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問答式人工智能ChatGPT在美國發展得火熱朝天時,歐洲卻出現另一番景象。盡管ChatGPT發展還出於初期階段,但其也在再次提醒人們,歐盟在科技方面越來越落後於美國。現在,這片孕育諾基亞(NOK.US)和愛立信(ERIC.US)等通訊巨頭的土地,是如何成為科技界遺忘的土地的?
一些人將矛頭指向歐盟法規繁文縟節——即一系列的監管法案《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數字市場法(DMA)》、《數字服務法(DSA)》等。因為歐盟專員Thierry Breton希望出臺更嚴格的人工智能規則,以管控新型聊天機器人,因此科技遊說人士對Breton大為不滿。
也許法國IT服務管理公司Atos SE(AEXAY.US)是困擾歐洲科技行業更深層次問題的一個更好的例子。航空航天巨頭空客(EADSY.US)提出投資Atos SE旗下大數據和網絡安全業務Evidian。這筆潛在的交易被描述為通過雲計算和先進計算的增長,提升歐洲科技“主權”。
看看Atos的股價就會發現,該公司隻是歐洲科技業衰退的一個癥狀,而不是補救措施。通過收購,該公司在2010年代的收入和員工人數都翻一番,但在轉向雲計算和擺脫舊的IT基礎設施方面速度太慢。與此同時,反觀微軟(MSFT.US)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GOOGL.US)等公司投入巨額資金發展自己的雲業務,並與亞馬遜(AZMN.US)一起控制全球三分之二的市場。而且微軟和谷歌正在競相投資問答式人工智能。
美國和歐洲之間的研發差距似乎與此相關。歐盟委員會的數據顯示,Alphabet和微軟是2021年全球研發支出最大的三傢企業之二,分別約為300億美元和230億美元。排名前十的唯一一傢歐盟公司是大眾汽車公司,該公司花費156億歐元(166億美元)。空客以29億歐元遠遠落後,而Atos為5700萬歐元。
政策制定者可能認為,要縮小差距,隻需拼湊出規模越來越大的國內或地區冠軍企業。但“歐洲雲”的抱負收效甚微。
前Atos高管Olivier Coste在一本關於歐洲科技落後的新書中認為,真正的問題更多地在於在歐盟失敗的高昂成本——表現為企業重組。與美國不同的是,裁掉工程師的成本是每人數十萬歐元,而且需要時間進行談判,還會打擊留下來的員工的積極性。他認為,這阻礙在高失敗率的科技項目上冒險。這也解釋為什麼在歐盟,20世紀時代的工業企業更擅長漸進式創新,而不是激進式創新,它們在技術上的投入超過21世紀。
Coste對此的處方是降低失敗的成本。他建議采用丹麥式的“靈活保障”(flexicurity)方法來應對科技行業的工作。這意味著在雇傭和解雇員工方面有更大的靈活性,同時用足夠收入的安全網來保護那些失業的人。其他人則建議進行更多的顛覆性創新,比如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另一個辦法是提高歐洲研究人員的薪酬。
顯然,在疫情期間過度招聘後,矽谷最近的裁員潮看起來不像是可以效仿的。但Atos也不是一個穩固的地方。它在重組方面拖後腿,現在需要16億歐元的額外資金,直到2023年。這一數字基本上相當於其目前的市值,對於一傢2017年市值為130億歐元的公司來說,這是一個尷尬的數字。Tamlin Bason表示,考慮到增長前景,分拆Atos是不是最好的出路還不清楚。
也不全是厄運和悲觀。歐洲投資銀行最近推出的38億歐元風險投資計劃等舉措可能會加速投資和創新。但當歐洲一邊保護其網絡工業復合體,一邊監管聊天機器人時,很難擺脫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目前,政客們呼籲建立一個“歐洲版ChatGPT”——至少在下一個重大事件出現之前是這樣。
作者/魏昊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