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式微,特斯拉正經歷陣痛


一場看不到盡頭的戰爭正在中國汽車市場蔓延。自2023年1月6日特斯拉大幅降價開始,中國汽車市場的價格戰已經持續整整15個月。價格戰的肆虐之下,汽車行業也充滿變數。去年3月,在降價潮引發的觀望情緒下,中國汽車銷量創下本世紀以來3月環比增速最低的紀錄。

去年 6 月,16 傢車企巨頭聯合簽署不降價承諾書,隨後又被緊急叫停。

與此同時,威馬、愛馳、天際、高合等多傢車企陷入經營困境,有“4S 店之王”的廣東永奧集團爆雷,多傢 4S 店面臨倒閉風險。

2024 年一季度,價格戰持續加碼。

汽車行業的利潤率也從 2023 年的 5% 繼續下降至今年 1、2 月的 4.3%,僅有 2015 年時汽車行業 8.7% 利潤率的一半。

持續進行的價格戰中,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大洗牌,甚至連發起價格戰的特斯拉都再次走到命運的三岔口,於 4 月 15 日被曝出裁員 10%

01

新能源普漲,但純電稍顯頹勢

純電式微,是 2024 年 Q1 新能源市場的最大變動。

2024 年第一季度,中國乘用車銷量 482.9 萬,同比增長 13.1%;新能源車銷量 176.9 萬,同比增長 34.3%。

不過在新能源普漲的大浪之下,純電車型的銷量卻頹勢初現。

2024 年第一季度,純電車型的銷量為 102.6 萬,同比增長 14.7%,和乘用車 13.1% 的增速幾乎持平,不足新能源 34.3% 增速的一半。

與之對應的,插混車型(包含增程,下文同樣)一季度銷量 74.2 萬,增速高達 75.6%。

從銷量占比來看,純電車型在新能源中的銷量占比從去年 3 月的 73.4% 持續下滑至今年 3 月的 60.4%。

增速和大盤拉平,意味著純電車型的快速增長趨勢消失,插混車型將逐漸成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時的首選。

短期來看,一季度純電車型銷量增速放緩背後存在著季節性因素。

一方面,春節假期,消費者購車時會著重考慮長途出行需求,純電車型難以滿足。

另一方面,冬季氣溫低,純電車型續航打折率高,尤其是年初的大范圍凍雨天氣更是暴露純電車型的弱點,無形中又勸退一批潛在消費者。

長期來看,純電車型在插混車型面前的優勢逐漸消失是銷量下滑的核心原因。

差異尤其體現在續航方面,以零跑 C11 為例,增程版本起售價 14.88 萬,CLTC 續航 1110 公裡,不僅比純電版本便宜 3 千塊錢,續航還多595 公裡

雖然極氪 001 和蔚來都推出純電續航超過 1000km 的版本,但距離成為主流方案還遙遙無期。

2023 款極氪 001 推出 140 度電的千裡續航版,售價比普通版貴 10 萬,2024 年的車型中取消這一版本。蔚來也推出 150 度電的千裡續航電池包,但是一個電池包的成本和一臺 ET5 相差無幾,出於成本原因目前也是隻租不

對於純電車型而言,實際使用續航還會由於車速、氣溫等原因縮減,普遍存在 7 折的打折率。

同時,在當前的充電速度限制下,增大電池度數的同時也會無可避免地增長充電時間。

純電車型目前最大的優勢,在於上海等超一線城市的免費牌照政策。

隨著新能源汽車向二三線城市普及以及超一線城市牌照政策的縮緊,如果純電車型在續航和補能方面沒有大幅技術突破,短期內即將迎來增長瓶頸。

02

插混車企完勝,純電車企兩極分化

新能源市場的整體走勢,一定程度上影響車企的命運,不過真正決定車企銷量走勢的,還是車企在面對變動時的決策。

根據 16 傢主流新能源品牌的銷量走勢,可以將其分成三大類:

