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天公佈!vivo與中興、華為簽訂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


快科技3月5日消息,據中興通訊官網,中興通訊宣佈與vivo簽訂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開啟雙方在專利領域的戰略合作。

中興通訊知識產權部部長米瑤表示:中興通訊與vivo達成戰略合作,體現雙方對於知識產權的尊重,雙方的交叉許可協議也體現中國企業對彼此在通信領域標準貢獻的互相認可,亦展現國內創新企業具備尋找共贏方案的決心和能力。”

據介紹,中興通訊2023年前三季度研發投入達190.6億元,占營收的21.3%,已累計申請8.95萬餘件全球專利。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稍早華為與vivo也宣佈簽訂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該協議覆蓋包括 5G 標準在內的蜂窩通信標準基本專利。

華為已先後宣佈與三星、OPPO、諾基亞、愛立信、小米、夏普等行業主要廠商新簽或續簽專利交叉許可協議。

據解,華為在全球擁有20%的5G、WIFI6專利,10%的4G專利,15%的NB-IoT和LTE-M專利。


相關推薦

2022-12-09

中關村在線消息:今日,OPPO與華為宣佈簽訂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該協議覆蓋包括5G標準在內的蜂窩通信標準基本專利。OPPO首席知識產權官馮英表示:“我們很高興與華為達成一攬子專利交叉許可協議,這充分體現雙方對彼

2024-03-05

華為與亞馬遜宣佈簽訂一項多年專利交叉許可協議,解決雙方之間的訴訟。華為知識產權部部長樊志勇表示:“華為很高興與亞馬遜達成專利交叉許可。通過專利許可,更多公司可以使用專有技術,這將有助於為消費者提供更多

2024-02-07

當地時間2月5日,芬蘭通信設備大廠諾基亞宣佈已與中國智能手機廠商vivo簽署一份多年專利交叉許可協議。根據協議,vivo將向諾基亞支付特許權使用費,並追加支付爭議期間的款項。該協議解決雙方在所有司法管轄區之間所有

2022-12-23

12月23日下午消息,華為與諾基亞今日宣佈續簽雙方專利許可協議。據悉,受保密條款約束,交叉許可條款不做進一步披露。此前12月9日,華為與OPPO宣佈簽訂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該協議覆蓋包括5G標準在內的蜂窩通信標準基

2023-12-06

的產業主體中,專利族數量前五名是華為、高通、三星、中興、LG,諾基亞排行第六、OPPO排第九。對華為、小米等手機廠商而言,收取專利許可費並非唯一途徑,這些廠商也與其他廠商簽訂專利交叉許可協議。諾基亞則已非主流

2024-02-06

vivo與諾基亞達成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2024年2月5日,vivo宣佈與諾基亞達成一項重要的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該協議覆蓋雙方在5G和其他蜂窩通信技術方面的標準必要專利,並標志著雙方結束所有未決訴訟。根據協議,vivo將獲

2024-02-05

vivo宣佈與諾基亞達成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該協議涵蓋雙方在5G和其他蜂窩通信技術方面的標準必要專利。協議簽署後,雙方將結束在所有司法管轄區的所有未決訴訟。vivo法律事務部總經理徐顯文表示:“基於長期在5G通信標

2022-12-11

對於電信業來說,這是一個相當令人驚訝的消息,華為宣佈它已經與它在移動領域的傳統對手-OPPO和三星簽署兩項交叉許可協議。兩筆交易雖然在相似的時間宣佈,但在性質上略有不同,因此是相互獨立的。例如,適用於OPPO的合

2023-09-14

經歷一系列專利上的纏繞官司後,現在終於握手。今天,華為和小米宣佈達成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該協議覆蓋包括5G在內的通信技術。華為知識產權部部長樊志勇表示:華為很高興與小米公司達成許可。這份許可協議再次體

2024-01-05

具體協議條款在雙方之間保密。諾基亞表示:我們很高興與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領先廠商之一的榮耀達成友好專利交叉許可協議。”這是諾基亞在過去一年內,簽署的第4份重要的智能手機協議,再次凸顯諾基亞專利組合的實力,

2022-12-10

其中華為擁有3147項排名第一,其後分別是三星(2795)、中興(2561)、LG電子(2300)、諾基亞(2149)和愛立信(1494)。

2023-04-17

會對中國手機廠商帶來更大負面影響。根據中國信通院《全球5G專利活動報告(2022年)》,諾基亞專利族占比7.6%,整臺設備總5G專利成本為40歐元,相當於人民幣271元,即每造一臺5G手機要給諾基亞271元專利費用。

2023-06-18

據日本媒體消息,華為正在向日本30傢中小企業收取專利授權費,同時在東南亞也收取類似的專利費。這些日本公司主要涉及無線通信模塊相關的通信領域,從小到幾名員工的公司到100多人的創業公司都有囊括,都收到華為專利

2022-12-23

華為公司正在積極擴大專利授權以彌補美國制裁造成的收入損失。華為美國首席知識產權顧問史蒂文·蓋斯勒(StevenGeiszler)周四表示,截至2021年的三年內,華為全球專利授權收入大約為12億美元(約合84億元人民幣),每年約為數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