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5G紅利不及預期 網速比4G快但消費者難以感知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最新的論壇上表示,5G紅利不及預期。面向消費端,5G的頻譜效率和單位能效盡管遠遠優於4G,但用戶難以感知到這一優勢;用戶流量成倍增長,也沒有反映到運營商的ARPU值上。

鄔賀銓指出,運營商獲得的5G紅利不及預期,6G需要更加多元化、個性化,滿足不同應用場景對終端、網速、頻譜、智能、安全、時延的差異化偏好。

類似的觀點,鄔賀銓已經不止一次的表示,其認為5G下行為4G的7倍,上行還不到3倍,5G與4G還未拉開差距。

在一般的消費應用場景下,用戶體驗不出5G的優勢,市場上有一些需要5G特點支持的應用,但5G網絡能力又顯不足。

對於未來的6G,鄔賀銓認為,6G不僅是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的加速器,也將為廣大的平臺企業、物聯網企業、終端企業創造比5G更加豐富的創新沃土和商業機會。

鄔賀銓最後指出,6G技術的高挑戰性,對高水平標準的國際統一有更高的期望,也更加迫切,閉門造車不可能制定出滿意的標準,集思廣益才是正道。


相關推薦

2023-12-06

據國內媒體報道稱,中國工程院鄔賀銓院士表示,5G融合千行百業,為經濟社會發展註入新動能,但也要提升用戶對其感知能力。鄔賀銓預測,預計到2024年中,國內5G用戶滲透率將超過50%;預計到2025年中,5G基站全網占比將超過5

2022-07-09

4G更快,這是為何?據@鐵驥視頻報道,近日在北京,中國工程院鄔賀銓院士在科普欄目《院士開講》就該問題做出解答。鄔院士表示,我國的5G在系統技術方面屬於全球領先水平,在5G階段,當時我們在國際標準化上起到很重要

2022-08-16

活。在由微博、新浪新聞主辦的2022新智者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指出,AI的應用才剛剛開始,不必過度擔憂AI取代人類,因為它在取代一些崗位的同時,還在創造新的崗位。資料圖對於已經商用三年的5G,鄔賀銓指出,

2024-04-20

快科技4月20日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最近在演講中指出,6G對於5G/5G-A而言不僅僅是技術的簡單疊加,更是整體架構平臺的徹底變革。他強調,5G網絡所具備的大帶寬eMBB、大連接mMTC、高可靠低時延uRLLC三大特性將在5G-A和6G中

2022-08-08

,打造其與盟友之間的“6G小圈子”。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雙院士李德仁、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等權威專傢曾在公開場合多次表示,我們應對6G的重要性充分認識,也要對美國的佈局有所警惕。繞過5G發展6G以“彎道超車”

2022-08-11

好的,道路是曲折的,6G的研發也面臨著一些挑戰。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指出,我們要清醒看到,6G的技術面臨需求不明確、瓶頸受限、生態滯後等挑戰,準確預測2030-2040年移動通訊需求的難度不亞於對新技術的探討,需求不

2023-02-25

餐更貴的資費並未帶來更優質的享受,希望轉回4G。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多次表示,我國5G商用三年多來雖然在國際上取得網絡部署與用戶數領先的成績,但發展中也面臨一些挑戰,缺乏使消費用戶有顯著不同4G體驗的應用就是

2022-08-30

,手機的帶寬和攝像頭的配置適應短視頻的需求。”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關於5G-Advanced的研究,除承擔為6G做前期探索之外,還需要做一些“補課”的工作。

2023-06-04

動通信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陳山枝出席會議並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張平,中國信科集團陳山枝等專傢在會上發表演講。出席發佈會的還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衛

2022-06-28

動通信網絡的發展路徑和應用成效,必須提前考慮。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6G網絡架構是全球關註的焦點,《白皮書》對6G網絡架構設計進行瞭前瞻性的嘗試和探索,創新性系統化考慮瞭數字孿生、網絡安全等多種要素,

2022-08-31

Pv6年度目標:到2022年末IPv6活躍用戶數達到7億此前,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IPv6發展呈現三大趨勢:從IPv4向IPv6的過渡在加速、從IPv4/IPv6雙棧向IPv6單棧發展和從IPv6向IPv6+發展。今年4月,中央網信辦、國傢發展改革委、工業

2023-02-27

2019年6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向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和中國電信正式頒發5G牌照,從這一刻開始,中國正式進入“5G時代”。2022年,中國廣電5G網絡服務正式啟動,正式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展開競爭。圖

2022-06-29

內第四大運營商正式放號。6月27日,拿到5G牌照三年後,中國廣電5G商用正式啟動,官網上線5G套餐,中國廣電192號段面向公眾放號。套餐價格最低38元,最高588元。鳳凰網 新視界 出品作者 | 蔣澆編輯 | 於浩早在2019年6月,工信部

2022-08-18

可以最大程度地糾正單個傳感器所提供的數據錯誤。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駿表示,“在車路協同的技術前提下,全天候、全方位的自動駕駛將真正成為可能。”末端感知和5G短時通訊,的確可以提升車輛的自動駕駛能力,甚至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