插混車企取得全面勝利,銷量較去年 Q1 普遍有大幅增長;純電車企則兩極分化趨勢明顯,一部分車企通過性價比獲得漲幅,另一部分車企則陷入銷量倒退的困境。


插混車企的全面勝利,一定程度上證明在目前的技術下,作為過渡方案的插混在產品力和性價比上均展現出優勢。

20 萬元以下的插混市場,除比亞迪繼續占據統治地位以外,吉利銀河、長安深藍和長安啟源也擠進來。

傳統車企憑借著規模優勢和在發動機上的積累,在 20 萬以下插混市場占據絕對的優勢。不過高端插混領域,依舊是問界和理想的天下。

相較而言,理想汽車在 2024 年 Q1 將重心放在純電 MPV MEGA 上,忽視 L 系列的宣發,運營節奏失誤導致銷量增長並不及預期。


問界沒有給理想喘息的機會。從問界新 M7 改款降價,再到旗艦 M9 上市交付,配合全國都能開的智駕以及 Mate60 帶來的流量,問界銷量迅速攀升,奪下理想新勢力銷冠的稱號。

同時,問界的成功也打破“增程車主更保守、不在乎智駕”的刻板印象,問界的智能化體驗也讓純電車型的獨有優勢開始消失。

除問界、理想之外,嵐圖也實現銷量上漲。

一方面,面向商務人群的 MPV 嵐圖夢想傢擁有純電、插混和增程 3 種能源形式,在 MPV 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另一方面,嵐圖新 Free 以 26.69 萬的價格標配空懸,靠著性價比逆轉此前的頹勢。

和插混市場的火熱相比,純電市場則稍顯冷清,有 4 傢車企出現銷量同比下降的情況。

特斯拉作為最大的純電車企,在經歷幾年的高速增長後迎來銷量下滑。2024 年第一季度,特斯拉中國零售銷量 13.2 萬輛,同比下降 3.64%。

特斯拉銷量下滑的核心原因,在於性價比變低

2023 年初,特斯拉 Model 3 一口氣降價 3.2 萬來到 22.99 萬,引爆中國市場的價格戰;6 月,為在新車上市之前清空庫存,Model 3 更是降至 22.39 萬,比 2019 年剛進入中國時整整低 20 萬。

然而煥新版 Model 3 發佈之後,價格又上漲至 25.99 萬,目前價格為 24.59 元。

更關鍵的是,價格上漲的同時,Model 3 煥新版的產品升級並不顯著,參數遠不如同價位的中國產品,而且特斯拉 FSD 也遲遲無法入華。

在價格戰的大背景下逆勢漲價,特斯拉自然會損失一部分銷量。與之類似的,還有蔚來。

自價格戰以來,蔚來是少有的完全不降價的新能源車企,僅通過解綁換電權益和下調 BaaS 租金的方式變相促銷,雖然一定程度上也促進銷量提升,但是效果遠不如直接降價的車企明顯。

至於定位 20 萬以下市場的埃安和哪吒,一定程度上受到 20 萬以上市場降價的沖擊。

比如車長近 5 米的比亞迪漢 EV 售價下降 3 萬至 17.98 萬,一定程度上也會分流埃安和哪吒的潛在用戶。

除此之外,網約車市場的冷卻也是埃安銷量下滑的原因之一。

除上述四傢車企以外,零跑、極氪、小鵬、阿維塔、智己幾傢純電(純電銷量為主)車企均實現銷量上漲。

其中漲幅最大的是零跑,銷量較去年 Q1 翻 3 倍。

雖然零跑的純電車型銷量高於增程車型,但是主要的銷量增長來自於去年 9 月發佈的增程車型。

零跑的銷量構成中,有 9433 輛為 4.99 萬起售的零跑 T03,在 10-20 萬的產品中,純電和增程的比例為 7:5,新增的增程車型為零跑提供額外 30% 的銷量。

