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又多一重身份。現在他當上中文互聯網思想傢,主打勸人向善,教人勵志。實際上,那些警世恒言裡摻雜大量假語錄、偽名言,不是埃隆·馬斯克說的。就像上面那段話,來自前NBA球星韋德的畢業致辭。
仔細推敲也看得出,符合讀書不多,但成功後愛沾點墨水的運動員風格,跟馬斯克這種理工科成績出色的人來說,很不對味。
網友不在乎其中真真假假,重要的是,他得成為新一任“北美魯迅”。
最好還能含情脈脈告訴自己,瘋狂到以為自己能改變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變世界。
喬佈斯主導的蘋果廣告讓這句臺詞火27年,但張冠李戴的事不絕於耳。
雖說這類人生格言跟企業管理科學差別不大,老板愛聽,員工願做,企業文化就這麼稀裡糊塗產生。
但馬斯克從來不喜歡輸出哲思。
我們渴望下班遠離工作群,去讀紙質書;馬斯克想的是加班把活幹好。
(原文來自英國作傢湯姆·摩爾的書《唯有書籍》,
但與上圖金句稍有差異)
我們期盼10點睡5點起,避免精神內耗;馬斯克可能要暗諷那麼早你能睡得著嗎。
馬斯克自始至終是一個閑不住的人,他和所有知名企業傢一樣,通過各種方式去激發員工的創造力,而不是坐等下屬老老實實上下班。
他們看重的是結果,並不願意對做題傢諄諄教誨。
同樣,真幹企業的人也不大會去打開這樣的文章,盡管它們擁有10萬+的閱讀量。
歐美網站也沒有馬斯克這麼說過的痕跡,然而就是這些憑空捏造的段子,動不動就能拿到上萬點贊。
點贊的人獲得鼓勵,也就沒註意看這些話不像英語,更像是扔進翻譯軟件後的變裝中文。
你可能覺得太過矯情,但對特定讀者來說,這些情緒價值恰到好處,還有條有理。
“(第二條驗證自己是否愛自己的標準在於)你是否給自己的身體補充足夠水分?你是不是和某人躺在沙發上吃薯片,整晚整晚地狂追Netflix劇。”
隻不過今年主角是馬斯克,十年前是馬雲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雞湯要喝呀。
這麼一想,少喝碳水飲料,是不是突然不違和呢。
許許多多人體蜈蚣樣子的截圖原型是商業訪談。
比如2023年11月全球首屆人工智能安全峰會結束後,埃隆·馬斯克和英國首相蘇納克進行50分鐘對話。
完整中文翻譯1萬5千字,沒有成功學內容,都是AI最前沿和最緊要的問題。
還有這個背景圖是今年1月的,馬斯克近日接受美國評論員采訪,討論DEI、外星人、SpaceX和企業監管等話題。
說的談的都是歐美熱點,跟勵志、青春、內耗毫無關系。
小紅書上,有人搬運《認知覺醒》書裡的觀點寫偽名言,一下子就拿到6萬多點贊和收藏量。
實在看不下去的網友質疑,馬斯克除泡妞和改變世界,哪有時間當心靈導師。
關鍵或許在於開心就好。
再往深處想,在於我們習慣短視頻刷屏,看不進長一點的視頻;喜歡揣摩金句,看不進思想深刻的文章。
所以馬斯克,為大傢好,你應該學學大冰怎麼寫書。
因為很多人想一步登天成功。
讓你成為合作夥伴,在他們也當上世界首富時。
當然這不能全怪國內網友附庸風雅,要怪就怪國外二道販子多。
明明是一個粉絲賬號,但在引用句子時,連單詞都沒復制對。
(completely實為fully,
並不是原文一字不改的引用)
這就是一個熱知識:美國人正在對馬斯克語錄進行改編。
就像這一條,明明是期待來上班,卻傳成期待早上就來上班,活活給馬斯克增加資本傢的尿性。
或許是我咬文嚼字地挑刺,但也說明美國人同樣需要心靈雞湯。隻不過他們會在體育明星、已故政治人物身上制造偽名言。
就像之前德州州長對丘吉爾的錯誤引用,引發過不小的輿論風波。
事實上美國網友也很閑,一邊喝雞湯,一邊去找茬。
之前善待動物組織在跟網友吵架時,引用林肯名言:“我對人權和動物權利一樣重視,這也應是全體人類該有的共識。”
網友發現在林肯全集12卷、4637頁裡,基本找不到林肯支持或反對動物權利的任何陳述。再簡單點說,“動物權利”這個詞就沒有出現在他的文字裡。
為此,reddit上吵出800多個評論。
除林肯有沒有說過外,很大原因是善待動物組織本身帶有話題度。
在許多網友看來,這是一個表裡不如一的動物保護組織,寧願拯救數字鯨魚而不是活鯨魚,寧願把錢花在抗議《神奇寶貝》虐待動物、抹黑為救袋鼠而打袋鼠的人等等事情上。
所以無論觀點有沒有問題,網友還是會開噴斷定這不是林肯說的。
但這個過程也不是純粹情緒輸出,而是翻閱資料、對比文獻得出自己的觀點,接著羅列善待動物組織的種種罪狀。
吵完架,如釋重負,一位網友感嘆,花兩個小時來研究有人錯,就像瘋狂手淫後的短暫內疚。
好像做很多,又好像什麼都沒做,悵惘若失。
一語雙關,信奉假語錄和拆穿它的人都很無聊。
可無聊不正是互聯網的一大生產力嗎?
不得不說假語錄作者很有才華。
2017年,莫言進行4次以上辟謠,指出大多數“莫言說”寫得特別棒,但不是自己寫的。
實在不是因為莫言老師閑得慌,而是有出版社把偽名言的400多塊稿費錯寄給他。
錯付的不隻是稿費,還有做人的道理。
現在很多人已經覺得金句隻能起負面作用,看不如不看。
看金句的人往往沒懂金句,把一生過好的人又不看金句。而且,大傢還發現成功不一定是努力所致。
也可能是平臺的作用,也可能是個人選擇,又或者靠的是傢族幾代人的積累。
這直接說明假努力越來越沒必要。
對此知乎上有很多討論,引用的是最美筆記大賽的素材,原來一些小紅書用戶正在比誰的筆記最工整。
像勾股定理這類筆記,能最高效率講清楚經典幾大問題就行,卻有網友一筆一劃洋洋灑灑寫好幾頁。
不斷重復瀏覽簡單知識,刻意營造“看我很認真”的虛假安全感。更何況,中學生時間精力有限,又要找角度擺拍,隻會拒絕進一步思考。
所以表面看很努力,實際上懶到傢。
誰曾想,這樣的筆記還常常抄錯,5的平方加12的平方等於169,不是196。
你說這位用戶會不會把有錯字的一頁撕掉重寫呢?
假語錄和假努力有時候很像,主打的就是自我感動,不經意間又賠夫人又折兵。
傳聞就有一個最美筆記的主人最後上中專。
至於真正的努力,用德國音樂傢貝多芬的話來說就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