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30日,是“史上最嚴遊戲防沉迷新規”出臺一周年。過去一年,防沉迷成效顯著,但也出現諸如租售號黑產雖然屢禁不止、孩子冒用傢長遊戲賬號等問題,需進一步重視和解決。根據新規,所有網絡遊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
2021年8月30日,國傢新聞出版署下發《關於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針對未成年人過度使用甚至沉迷網絡遊戲問題,進一步嚴格管理措施,堅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切實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被外界稱為“830新政”或“防沉迷最嚴新規”。
多措並舉執行“防沉迷最嚴新規”
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最新發佈的《2022年上半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遊戲行業未成年人保護相關工作成效凸顯:未成年人遊戲總時長、月活躍用戶數、消費流水等數據,同比都有很大幅度減少。
近日,深耕中國遊戲市場的尼科咨詢發佈的《中國年輕玩傢》報告也顯示,由於2021年防沉迷新規的影響,中國未成年人玩傢(6歲至17歲)的人數,減少3920萬,另外77%未成年人玩傢每周遊戲時間出現減少。
新規發佈後,行業積極響應。去年9月,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遊戲出版工作委員會與會員單位以及相關遊戲企業在國傢主管部門指導下,共同發起《網絡遊戲行業防沉迷自律公約》。
同時,各大企業積極探索、主動實施多元化的未保工作形式,包括采用人臉識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防止未成年人冒用傢長身份或租借他人賬號;建立傢長監護平臺、開通未保服務專線、推出未成年人充值退款自助系統,為傢長教育未成年人提供更多便利和幫助;開展研究與培訓,協助提升青少年數字素養與技能等。
以騰訊為例,在《通知》發佈後26小時內完成新規所有要求,包括繼續實行強制實名認證,接入公安權威數據平臺校驗;嚴格執行時長時段要求,確保未成年人賬號隻能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登錄遊戲;完成運營中全部遊戲的適齡提示上線工作等。
除對實名未成年人用戶按照規定嚴格管理外,騰訊在原有人臉識別策略下新增開展人臉全天巡航、上線“老年用戶人臉”、打擊租號人臉三項舉措,在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上取得積極進展。根據最新公佈數據,騰訊遊戲的未成年人用戶活躍賬號數量比去年同期下降76.15%,同時,騰訊未成年人遊戲時長、流水大幅降低,均僅在1%左右。
需嚴厲打擊租售賬號等黑灰產
在未成年人遊戲時長大幅縮減之下,一些不法分子為從中牟利,通過非法手段,向未成年人租售網絡遊戲賬號,甚至提供代刷人臉認證等服務,形成面向未成年人的網絡遊戲黑灰“產業鏈”。
多傢遊戲企業也投身多點發力打擊網絡遊戲黑灰“產業鏈”之中,例如騰訊啟用“黑產打擊版”人臉,上線 “限時、限遊戲、限設備”的人臉策略,並在線下移交違法犯罪線索配合公安機關打擊,依法對部分遊戲平臺違規向未成年人提供違規服務啟動訴訟等多項舉措。
對此,上海市協力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傅鋼表示,如果不及時對相關黑產作出有效規制,其造成的危害將蔓延至全社會。對於如何規制黑產這一問題,應當分清主次,重點對於大型黑產集中交易平臺進行規制或納入監管,避免黑產通過平臺大規模的破壞未成年人保護制度。
“我認為黑產給未成年保護造成的影響可以用木桶原理來進行類比,遊戲企業、互聯網行業、政府、社會、學校、傢庭均是未成年人保護的參與者,可以將每個參與者視為一個木桶中的木板,一旦有一塊短板或出現漏洞,將直接把保護拉到較低的水平,使得其他參與者的努力無效化,而黑產正是這個短板和漏洞的突出代表。”他說。
應防止孩子冒用傢長賬號玩遊戲
此外,值得關註的是,我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依然在傢庭教育上存在薄弱情況。
《中國年輕玩傢》報告就指出,有29%的未成年人玩傢,每周時間超過3小時,原因是有82%的傢長允許小孩冒用自己的身份信息玩遊戲。
2022年6月,有雲南媒體報道當地一則“12歲女孩在遊戲內消費近7萬元”的案例,經遊戲廠商客服後臺查實情況後得知,該賬號實名認證為成年人身份,為孩子的奶奶,先後通過健康系統針對疑似未成年人發起的人臉識別共計110次,系統判定該賬號確系由成年人本人操作。
針對目前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青少年與社會問題研究室副主任田豐表示,目前所取得的成效主要還是使用科技手段,以平臺為主體實現的效果,下一步的重點可能應當轉向傢庭和學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