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全天候科技”(ID:iawtmt),作者:全天候科技,授權站長之傢轉載發佈。
手握遊戲+社交兩大王牌業務,騰訊在“互聯網帶頭大哥”的位置上,已經坐十多年,其市值遠遠將其他公司拋在身後。
最新的財報顯示,騰訊經歷2022年的業績下滑後,在2023年重獲增長。去年四季度,其Non-IFRS(非國際會計準則)歸母凈利潤實現約426.8億元,同比增長44%,已連續6個季度增長,讓外界看到這傢互聯網市值之王的業績韌性。
然而“帶頭大哥”也有煩惱。去年字節營收首超騰訊,成為中國科技公司營收之王;資本市場上,大股東的持續減持讓騰訊也讓股價持續承壓,在低位徘徊兩年。
騰訊希望維系住投資者的信心。馬化騰計劃要掏出去年自由現金流的六成,在2024年耗資千億回購股份,這讓投資者們為之一振。財報次日,騰訊股價跳空高開2%,收於291.2港元/股。
不過,回購計劃隻能在當下為騰訊股價托底。更重要的是,騰訊要找到讓自己發“新芽”的方向,向投資者講出新的故事,才能讓公司估值邏輯發生變化,股價重拾升勢。
在全球AI浪潮和科技巨頭競爭背景下,這是場持久戰,馬化騰還遠沒到可以松口氣的時候。
豪氣
這是騰訊過去三年裡最為豪氣的一次。
3月20日,騰訊首次在財報中披露全年回購計劃,並且金額較去年全年的490億港元翻倍,來到1000億港元,相當於去年騰訊產生自由現金流的60%。
同時,在行業龍頭公司都強化分紅的背景下,騰訊去年現金分紅為每股3.4港元,總計約320億港元,同比增長42%。
大手筆回購的背後,是騰訊方面認為其股價被低估。過去三年,騰訊從市盈率超30倍一路下滑,低點時不到9倍。曾經的互聯網帶頭大哥似乎失去想象力,成為與電信商類似的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服務商。
騰訊總裁劉熾平表示,歷史上騰訊一直持續向股東派發現金股息,並在認為股價被低估時定期回購股票,尤其是在現金流利潤創歷史新高且不斷增長的今天,管理層建議提升現金股息分紅,並計劃將今年股份回購規模至少翻倍。
有投資者認為,騰訊大手筆分紅、回購是想維系住市場對它的信心。從業績層面來說,雖然凈利潤表現不錯,但其整體營收仍面臨增長壓力。
去年第四季度,騰訊營收為1552億元,同比增長7%,低於市場預期;就2023年全年而言,雖然轉跌為漲,但與2021年之前20%以上的增速差距不小。
尤其是遊戲業務增長乏力。財報顯示,2023年全年騰訊國內外遊戲收入僅為微增,四季度甚至雙雙出現下降!
騰訊方面解釋,這主要是因為老遊戲《 王者榮耀》及《和平精英》的貢獻減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騰訊過去打造的兩款國民遊戲,已顯現出疲態,同時新遊戲後繼乏力。
廣告、金融科技成為騰訊目前收入增長的主要動力。騰訊財報顯示,去年網絡廣告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3%至1015億元,主要受視頻號、微信搜一搜的新廣告庫存以及廣告平臺持續升級所帶動。
在廣告發力、遊戲疲弱的綜合作用下,騰訊在2023年有遺憾,也有亮點,但還未能徹底打動投資者,要維持股價,大手筆回購成為必選項。
此外,騰訊的ROE(凈資產收益率)上市後首度跌破20%,更是敲響警鐘。Wind數據顯示,騰訊截至2023年末的ROE為15.06%,是上市後首次來到20%以下。2020-2022年,騰訊的ROE分別為28.12%、29.77%、24.64%。ROE是長期投資者投資時的重要參考指標。
去年對投資性資產處置大幅減少,以及主營業務利潤的中規中矩,是騰訊ROE下降的主要因素。2021年、2022年,騰訊大幅套現京東、美團股份,維持ROE在25%左右;去年,騰訊處置投資收益凈額,則從2022年的1727億元大幅降至43億元。
