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16日)午後,“騰訊或將出清美團股票”的消息在網上不脛而走,美團港股急轉直下,盤中跌幅一度擴大超11%,對應市值蒸發一度超千億港元。溯源這場震及二級市場的傳聞,始於路透社的一則報道:
美團港股截圖
“騰訊計劃出售所持有的美團總值 240 億美元的全部或大部分股票。據悉,擁有美團 17% 股份的騰訊近幾個月來一直在接洽財務顧問,研究如何大規模出售美團股票;如果市場條件合適,騰訊有望在今年內開始出售。”
對此,騰訊方面第一時間表態是“不予置評”;接著,便有接近騰訊的消息人士表示,“上述傳聞不屬實,騰訊目前沒有計劃出售美團股份”。
騰訊“拋棄”美團,可能性不大
目前,互聯網企業普遍處於價值調整階段,美團作為騰訊投資版圖中目前最值錢的標的其股價處在歷史低位,現階段顯然不是出手的最好時機。
這種情況下,如若騰訊真選擇與美團“分手”,或多或少說明騰訊自身也有囤餘糧的打算。
“騰訊完全可以效仿京東做股票分紅,不僅響應號召還能進一步提升京東股票的流動和股東基數;但是騰訊對美團的態度似乎有點曖昧,這說明騰訊可選擇餘地在收窄,且賣股票可以落袋為安、確定性更強。”一位投研人士對虎嗅表示。
時間拉回 2021 年 12 月 23 日,騰訊宣佈將所持有的約 4.6 億股京東股份作為中期股息派發給騰訊股東。派發完成後,騰訊持有京東股份占比將從 17% 降至 2.3%,騰訊總裁劉熾平也將卸任京東董事。
至於騰訊處置京東集團股份的收益—— 騰訊 2021Q4 財報顯示,截至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錄得其他收益凈額人民幣 1495 億元,其中包括視同處置京東集團股份收益人民幣 782 億元。
虎嗅認為,彼時騰訊的做法可能出於兩方面考量:
一方面 ,隨著監管部門反壟斷工作的持續深入,此前阿裡巴巴、騰訊分庭抗禮的兩強投資格局開始明顯弱化,以騰訊為例,先是其主導的鬥魚、虎牙合並被叫停;接著被要求取消音樂獨傢版權;然後,核心遊戲業務也迎來強監管;
另一方面,隨著新能源、硬科技等產業備受熱捧,騰訊也在慢慢改變其投資策略——天眼查數據顯示,2021 年騰訊重點投資領域除遊戲外,還包括雲服務、人工智能、大數據、集成電路、醫療健康、自動駕駛等硬科技賽道。
一個月後,騰訊還通過出售新加坡遊戲和電子商務公司 SEA 2.6% 的股份籌集 30 億美元,這被市場解讀為,騰訊調整業務戰略重心同時也在加速投資貨幣化、加快資本收縮——以騰訊財報數據為例,截至 2021 年騰訊所投資聯營公司的公允價值為 9828 億元;而 2022Q1 這一數值則下降至 6060 億元。
而且,一位市場人士也表達類似觀點,“分紅美團股票不如賣美團,分股票錢多數入南非大股東的口袋,騰訊管理層話語權有限;賣股票,錢則會躺在上市公司賬上,騰訊管理層可以決定錢怎麼用。”
眼下,市場再次傳出“騰訊或將出清美團股票”的消息,不由讓人聯想到反壟斷持續深入所帶來的壓力。
一名長期活躍在社交網絡的投資人(雪球@小凌記)向虎嗅分析稱,按照目前騰訊經營狀況賬上顯然不缺現金,而市場傳出其與美團“分手”,有一點能解釋這一決策背後的邏輯:
“反壟斷打擊依然存在,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賣出邏輯與京東一致,這也將進一步證實此前分紅京東股票原因非僅限於收獲利潤,而是順應‘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等政策主張,積極推動反壟斷工作進一步深入。
如果是這樣,那麼將對騰訊投資業務產生巨大影響,將改變騰訊投資部門的投資邏輯,甚至可能影響騰訊‘連接一切’的發展戰略。”
亦如李宗盛在歌中唱的那樣,“人再有本事,也難抵抗命運的不仁慈。我們都在海裡,像沙子。”
當然,也不排除原因出在美團身上,上述投資人認為,騰訊與美團“分手”也可能因為美團經營狀況發生重大變化,“如果是這樣,那麼騰訊可能早就已經知道消息,並著手計劃出售股票”。
不過,他再三強調,這隻是一種基於傳聞的推測,“具體要看騰訊、美團公司對此的官方回應”。
騰訊正步入“休整期”?
在騰訊、美團雙方均未對此消息做出回應前,市場討論騰訊“分手”的另一種可能性在於——這是互聯網泡沫破滅時,騰訊為業務聚焦和蓄力轉型 ToB 做出的回撤策略。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騰訊遊戲業務一馬平川,再加上社交(QQ、微信)的加持,騰訊護城河寬的無法顛覆,所以其市值才能節節攀高;眼下,騰訊似乎正經歷一段難捱的迷茫期,不乏昔日的明星產品在短視頻浪潮交替中隕落,體面退場方式變成內部調整。
比如,昨天(8 月 15 日)騰訊旗下看點 App 服務器下架,產品停止運營;此前不久,騰訊新聞降權、負責人調任,整個項目進退維谷。
“內部今年整個基調就是降本增效,在業務側很顯性的體現自然是產品的關停並轉。”接近騰訊內部人士對虎嗅表示。
資深媒體人王如晨也認為,騰訊過去太穩,建立賽道與模式優勢,但現在的挑戰是全方位、多業務同時遭受考驗。“ 盡管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後,疫情管控措施會逐步放松,進而刺激拉動消費,但騰訊面臨整體挑戰的局面不會改觀。”
這也就不難理解,馬化騰何以在 2022 年初定調,“騰訊隻是一傢普通公司”,雖然彼時輿論一片唏噓,但鮮有人參悟其話中的深意——馬化騰的清醒在於,業務直面時代風雲變幻選擇“大象轉身”,而其言辭之間依舊藏著一種冷峻,“任何商業體都是國傢發展浪潮下的受益者,隨時都可以被替換”。
順著這個語境,馬化騰才會表態,“未來,騰訊在服務國傢和社會的時候,遵循企業本分,就是做到‘不缺位、做到位、不越位,做好助手、做好連接器’。”
對此,一位市場人士則對虎嗅直言不諱,“短期內,如果騰訊出售美團股票消息屬實,肯定會造成後者的股價震蕩;長期則要看企業有沒有潛力,市場認可度,這些也會體現在股價上。當然眼下環境互聯網企業處於估值修復的過程,美團值不值這麼多錢,現在就是潮水退,看看泳褲的時刻。”
況且,騰訊“大象轉身”時,收入結構由虛轉實必然要加大建設投入,業績也會短期承壓;甚至,騰訊長期建立的穩定性在監管(遊戲、內容、金融科技)、疫情、經濟形勢多方沖擊下正變成一場“全面戰爭”。
尤其,2022 年,凜冬將至再不是類似“狼來”的警示,蕭瑟氛圍正一點點滲進互聯網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