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上旬的一篇CACM博客文章中,DougMeil談論《為何有這麼多編程語言?》這個話題。而在1990年代,曾有一位精通計算機、但並非身為全職開發者的朋友向他提問“為何沒有一種好用的編程語言?”當時他的回答是,編程語言同行為特定的人物或工作語言而設計。
(來自:BLOG@CACM)
從這個意義上說,大多數語言的區別,並不在於它們使什麼成為可能、而更多地表現在它們使什麼變得容易。
幾年前,Doug Meil 有機會參觀位於加州山景城的計算機歷史博物館。有趣的是,在眾多展品中,有一幅關於編程語言演變的超大號壁紙圖標。
這張圖是如此之大,想必任何編寫過“Hello World”語句人們,都可以在上面找到對應的編程語言。
在本能的趨勢下,人們會忍不住沿著時間的正序方向去查看。但若回頭望,你又會領略到不同的視角。
這張圖表顯示已經發明的數千種編程語言裡的大約 150 種,其中一些較為通用、另一些則是為特定類型的應用程序而設計。
圖表上的箭頭,顯示較新誕生的語言如何受到老語言的影響。不過就算復雜如此圖,它也隻能算是更大范圍裡的一個樣本。
(圖 via Coding Across America)
軟件世界裡的新語言依然層出不窮,但很少有全新的語言冒出來。回顧早期,計算機的資源內存、存儲和處理能力都相當昂貴且有限。
為此,人們不得不逆風上坡,甚至經常需要通宵熬夜來爭取計算機的使用時間。而 1950-1960 年代初始的命名空間,可以精確地處理底層事務。
時至今日,年輕開發者們已鮮有涉足 FORTRAN(公式翻譯)、COBOL(通用商業導向語言)、BASIC(初學者通用符號指令代碼)、ALGOL(算法語言)、LISP(List Processor)。
不過就算大多數人可能根本沒有聽說過描述字符串處理算法的 SNOBOL 語言(1962)或 OBJOL,但隻要充分理解面向對象的編程理念,就不難推測它可以用來幹什麼 —— 至少年代的命名模式就是如此。
1964 年的 PL/I,致力於成為一種更好用的編程語言。雖然它沒有如設計者預期那樣發展,但早在 1960 年代初,人們就已經提出過“為何有這麼多編程語言”的疑問。
時間快速翻到千禧年後,我們陸續迎來 Scala(2003)、Go(2009)、Rust(2010)、Kotlin(2011)和 Swift(2014)。
當下的技術環境,似乎所有這些基本語言的屬性,都被重組到特定的解決方案中。
其能夠滿足任何平臺上的所有低級 / 高級功能、過程 / 對象、單線程 / 多線程、編譯 / 腳本需求。
在此情況下,繼續創造新語言的最大因素,反而是出於控制的考量。
1990 年代中期,微軟主要提供 Visual Basic 和 Visual C++ 開發語言,兩者都源於計算機歷史博物館壁紙上的舊節點。
VB 流行於為 Windows 桌面平臺構建前端應用程序,但缺乏許多高級語言功能 —— 比如數據結構和線程。
VC++ 處於光譜的另一端 ——開發者幾乎可以做到任何事情,但難點在於語言本身太過復雜。
正因如此,一些人看到打造一款“中間語言”的機會,於是 Java 在 1996 年迎來爆發。
據悉,Java 是一種功能齊全的面向對象語言,且涉及重點之一是跨平臺的可移植性,可惜這並不是微軟的首要目標。
隨後 Sun Microsystems 和微軟在 1997 年陷入曠日持久的沖突,並最終推動後者在 2022 年推出 C# 。
乍一看 C# 和 Java 很像,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其填補微軟開發堆棧的‘中間’位置,且該公司能夠更好地掌控該語言。
最後從總體設計控制角度來看,維護和發展現有系統,很容易變成一項艱巨的挑戰。而管理編程語言的增長,也是最困難的案例之一。
作為編程語言的用戶,優秀開發者們不僅具有生產力、還能夠以創造性的方式去使用相關特性,即便這麼做並不是語言作者所期望的。
2009 年的 Go 語言,就是一個相當有趣的例子。其誕生的一個主要推動因素,就是需要能夠在 Google 的容器化雲環境中,高效且可預測地部署。
其次是對強大語言的渴望,尤其在網絡和並發性方面。從人才角度來看,Google 顯然有能力為現有語言構建一套新的編譯器和運行時引擎。
但要改變開發者的習慣,則需要費力地改變編程語言的語法和功能 —— 尤其是被告知某些事情不再被允許、或必須以不同方式去完成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