亞市場的公司創始人在與虎嗅交流時,經常會提及當地員工管理難。這些吐槽和抱怨無非集中在當地員工很少接受加班、交付效率不高以及競爭意識不夠強上。

996、整個團隊一起加班趕交付等在中國大廠司空見慣的現象,在東南亞國傢經常遭到抵制。

這種職場環境與東南亞人愈發看重生活與職場平衡有很大關系。

一個突出的表現是:在東南亞國傢,混合辦公的模式愈發普遍。

所謂混合辦公,則是居傢辦公、遠程辦公、全職坐班等模式的混合。這類模式在疫情期間開始興起,但與國內不同的是,即使疫情結束,混合辦公模式也在東南亞國傢繼續保留。

Glints的人才報告顯示,在其統計的100多傢東南亞公司中,混合辦公的比例在45%,全職坐班僅為43%。其中,新加坡公司的混合辦公比例最高,達63%,印尼則占到59%。


“現在在東南亞,如果一傢公司不是混合辦公的模式,年輕人接受度會比較低,甚至被打上‘老派’的標簽。”Adam笑說,且有些地區遠程辦公反而效率更高,比如印尼雅加達是交通非常堵塞的城市,很多人往返甚至需要四五個小時,這些用在路上的時間用於辦公效果甚至更好。

不過目前,大多數在東南亞的中國公司,仍選擇全職坐班的模式,除沒有成熟的遠程辦公管理制度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則是這會令老板沒有安全感和掌控感。

“無法卷起來”隻是東南亞讓中國公司頭疼的痛點之一。東南亞人才對於穩定性和長遠發展的看重,也會令一些中國公司面臨招聘和管理上的挑戰。

比如,在國內,賽馬淘汰機制(虎嗅註:多個項目同時推動,效果不佳的團隊被砍掉)是許多大廠常用的招式。但在東南亞,這種模式是不會被接受的,他們不太願意接受這類挑戰。據Adam描述,東南亞人若在求職時解到公司采用賽馬淘汰模式,一般不會入職,他們很看重工作的穩定度。

此外,在國內,往往隻有高端人才才有底氣雙向選擇,但在新加坡,即使是一般水準的人才,也會對公司多方考察,若招聘公司沒有給出清晰的價值觀和視野,往往也會被PASS。

這令許多中國公司在東南亞遭遇招聘危機。他們在招聘時隻關註求職者有多少資源和能力,但並沒有深入思考公司願景,無法給求職者描繪清晰的發展規劃和未來。本質上,這是許多中國公司不適應雙向選擇的表現。

本地化決心不夠

中國公司雖在部分東南亞國傢有一定優勢,但其管理模式也勸退一些當地人才。實際上,在中國公司掘金東南亞的大潮中,本地化管理常常遭遇各種挑戰。

比如,目前許多中國公司仍在選派中國人前往東南亞做高管,但這常常會給公司帶來預料外的危機。此前,有的中國大廠就因不解東南亞國傢本地宗教文化而觸犯禁忌,這其中部分原因則是決策者都是沒有“在東南亞生活、工作經歷”的中國人。

這一發展階段與歐美公司初來中國時非常相似,那時外企的高管大多數也都是歐美人,這也一度成為外企的隱形天花板。但隨著這種模式屢屢遇坑,外企開始逐漸過渡,先是任用“中國通”外國人,後來則直接任用中國人直接管理中國本地公司。

這一路線也同樣適用缺乏安全感但仍想深耕東南亞的中國公司,派沒有東南亞經歷的中國人做高管,是最壞的選擇。

除高管任用之外,中國公司常在東南亞遇到的坑,則是入場心態不夠堅定。

據Adam描述,許多中國公司來到東南亞都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且多數想拿中國成熟產品直接套用在東南亞市場,但這種心態一般都會擾亂招聘節奏和用人標準,最終可能遇到很大挑戰。

比如很多中國公司初來東南亞時團隊隻有幾個人,但首先招聘的職位就是BD職位(商務拓展),希望BD能給公司直接帶來客戶資源。但好的BD人才並不會看上這類小團隊,因此此類招聘策略往往不會成功。

一段時間過後,這些中國公司因找不到東南亞客戶,會悻悻退出東南亞,並將失敗歸咎於市場不適合。

“我們建議先招聘一支尋找銷售線索的團隊,看到可能存在的潛在客戶後,往往會增加一些信心。”Adam說。

對於許多中國公司而言,與堅定入場的心態同樣重要的,則是不要時時刻刻與國內環境比較。

中國速度造就中國公司的種種成就,但在東南亞卻並不適用。許多中國公司對東南亞員工的吐槽,本質上是想在東南亞復制中國的環境和管理模式。隻有真正順應當地節奏,才能真正成為一傢Global的公司。