作為騰訊第一大股東,南非媒體巨頭Naspers從2022年6月開始啟動的一輪長期減持計劃,也給騰訊股價造成壓力。事實上在過去一年,騰訊已花費490億港元回購,一定程度上對沖大股東減持的影響。而現在,1000億的規回購計劃,顯然更有利於提升投資者的信心。
華西證券分析師趙琳認為,高分紅及回購計劃彰顯公司對股價的長期信心。大股東減持有望進入尾聲,股價拋壓可能逐步減弱。
轉身
作為中國互聯網、科技公司長期的市值之王,騰訊曾是投資者心目中“定海神針”一樣的存在,然而在過去幾年,受制於互聯網監管、自身業務增長乏力,騰訊的股價出現大幅的震蕩。
巔峰時期,騰訊市值曾高達7萬億港元,這兩年則維持在3萬億港元左右。
在遊戲主營業務見頂後,騰訊曾大幅轉型To B業務,並想要依靠投資來維持營收和利潤的持續增長,但投資這條路幾乎已被政策堵死,To B也異常艱難。
對於騰訊眼下的困境,馬化騰也看得透徹。
在2024年的年會上,馬化騰痛批遊戲不能躺在功勞簿上,也稱騰訊面對友商“無所適從”、“好像毫無建樹”;他也肯定視頻號商業化的成果,讓騰訊重新有一個堅實的抓手。
然而如今互聯網大廠、電商牌局已大變,座次重排。拼多多靠著“低價”趕超電商老大哥阿裡巴巴,市值過萬億;就連失落十年的百度和李彥宏,也在AI浪潮裡找到自己的抓手,想要大幹一場。
穩坐國內社交流量頭把交椅的騰訊和馬化騰,在電商領域面臨字節跳動、阿裡、拼多多的挑戰。尤其是在營收被字節超越後,騰訊“互聯網帶頭大哥”的地位不再穩固。
盡管騰訊手頭仍有數千億股權資產可以處置,在需要時可用以安撫投資者。騰訊也可以繼續用令人咂舌的分紅、股權回購保衛市場對它的信心,但這不是長久之計。
在遊戲、廣告業務上,騰訊接下來還有提升的空間,能夠帶著它的主營業務繼續回暖,修復估值。
騰訊管理層在業績會上指出,遊戲收入疲軟的狀況預計從2024年第二季度開始會有所改善。據介紹,騰訊遊戲後續儲備上比較重磅的就是《DNF》手遊,打算在今年第二季度推出。
另外一個有望抬升騰訊估值的業務就是視頻號。視頻號的商業化從最容易變現的信息流廣告切入,但顯然不會是終點。在中長期,隨著商業生態的繁榮,視頻號也有望通過多種商業模式變現,其中最大的看點當屬直播電商。
不過與抖音、快手等過萬億的GMV相比,視頻號目前不過千億的電商體量還有很大差距。騰訊今年會全力發展視頻號直播電商,但本身存在的挑戰也是顯而易見的。
中娛智庫首席分析師高東旭對華爾街見聞表示,視頻號要想在短視頻和電商領域躋身第一梯隊,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如今視頻號不僅面對強勁的競爭對手,還存在微信流量見頂的挑戰,需要更多優質的內容來吸引用戶,並探索適合視頻號的商業模式,以實現盈利和可持續發展。
此外,它還必須盡快做出更徹底的業務變革,找到破局之道。
當前全球AI浪潮風起雲湧,科技巨頭之間的競爭已然進入新時代,英偉達、微軟、特斯拉成為投資者心目中的佼佼者,就連蘋果也全盤押註AI。
騰訊也在努力抓住AI的風口。除企業服務、廣告業務之外,騰訊還將AI大模型的能力置入到視頻號、騰訊會議、企業微信等諸多的業務場景之中,努力重塑傳統業務。馬化騰、劉熾平也在業績會上多次表示,AI對騰訊的廣告已有明顯賦能,刺激騰訊廣告增長。
劉熾平還透露,接下來騰訊的AI能力會在C端應用,通過小程序或者APP,讓用戶能夠進一步使用混元大模型。
時代終會淘汰那些落後的企業。騰訊要想守住“鐵王座”,就必須在加深傳統業務護城河的同時,抓緊AI帶來的新機遇,才能讓自己永立潮頭。
這是另一個激動人心的時代。馬化騰和騰訊肯定不想也不能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