極氪、小鵬、阿維塔、智己 4 傢純電車企銷量上漲的原因則更為簡單直接——性價比

新款極氪 001 不僅增配還降價 3.1 萬,將起售價拉到 26.9 萬,同時還推出 20.99 萬起售的極氪 007,全系標配 800V 架構。

小鵬推出 19.99 萬起售的 G6 和 35.98 萬起售全系標配後輪轉向的 X9,並將 P7 的起售價逐步降低至 20.99 萬。

阿維塔不僅推出 26.58 萬起售的阿維塔 12,還將阿維塔 11 的起售價拉低至 25 萬的水平。

智己同樣推出起售價更低的 LS7 和 LS6,並且還將智己 L7 的價格再度降低 3.89 萬元,相比 2022 年上市時起售價累計降低 10.89 萬

加量不加價,幾乎成今年純電車企的唯一選擇。

03

身陷重圍,特斯拉地位不保

市場震蕩之下,特斯拉“全球最強電動車企”的地位也受到挑戰。

早在 2021 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便達到 56.29 萬,超越勢頭正猛的特斯拉。

不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特斯拉依舊被視為全球最強的電動車企業,比亞迪隻能屈居第二。

最核心的原因,在於比亞迪純電銷量不及特斯拉。其次,在於比亞迪盈利能力不及特斯拉,以價換量大而不強。最後,在於比亞迪智駕、智艙方面的能力不及特斯拉。

憑借著以上優勢,特斯拉在銷量不及比亞迪之後又當三年“世界最強電動車企業”。然而經過一年的價格戰後,特斯拉龍頭地位開始不保。

2023 年第四季度,比亞迪純電銷量為 52.64 萬,超越特斯拉 49.5 萬的成績成為世界第一。

雖然 2024 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又奪回全球純電銷冠的地位,但是整體銷量出現下滑。

除此之外,毛利率的變化也暴露特斯拉的頹勢。

2021 年和 2022 年,比亞迪汽車業務毛利率為 16.7% 和 20.4%,和特斯拉的 26.5% 和 26.2% 存在較大差距。2023 年時,比亞迪毛利率攀升至 23.0%,而特斯拉則下降至 17.1%。

毛利率的變化,表明比亞迪的降價擴大銷量,從而通過規模效應降低生產成本,而特斯拉的降價則未能實現這一效果。

毛利率和銷量的雙重下滑,意味著特斯拉在價格戰中降價的餘地不多。

更糟糕的是,在最拿手的技術方面,特斯拉也備受挑戰。

不論是尺寸、續航、加速還是充電速度,中國已經出現不少超越特斯拉的車企,特斯拉頻繁被車企拿到發佈會上對標也證明這一點。

目前特斯拉的核心優勢,隻剩下自動駕駛。

然而礙於數據安全問題,特斯拉 FSD 短時間內看不到入華的可能。在國內車企快速推進城區 NOA 的當下,特斯拉的 EAP 在中國已經徹底跌出第一梯隊。隨著消費者對智駕功能的接受程度逐漸增高,沒有 FSD 的殘血版特斯拉在中國的銷量必將進一步走低。

不論是銷量、盈利能力還是產品力,特斯拉在中國都迎來拐點。

特斯拉目前的最佳對策,或許是跟進中國市場的技術內卷,保證技術第一的地位,雖然短期內會損失毛利率,但是性能的大幅提升能保住特斯拉全球純電銷量第一的地位。

如果等到特斯拉銷量持續下滑之後再更新產品,必然會對品牌力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4 月 15 日,特斯拉傳出裁員消息,有 10% 的員工面臨裁員風險,預計波及 1.4 萬人。特斯拉這條被引入中國市場的鮎魚,也再次走到命運的三岔口。

而特斯拉面臨的這場危機,也終將波及中國汽車市場所有車企。


相關推薦

2024-03-08

擔心會出現大量囤貨又賣不出去的情況。渠道改革雖然也經歷陣痛,但是卻為娃哈哈後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根據娃哈哈官網顯示,時至今日,娃哈哈已經擁有180多傢分公司,7000多個經銷商,10萬以上的批發商以及超過300萬