相關推薦

2024-12-08

小米、OPPO、榮耀、vivo等越來越多中國品牌都在加大拓展東南亞市場,而印尼就是最重要一環,這背後是什麼原因呢?沃克非凡創始人兼CEO許龍華在提到東南亞市場的最大特點時表示,中國的年輕人結婚需要買房子,所以要存錢

2024-10-23

已經開花結果。根據亞洲數字電商機構TMO發佈的《2024年東南亞電子商務展望》報告,2024年4月份,TikTok Shop在東南亞地區的收入約為17億美元,其中,泰國和印尼兩大市場是最大的貢獻者。把視角抬升到整個東南亞市場,這個聚

2024-02-27

自打跟中國互免簽證後,馬來西亞就成為中國出海東南亞的新熱土。近日,霞光社有機會深度探訪西馬的大型城市,尤其是其首都吉隆坡。在吉隆坡,現代豪華與傳統保守的沖擊感極為明顯:戴頭巾的當地婦女結伴走進印有巨型

2022-09-09

力和生活成本,不斷冒出的發展機會開始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梧桐果的數據顯示,相比21屆畢業生,更多的22屆畢業生選擇到新一線、二線和三線城市發展。其中,2022屆高校畢業生中,近四成畢業生流向新一線城市。中國青

2022-10-18

。目前,字節跳動的亞洲地區(除中國外)總部和騰訊的東南亞區域中心都已落地新加坡,此外,還有Lazada、Shopee、Sea Group等眾多中資互聯網公司坐落於此,這使得新加坡相較於其他海外國傢展現出對於中國互聯網人更親切的一

2023-03-21

人已經活躍在中國各大電商平臺,背後原因很簡單,這個東南亞經濟體正處在迸發電商潛力的時期。越南進口離不開中國處在人口紅利期、加工制造業崛起、2022年GDP猛增8.02%,這三個關鍵詞是對越南簡單粗暴的概括。真實的越南

2024-03-02

言論掀起波瀾。對此,佳世達總經理黃漢州認為,目前,東南亞的運輸成本、工程師不足都是問題,東南亞不見得能完全取代中國制造,最終還是要看生產效率和競爭力。黃漢州表示,中國大陸花20年時間讓整體供應鏈完善起來

2022-08-03

你知道嗎,在B站,繼羅翔之後,魯迅成為年輕人追捧的“偶像”。70後和80後無法理解,為什麼這個在當年升學考試時,多篇作品被選為背誦篇目的民國作傢,會像二次元虛擬偶像一樣,重新被00後群體“撿”起來。在很多人眼

2022-06-24

;有人“整頓職場”的方式是反PUA,領導陰陽怪氣“你們年輕人就是吃不瞭苦幹不成大事”,00後就反駁“大事我能幹,但端茶倒水取快遞不在此列”;有人“整頓職場”的方式是反畫大餅,辭職信裡直接開懟“我的胃口差,大

2022-06-24

紮進去做Copy from China,最後發現完全行不通。”比如入局東南亞的快手,在經歷短暫的高光時刻後,最終以失敗告終。早在2017年初,快手就在越南、韓國、印度、巴西等市場上線瞭國際版Kwai,借助大規模廣告投放獲取用戶,也

2023-02-09

合的飲品和“類咖啡廳”的第三空間。02中國奶茶出海,東南亞為何是第一站?追溯中國奶茶的出海史,第一波是2010年-2017年以珍珠奶茶為主,出海北美、東南亞的熱潮。早在2010年,誕生於上海的快樂檸檬就在菲律賓馬尼拉開設

2024-09-05

瑪特旗下一款IP“Labubu”在泰國走紅。在最新的財報中,東南亞市場成為泡泡瑪特新的“印鈔機”,半年實現營收5.6億元,占據泡泡瑪特整體海外收入近四成,在海外銷量中排名第一。在國內潮玩市場逐漸降溫的過程中,以泰國

2022-07-28

都說現在的年輕人正在整頓職場,但他們搞起副業來也不輸給“前輩們”。此前,智聯招聘發佈的《2020年白領生活狀況調研報告》顯示,疫情期間,有32.5%的白領表示有從事過靈活就業或兼職,其中近8成人是為增加一份收入。

2022-07-03

進軍海外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上個月,Kelvin重點研究瞭東南亞,那裡的好處顯而易見:近,物流成本低,流量也“不貴”。已經去瞭越南的同行也慫恿他過去——TikTok今年重點發力東南亞,電商的基礎架構完善得差不多瞭。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