2022-07-22

一情況之下,調整團隊架構、裁員等陣痛不可避免。正在經歷陣痛的,除團隊,還有物流。“周期長、運費貴、售後難,都是困擾TikTok電商物流的重要因素。”熟悉東南亞TikTok運營情況的吳萌告訴虎嗅,此番TikTok傳出重組並不意

2022-07-03

客戶往往在"無限資源"的幌子下被推銷雲服務,這些資源可以被擴展以滿足當前的需求,與其他公用事業類似。Azure和其他雲供應商一樣,在過去幾年中經歷瞭資源需求的巨大激增,以滿足公司和遠程員工的需

2022-07-22

信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的12臺智能網聯汽車(包括4輛純電動城市客車,8輛純電動轎車),經成都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專傢組評審,市經信局、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聯合會審通過,將在成都高新區新川創新科技園區

2023-04-19

幾乎不間斷的增長之後,像Meta這樣的大型科技公司現在正經歷著激烈的裁員和緊縮措施。紮克伯格上個月在Facebook的一篇文章中寫道:"這將是艱難的,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組織領導人將宣佈重組計劃,

2023-03-27

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美國TikTok的用戶與創作者現在經歷的一切,可以從印度TikTok的遭遇窺見一二。2020年,TikTok在印度被禁。當時TikTok在印度已經擁有2億用戶、120萬創作者,以及數千名本土員工。在TikTok被禁後,各方科技

2023-04-16

推特用戶最近討論這些公司的生存能力。電動汽車先驅、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也發表自己的看法。馬斯克周四在推特上寫道:“實現量產和正現金流是極其困難的。”這位億萬富翁的評論是對推特用戶@teslaownersSV分享的一段舊

2024-04-08

英國媽媽凱莉·多伊爾(KayleighDoyle)經歷一次獨一無二生育經歷,她的2個雙胞胎孩子,出生時間相差21天,而且生在不同的醫院。不幸的是,第一胎是死胎,第二胎活下來!2020年10月,凱莉在醫院查出來懷雙胞胎,非常開心,為孩

2022-07-22

營。包括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一汽-大眾、一汽豐田、特斯拉等車企先後經歷停工停產。值得註意的是,正是在今年四月,中國品牌市場占有率一度飆升至57%的高點。直到4月中下旬,位於上海、吉林、長春等本地的整車企業陸

2022-08-07

車的大行其道,有外界對於造車新勢力們的口誅筆伐,有特斯拉上海建廠的超高效率,有“蔚小理”迎來希望的暢快,還有傳統車企轉型過程中的糾結與果斷。唯一不變的是,曾經的中國電動車代表產品FF91仍未量產。於CES 2017亮

2022-10-12

文章開始前先提個問題,當你手握50萬元人民幣預算準備買一臺新車時,是首先考慮燃油車還是純電車?如果選油車,請關閉網頁,為自己明智的抉擇高聲喝彩,大力鼓掌。如果選純電車,那麼請聽第二題:老牌傳統汽車公司和

2023-04-14

人的崛起,以及一個兩極分化的社會。因此,奢侈品行業正經歷著強勁的增長。”對於越來越多的投資者來說,LVMH及其法國奢侈品競爭對手之於歐洲股市,就像大型科技公司之於美國股市:在經濟起起落落之際仍能保持增長的

2022-08-08

沒有供應鏈優勢的草根主播、不懂直播的傳統商傢,都會經歷陣痛。抖音不再是草根主播的福地杭州九堡直播基地的小主播們,很少觸及的平臺是淘寶直播,當他們入場時,淘寶直播的流量成本已是高不可攀。眼看薇婭、李佳琦

2022-08-29

股份,仍為其第一大股東。與多傢經銷商“解綁”,格力正經歷渠道改革陣痛近年來,隨著電商平臺興起,線上渠道迅速發展,市占率連年走高。於是,主要依靠線下渠道的格力在2019年開始進行線上渠道改革,意圖壓縮中間的